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京畿瘟疫疑云起,新政遇阻民心摇
深秋的京城,本该是金风送爽、五谷丰登的时节,却被一股莫名的恐慌笼罩。自林微从昆仑山归来不过半月,京郊的几个村落突然爆发了怪病,患者先是发热咳嗽,浑身乏力,不出三日便会皮肤溃烂,呼吸困难,最终不治身亡。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传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起初,百姓们还只是私下议论,可随着患病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有患者流入城中,恐慌便如同潮水般蔓延开来。
“听说了吗?京郊李家村一天就死了五个人!那病太邪门了,沾上就没救!”
“我邻居家的小子,前几日去了趟京郊,回来就发热了,现在躺在床上奄奄一息,大夫都束手无策!”
“这肯定是报应啊!林大人推行什么‘摊丁入亩’,触动了祖宗的根基,又跑去昆仑山乱动封印,神灵发怒了,才降下这场瘟疫惩罚我们!”
类似的流言在京城四处散播,背后隐约有推手在暗中煽动。魏庸的残余党羽和暗影阁的奸细趁机兴风作浪,将瘟疫与林微的新政、昆仑山之行绑定在一起,试图再次动摇民心,逼迫皇帝罢免林微。
一时间,城中人心惶惶,商铺关门,市集冷清,就连往日车水马龙的街道,也变得行人寥寥。不少百姓聚集在皇宫外和护河侯府前,哭喊着要求皇帝惩治林微,废除新政,以平息“神灵之怒”。
护河侯府内,林微正对着一幅京畿地图皱眉沉思。桌案上,堆放着各地送来的疫情奏报,每一份都触目惊心。短短十日,京郊五县已有上千人患病,三百余人死亡,而且疫情还在快速扩散,大有蔓延至全城的趋势。
“大人,这病太奇怪了。”太医院的院判李太医面色凝重地说道,“臣等诊治了数十位患者,发现这病既非风寒,也非疫毒,患者体内似乎有一种诡异的邪气,侵蚀五脏六腑,普通的汤药根本无法遏制。”
林微指尖划过地图上标记的疫情重灾区,心中隐隐有了猜测。这场瘟疫来得太过蹊跷,刚好在她推行“摊丁入亩”新政的关键时期爆发,而且症状诡异,不似自然发生的疫病,倒像是人为操控的邪术。
“李太医,患者的溃烂处,是否有黑色的纹路?”林微问道。
李太医一愣,随即点头:“是啊!林大人怎么知道?不少患者的溃烂处,确实有细微的黑色纹路,像是有虫子在皮下蠕动一般,诡异得很。”
林微心中一沉。果然和她想的一样,这根本不是普通的瘟疫,而是暗影阁搞的鬼!他们用邪术制造疫病,嫁祸新政,妄图颠覆朝堂。
“大人,外面的百姓闹得越来越凶了。”苏瑾急匆匆地走进来,脸上满是担忧,“丞相的残余党羽在人群中煽动,说只要罢免您,废除新政,瘟疫就会自动消失。现在皇宫外已经聚集了上万百姓,皇帝的压力很大。”
林微抬头看向苏瑾,眼中闪过一丝冷厉:“他们想让我妥协?不可能!新政关系到天下百姓的福祉,绝不能因为这些谣言就半途而废。而且,这瘟疫是人为造成的,我一定会找到破解之法。”
就在这时,宇文擎从外面进来,身上还带着淡淡的风尘味。“微儿,我刚从京郊回来。”他走到林微身边,语气沉重,“疫情比我们想象的更严重,李家村和王家村已经被完全封锁,里面的百姓死伤过半,剩下的也都人心惶惶。而且,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疫情重灾区的水井和水源,都有淡淡的黑色雾气,像是被人下了毒。”
“水源被污染了?”林微心中一动,“这就对了!暗影阁的人一定是在水源中投放了某种邪物,才引发了这场‘瘟疫’。”
“可我们该如何破解?”苏瑾问道,“李太医他们都束手无策,普通百姓更是只能坐以待毙。再这样下去,用不了多久,整个京城都会被疫情笼罩。”
林微沉思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我有办法。不过,需要李太医和太医院的各位太医配合。”她看向李太医,“李太医,我这里有一套‘家传的防疫之法’,可以试试能不能遏制疫情。首先,立刻封锁所有疫情重灾区,禁止人员进出;其次,组织人手,将所有患者集中隔离治疗;最后,寻找干净的水源,烧开后才能饮用,同时用艾草、菖蒲等草药熏洗房屋,消毒防疫。”
这些其实都是现代的防疫措施,林微将其包装成“家传秘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李太医半信半疑,但事到如今,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点了点头:“好!臣这就去安排!”
“另外,”林微补充道,“我会配制一种药膏,涂抹在患者的溃烂处,可以缓解症状。再配制一种汤药,给健康的人服用,增强抵抗力,预防感染。”
她所说的药膏,是用现代医学知识,结合古代现有的草药配制而成。主要成分是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等清热解毒的草药,再加入少量的硫磺(经过提纯处理),可以起到杀菌消炎的作用。而汤药则是用黄芪、白术、防风等补气固表的草药制成,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