飞船驶离星云,暗金色的734号星兰静静伫立在培育舱中,花瓣上的黑色纹路已淡去大半,只在边缘留下几缕若有若无的暗影。探索小队成员们脸上带着疲惫,却难掩劫后余生的释然——成功封印凶兽、重塑星域能量平衡的成就感,如暖流般淌过每个人的心头。
“星兰的能量波动趋于稳定,生命体征恢复正常,甚至比异变前更加强劲。”科研人员一边记录数据,一边感慨道,“它吸收了凶兽晶体后,基因序列里多了一段能自主调节能量平衡的片段,这简直是跨物种的进化奇迹。”
队长凝视着培育舱,眉头却未完全舒展:“越是强大的力量,越需要警惕失控的风险。密切监测它的能量输出,尤其是那些黑色纹路,一旦出现异常立刻汇报。”
飞船调转航向,朝着基地的方向疾驰。经过之前的能量消耗与补充,飞船的能源储备已恢复至70%,通讯系统在脱离星云后完全畅通,与基地的联系从未如此稳定。
“卡尔指挥官,我们已成功解决星渊之眼危机,正启程返回,预计72小时后抵达。”队长通过加密频道汇报。
通讯器里传来卡尔沉稳的声音:“辛苦你们了。基地已为你们准备好全面的检修和补给,回来后立刻召开总结会议,解析星兰的新特性。另外……”卡尔的语气顿了顿,“基地周边最近出现了一些陌生的飞船信号,它们没有发动攻击,只是在远距离观测,我们暂时还无法确定其来历。”
队长心中一凛:“是否与攻击我们的能量波动有关?”
“信号特征完全不同,更像是……观察者。”卡尔的声音带着一丝凝重,“你们返程途中务必小心,保持最高警戒。”
挂断通讯,队长立刻下令:“提升防御等级至二级,扩大扫描范围,重点监测后方及两侧星域,任何陌生信号都要详细记录分析。”
接下来的旅程看似平静,飞船在既定航线稳定航行,星兰的能量波动始终保持在安全阈值内。直到返程的第48小时,培育舱突然发出微弱的警报——734号星兰花瓣边缘的黑色纹路开始发光,能量读数在毫厘之间反复波动。
“能量输出出现微幅震荡,黑色纹路的活跃度上升了12%!”科研人员紧张地操作仪器,试图捕捉波动的规律,“它在……吸收周围的宇宙射线?这种吸收效率比之前提高了三倍!”
队长快步走到培育舱前,只见暗金色的花瓣上,那些黑色纹路如活物般游走,在花瓣尖端汇聚成一个微小的黑点。黑点接触到舱壁的能量隔离层时,竟泛起一圈淡淡的涟漪,仿佛在试探着穿透屏障。
“立刻启动能量抑制装置,降低舱内的宇宙射线浓度!”队长当机立断。
抑制装置启动,培育舱内的能量环境迅速稳定,黑色纹路的光芒逐渐黯淡,能量波动回归正常。科研人员长舒一口气:“看来它对外部能量源很敏感,只要控制好环境,应该能维持稳定。”
队长却不这么认为:“它在主动吸收能量,这绝不是偶然。记录下刚才的波动频率,传回基地让林夏博士分析,或许能找到它进化后的能量需求规律。”
消息传回基地,林夏立刻带领团队展开研究。实验室里,全息屏幕上对比着星兰异变前后的能量图谱,黑色纹路的波动频率与星渊之眼核心晶体的残留信号高度吻合。
“它在同化凶兽的能量特性。”林夏指着图谱中的重合部分,“这种吸收宇宙射线的能力,很可能是在为某种未知的进化做准备。如果引导得当,或许能成为基地新的能量来源;但如果失控……”
赵野在一旁补充道:“我们在基地周边发现的陌生飞船,会不会就是冲着星兰来的?它们可能早就知道星渊之眼的秘密,一直在等待星兰完成进化。”
卡尔沉思片刻:“不管它们的目的是什么,我们都要做好两手准备。一方面加快解析星兰的新特性,掌握运用其力量的方法;另一方面强化基地的防御网络,在周边布置隐形监测点,一旦那些飞船有异动,立刻启动拦截程序。”
基地内的气氛悄然紧张起来。防御部门加班加点升级护盾与武器系统,科研团队则围绕星兰的能量数据争分夺秒地分析。那些陌生的飞船信号依旧在远距离徘徊,如同潜伏在暗处的猎手,耐心等待着最佳时机。
72小时后,探索小队的飞船如期抵达基地空域。当飞船缓缓驶入停泊港时,所有人都注意到,基地的防御炮塔全部转向了外侧,能量护盾的光芒比以往更加明亮。
舱门打开,队员们带着培育舱中的734号星兰走下飞船,迎接他们的不仅有卡尔、林夏等人,还有荷枪实弹的安保人员。
“欢迎回来。”卡尔走上前,目光第一时间落在培育舱上,“星兰的情况如何?”
“返程中出现过一次能量波动,已成功抑制,具体数据已传回。”队长简要汇报,“那些陌生飞船有没有进一步动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