倏忽五年,光阴暗换。大乾在永丰帝的治理下,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市井间尽是祥和之气。
此时贡院门前,早已人头攒动,车马喧嚣。
攒动的人影将朱红大门围得水泄不通,连空气里都飘着几分焦灼与期盼。
远处的茶楼处已经人声鼎沸,茶楼内三五人坐在一处。
低声交谈,目光不时看向门口。
靠窗的一张桌子上,四位青衫少年围坐一桌,瓷杯里的茶汤早凉了大半。
身着锦缎的金宝蹙着眉,指节无意识摩挲着杯沿,语气满是懊恼。
“唉,最后那道策论题,夫子上月才逐字讲过,锦程还特意与我辩过利弊。
可我考场上偏就卡了壳,写得杂乱无章。
这会子心里七上八下的,真怕落了榜。”
旁边的小茂立刻附和,指尖捏着扇柄转了半圈。
“可不是么!今年考题偏得很,尤其是《礼记》那道解义。
我考前翻了三遍注疏,到了考场还是漏了关键,答得有些潦草了。”
“行了,你俩别愁眉苦脸的了。”
坐在对面的少年眉如墨画,斜飞入鬓,眼若含星,亮得似浸了春水。
鼻梁秀挺,唇色偏淡却显温润。
下颌线条干净利落,笑时会露出一对浅浅梨涡,稚气未脱又藏着少年清俊。
抬手敲了敲桌面,声音清亮,“放榜的日子就在眼前,好不好看了便知。
就算今科不中,不过再等三年,咱们有的是力气再考,犯不着这般垂头丧气。”
“锦程说得对。”最后一位少年放下茶盏,目光扫过金宝与小茂,带着点无奈的嗔怪。
“往日里劝你们多温书、少去斗蛐蛐,你们总说‘还早’‘来得及’,
如今考完了才想起担忧,这不是白愁么?”
“好啦耀祖,”先开口的少年笑着拉了拉耀祖的衣袖。
“这会子说这些也没用,开弓没有回头箭。
只等书童他们回来看榜便知。”
听罢,几人很快就又各自期待的看着外面过往的人群。
没一会在茶馆门口就看到了个急匆匆的身影。
跑进茶楼,停在隔壁桌前,引得大堂里的人纷纷侧目。
“老爷…老爷…中了…中了,您是第三十六名!恭喜秀才老爷!”
那中年男子也是满脸欣慰之色,欢喜的拍案而起。
“果真?果真中了!”
“对小的看得真真的!”
得到确切的答复,中年男子哈哈大笑。
周围的人也都纷纷拱手祝贺起来!
“恭喜…恭喜啊周兄!”
“对啊恭喜周秀才榜上有名!”
“呵呵,侥幸!侥幸而已,诸位同窗的喜报应当也快来了!”
“对了,小儿哥!快上壶好茶来……”
有了一人的喜报,其他人纷纷露出羡慕的眼神。
心中也跟着越发焦急起来。
频频侧目看向远窗外的人群!
慢慢的,茶馆内陆陆续续的进来许多报喜的人。
“恭喜公子中榜第四十二名!”
“陈兄我中了…呜呜终于考中了!”
“爹娘儿子!终于考中了!……”
“恭喜曹公子中榜第二十一名!”
“恭喜……”
随着时间的过去,沈锦程他们这一桌还没有看到自己的书童们回来。
旁人都已经开始祝贺起来,他们这一桌却格外寂静。
金宝的头都快伸到窗外去了,皱眉道。
“这怎么还没有回来啊!”
这如同判刑的感觉真是令人心焦。
其他人也不遑多让,只是面上不显。
端茶的动作却是有些频繁,终于在众人的焦急等待中。
外面的跑来四个书童,正是几人的。
率先开口的是沈锦程的书童阿虎!
自从他爹成为了,一个小官身,他们家到底是与普通人家有了些区别。
搬到了镇上住,还买了几个仆人,煮饭洒扫。
他因着读书的爹特意给他挑了个书童。
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儿,沈锦程给取名阿虎!
阿虎满脸喜色的拱手道,“恭喜恭喜公子!您是这次的案首!”
喝茶的沈锦程手一顿,眉眼上扬。
他猜到了自己会中,名次也会靠前。
不过考中县案首却是没想到的!
阿虎的这一句案首着实惊得桌上的其他人瞪大了双眼。
“案首,锦程…你…你是案首!”
“锦程厉害啊!恭喜…恭喜啊!”
金宝的声音不小,这边的动静顿时引来了隔壁几桌人的纷纷侧目。
落在沈锦程的身上打量。
案首,刚刚传来的喜报名次都是中等,这案首可是院试第一啊!
再看到沈锦程的年岁更是引来众人倒吸凉气的声音!
忍不住惊叹,小小年纪就有如此成就!
一道道灼热的目光落在沈锦程的身上令他有些不自在。
阿虎转而看向其他人,张耀祖的书童也欢喜的道贺。
“公子!您也中了第二名!”
张耀祖轻轻点头转向沈锦程,“呵,还是被你抢了风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