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朝堂暗流,旧党发难
神农元年,春和景明。登基未满三月的林微,身着明黄色龙袍,端坐于太极殿的龙椅之上,接受百官朝贺。殿外阳光正好,映照得琉璃瓦熠熠生辉,可殿内的气氛,却并不似表面那般祥和。
以左丞相李德全为首的旧党势力,正暗藏祸心。李德全是三朝元老,深受前朝皇帝信任,一直对林微以女子之身登基心存不满,更对她推行的一系列新政嗤之以鼻。林微登基后,废除苛捐杂税、改革科举制度、削弱地方藩王权力,这些举措都触及了旧党和地方豪强的利益,让他们蠢蠢欲动。
朝贺完毕,林微正欲宣布退朝,李德全突然出列,跪在殿中,高声道:“陛下,臣有本启奏!”
林微目光平静地看着他:“李丞相请讲。”
“陛下登基以来,推行新政,虽意在为民,但有些举措,过于激进,已经动摇了国本!”李德全说道,“废除苛捐杂税,导致国库收入锐减,边防军需、官员俸禄都难以维系;改革科举,打破常规,让一些寒门子弟跻身朝堂,排挤了世家子弟,引发朝野动荡;削弱藩王权力,更是引起地方不满,恐生叛乱之祸!臣恳请陛下,暂停新政,恢复旧制,以安天下!”
李德全的话音刚落,殿中立刻有数十名官员出列附和:“臣等恳请陛下暂停新政,恢复旧制!”
这些官员,要么是世家子弟,要么是地方豪强的代言人,要么是依附于旧党的投机分子,他们早已被李德全暗中联络,想要借此次朝会,逼迫林微妥协。
林微看着跪在殿中的官员们,心中冷笑。她知道,这些人表面上是为了国本,实则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废除苛捐杂税,损害的是他们的敛财之路;改革科举,打破的是他们的世袭特权;削弱藩王,触动的是他们的地方势力。
“李丞相,你说新政动摇国本,可有证据?”林微的声音平静却带着威严,“废除苛捐杂税,国库收入确实有所减少,但朕推行灵植种植,粮食产量大增,盐铁官营改革也已初见成效,国库很快就能充盈;改革科举,选拔的是有真才实学之人,而非仅凭家世背景的纨绔子弟,这正是为了国家的长远发展;削弱藩王权力,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地方割据,维护国家统一,何来叛乱之祸?”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朕知道,你们心中不满,无非是新政触及了你们的利益。但朕要告诉你们,江山是天下人的江山,不是你们少数人的江山!朕的新政,以民为本,旨在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让国家长治久安。谁若敢阻挠新政,危害百姓利益,朕绝不姑息!”
李德全没想到林微竟然如此强硬,心中不服,继续争辩道:“陛下,女子执政,本就违背祖制。如今又推行如此激进的新政,恐难服众。臣恳请陛下,立太子为监国,陛下退居后宫,颐养天年,以安民心!”
这句话,彻底触怒了林微。她猛地一拍龙椅扶手,怒声道:“李德全!你好大的胆子!朕登基为帝,是万民拥戴,天命所归!祖制是死的,人是活的!若祖制有错,为何不能更改?朕推行新政,国泰民安,百姓拥戴,何来难服众之说?你屡次阻挠新政,勾结官员,意图架空朕的权力,到底是何居心?”
林微的声音,如同洪钟,响彻整个太极殿。跪在殿中的官员们,被她的威严震慑,纷纷低下头,不敢言语。李德全也被吓得浑身一颤,脸色惨白。
就在这时,宇文擎出列,手持长枪,气势凛然地说道:“陛下乃天命所归的女帝,新政利国利民,天下百姓有目共睹!李德全勾结旧党,意图谋反,罪该万死!臣请陛下,将李德全及其党羽拿下,交由大理寺审讯!”
苏瑾也出列说道:“陛下,臣可作证,新政推行以来,各地粮食丰收,百姓安居乐业,商号税收也大幅增长,国库正在逐步充盈。李德全所说的‘动摇国本’,纯属无稽之谈!他勾结官员,阻挠新政,其心可诛!”
文武百官们见状,纷纷倒向林微一边,指责李德全的罪行。李德全的党羽们见状,知道大势已去,纷纷跪倒在地,求饶不已。
林微冷哼一声,下令道:“将李德全及其核心党羽拿下,打入天牢,交由大理寺严加审讯,彻查其罪行!其余附和者,念其初犯,且有悔改之意,罚俸一年,降级留用,若再敢阻挠新政,严惩不贷!”
“遵旨!”禁军将士立刻上前,将李德全等人拿下,押出殿外。
殿中的危机,瞬间化解。林微看着剩下的官员们,眼中满是威严:“朕希望各位卿家,日后能以国家和百姓为重,恪尽职守,辅佐朕推行新政,共创盛世。若有人再敢勾结党羽,阻挠新政,李德全就是你们的下场!”
“臣等遵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百官们纷纷跪倒在地,大声高呼,心中再也不敢有丝毫异心。
退朝后,林微回到御书房,宇文擎和苏瑾随后赶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