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城,东王府邸。
韦昌辉步履匆匆地穿过回廊,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焦灼。他甚至来不及等侍卫通传完毕,便几乎闯入了林阳处理公务的偏殿。
“东王殿下!紧急军情!”
韦昌辉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他将一份密报重重按在林阳的书案上,
“我们在徐州的探子确认了!李鸿章那厮的淮军,已非昔日吴下阿蒙!他们装备了数千支英夷快枪,操练一种名为‘排队枪毙’的古怪战阵,火力极猛!据报,其野战炮亦焕然一新,射程、精度远超清军旧炮!”
他喘了口气,急切地继续说道:
“曾剃头和李鸿章不知用了何种手段,竟说动了英夷,以此等利器武装淮勇。若待其练成,挥师南下,定会给我们带来巨大伤亡。我军不缺火器而且性能更优,末将以为,我天朝也当立即效仿,倾尽全力同样演练其相同阵法与之抗衡!迟则生变啊,殿下!”
林阳放下手中的朱笔,静静地听韦昌辉说完,脸上却不见丝毫韦昌辉预想中的惊慌。他甚至拿起旁边的茶盏,轻轻呷了一口,嘴角泛起一丝难以捉摸的笑意。
“北王兄,稍安勿躁。”
林阳的声音平和,带着一种奇异的镇定,
“李鸿章学得几分洋人的皮毛,搞出个‘排队枪毙’,就让你如此慌张了?”
“别忘了咱们不是还有坦克吗?”
“殿下!此非皮毛啊!”
韦昌辉更急,
“探子亲眼所见,其排枪齐射,声若雷霆,弹如骤雨,百步之外木靶尽碎!此等威势……”
“威势?”
林阳打断了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外面熙攘繁盛的天京街市,
“韦兄弟,你可知,他们那种前装线膛枪,装填一次需要多少步骤?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能保持几轮有效的齐射?他们的战术,说穿了,不过是依靠纪律和火力密度,进行呆板的线性对抗。”
他转过身,目光锐利地看向韦昌辉:
“而天父即将赐予我们的东西,会让淮军引以为傲的战术,变成一个彻头彻尾的笑话。”
韦昌辉愣住了:
“天父即将赐予我们的东西?殿下是指……?”
“一种全新的火器。”
林阳没有详细解释,只是淡淡道,
“一种无需站立装填,可以匍匐、跪姿、立姿随意击发;射速远超恩菲尔德数倍;精度在数百步外依然致命;并且,足够可靠、简单,甚至一个新征入伍的农夫,经过短期训练就能熟练掌握的火器。”
韦昌辉张了张嘴,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作为这个时代的人,他无法想象林阳所描述的这种武器。无需站立装填?射速数倍于恩菲尔德?这简直是神话!
“殿下……此言当真?世间岂有如此神器?莫非……又是天父天兄梦中赐下?”
韦昌辉只能往这个方向猜测,毕竟“天兄”下凡之事,在天国高层已非绝密。
林阳高深莫测地笑了笑,既不承认,也不否认:
“韦兄弟,你只需知道,我天国的前程,绝非仿效清妖和洋人那点过时的伎俩。我们的路,与众不同。传令下去,各军暂时休整,集中资源,储备原料,等待新装备的到来。”
韦昌辉虽然满心疑惑,但见林阳如此成竹在胸,也只能将信将疑地领命而去。
……
数日后,现代,龙国。
暮色四合,远山如黛。某处隐匿在崇山峻岭间的战略储备军火库,正迎来一位特殊的访客。
层层叠叠的防御工事、隐蔽的监控探头与巡逻的哨兵,无不昭示着此地的戒备森严。
军火库深处,厚重的合金大门在经过虹膜、指纹及动态密码三重认证后,伴随着一阵低沉的液压声缓缓滑开。一股混合着陈年机油、防锈剂与淡淡尘埃气息的凉风迎面扑来,仿佛开启了时间的封印。门内,巨大的空间仿佛另一个世界,随着感应灯带次第亮起,一片无声的钢铁森林赫然呈现。
视野所及,是排列得如同精密仪器的枪架,纵横交错,延伸至目光难以企及的黑暗尽头。每一排、每一列,都整齐划一,肃穆而森严。
枪架之上,一支支保养得锃亮如新的56式半自动步枪静静地陈列着,幽暗的金属光泽在灯光下流淌,冰冷的枪身、光滑的木制枪托,无言地诉说着曾经的岁月与力量。
林阳在几名身着便装、眼神锐利、步履沉稳的人员陪同下,缓步行走在这片寂静的钢铁丛林间。
为首的一位负责人,鬓角微霜,神色肃穆,他停下脚步,目光如炬地看向林阳,声音在空旷的仓库中显得格外清晰而郑重:
“林阳同志,根据上级指示,这座编号734仓库内封存的所有56式半自动步枪,连同配套的一百二十万发训练弹药、维护工具以及部分核心技术图纸,将作为援助物资,正式移交给你方。”
他顿了顿,
“请务必牢记,这交付给你们的,不仅仅是杀敌的利器,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与责任。希望它们能在另一个时空,真正用于扞卫正义、守护和平的伟大事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