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您说得没错!”闫三的声音带着一丝恍然和佩服。
“我看清楚了,确实有很多是其他堂口的大佬,带着手下人来给郑天丘捧场的!”
“还有不少,一看就是他自家和义堂的弟兄!”
陈泽斌在电话那头又是一声了然的冷笑,语气充满了讥讽。
“所以啊,这都是人情票。”
“电影上映,头一天不就是先坑自己人,先把场面撑起来吗?”
“靠着自己地盘上的人头充数,这种虚假繁荣,能维持几天?”
他顿了顿,继续给闫三,也是给自己分析着局势,语气愈发沉稳。
“再说了,一两天的票房,能代表什么?”
“首周末靠人情和宣传冲一波票房,是常规操作。”
“真正的考验,是后续几天的上座率和口碑!”
“等这些捧场的人都看完了,还有没有真正的普通观众愿意持续买票进场,那才是关键!”
陈泽斌的声音带着一种老辣的判断。
“等这股子虚火过去,潮水退了,才知道谁在裸泳。”
“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自乱阵脚,而是耐心等待。”
“等他们这人情红利吃完了,再看市场的真实反应。”
闫三听着老板的分析,心中的焦躁渐渐平复,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阴冷的期待。
他再次看向那灯火通明、人声鼎沸的影院门口。
眼神里已经没有了之前的惊慌,只剩下冰冷的算计。
“我明白了,老板。”闫三压低声音。
“那我们就再等等看。”
“看看他们这‘盛况’,能维持多久!”
“嗯。”陈泽斌淡淡应了一声。
“继续盯着,有任何风吹草动,及时向我汇报。”
……
首映当晚,片场气氛热烈得几乎要掀翻屋顶!
工作人员来回奔走,脸上都带着兴奋的红光,电话铃声此起彼伏。
不断传来各家影院“票已售罄”、“需要增加排片”的捷报。
向导演手里紧紧攥着刚刚汇总上来的首日票房,初步统计数据,手指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
他几乎是踉跄着在人群中找到了一脸平静、正和郑天丘低声交谈的江浩。
“江老板!江老板!”向导演的声音因为极度兴奋而有些嘶哑。
他冲到江浩面前,将那张写着数字的纸几乎怼到江浩眼前,眼睛瞪得滚圆,语无伦次地喊道。
“爆了!”
“爆了啊!”
“你知道……你知道咱们今天,首日票房是多少吗?!”
江浩看着向导演激动得快要晕过去的样子,脸上依旧带着那抹云淡风轻的微笑。
仿佛一切尽在掌握。
他甚至还慢条斯理地端起旁边的茶杯,轻轻吹了吹气。
郑天丘也好奇地看了过来,他虽然预料到场面会不错,但具体数字还未得知。
向导演见江浩不接话,自己再也憋不住了。
用尽全身力气喊出了那个让他心脏都快跳出来的数字!
“一百八十万!”
“是一百八十万啊!!”
“一天!就一天!”
他激动地挥舞着手臂,唾沫星子都快喷出来了。
“我向某人在港城拍了一辈子电影!”
“摸爬滚打几十年,卖得最好的那一部,总票房也才三百万!”
“还是吭哧吭哧卖了一个月才达到的!”
向导演指着江浩,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狂喜和一丝哽咽。
“你这部《古或仔》!照这个势头,两天!”
“最多两天!就要把我一辈子的最高纪录给超过去了!!”
“这……这简直是奇迹!”
周围的工作人员听到这个确切的数字,先是一静,随即爆发出更加热烈的欢呼和掌声!
一天一百八十万!
这在当下的港城电影市场,绝对是一个足以引爆整个行业的恐怖数字!
然而,处于风暴中心的江浩,却只是微微一笑,仿佛听到的只是一个意料之中的寻常消息。
他轻轻拍了拍激动得快要虚脱的向导演的肩膀,语气平和得令人发指。
“向导演,稍安勿躁。”
“这才只是开始,好戏还在后头。”
他的平静,与周围疯狂庆祝的氛围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
因为只有江浩自己心里清楚,这个在向导演看来如同奇迹般的一百八十万。
在他眼中,甚至还远远不够!
他的思绪飘回了上一世。
当时的《古或仔》在港城上映时,由于没有强有力的背景支撑,前期宣发……
前面几天票房并不算夸张,都是后面爆了出来。
可即便这样,最终依然豪取两千一百万的惊人票房!
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
而这一世呢?
有了郑天丘这位地下大佬明里暗里的全力支持,宣发渠道畅通无阻,声势浩大。
有了李洪亮在审核环节暗中开的绿灯,确保流程顺畅,排片率得到保障。
再加上他江浩超越这个时代的眼光和精准的运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