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平江旱涝,豪强拦路
暮春时节,江南平江府本该是烟雨朦胧、稻浪翻滚的景象,可此刻的城郊田埂上,却满是龟裂的土地与腐烂的秧苗,一半焦枯如炭,一半泡在浑浊的泥水里,散发着刺鼻的腥气。
林微骑着一匹枣红色的骏马,身着青缎绣麦穗的农政少卿官袍,衣角被江南的湿气浸得微沉。她身后跟着一队农政署的官吏、携带灵土的役夫,还有宇文擎派来的十名暗卫,一行人的马蹄踏过泥泞的官道,身后扬起的不是尘土,而是混杂着泥浆的水雾。
“主事,前面就是平江府城了。”随行的农政署主簿李修远勒住马缰,指着前方笼罩在烟雨里的城池,眉头紧锁,“只是看这城郊的景象,旱涝交替的灾情,比呈报上来的还要严重。”
林微点点头,目光扫过那些东倒西歪的秧苗。平江府地处长江支流交汇处,往年都是鱼米之乡,可今年入春以来,先是三个月滴雨未下,河床见底,等百姓们好不容易从别处引来活水补种秧苗,又突降暴雨,连续七日不停,低洼处的农田尽数被淹,高处的田地却依旧干裂,形成了诡异的“半旱半涝”之局。
正是因为这奇特的灾情,林微才决定将第二批灵土优先调配到平江府。经过顺义县的试验,灵土不仅能改良土壤肥力,更有调节墒情的奇效——干旱时能锁住水分,洪涝时能快速排水,配合灵稻种植,足以化解这看似无解的灾情。
可当一行人抵达平江府城门下时,却被守门的兵丁拦了下来。
“站住!奉沈老爷之命,近日府城内外治安不稳,外来人员一律不得入城!”领头的兵丁手持长枪,眼神警惕地扫过林微一行人,尤其是看到那些装载灵土的马车时,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贪婪。
李修远上前一步,亮出官印:“放肆!这位是朝廷农政少卿林大人,奉陛下之命前来平江府赈灾,推广灵土改良之法,你们也敢阻拦?”
兵丁们看到官印,脸色微微一变,但还是没有让开的意思。领头的兵丁搓了搓手,嘿嘿笑道:“原来是林大人,失敬失敬。只是沈老爷有令,如今府城之内粮食紧张,怕有流民混入滋事,所以必须得通报一声,得到沈老爷的允许才能放行。”
“沈老爷?”林微眉梢一挑,“平江府的父母官是知府大人,何时轮到一个乡绅发号施令了?”
她心中已然明了。这平江府最大的豪强便是沈万山,此人世代居住于此,垄断了当地的粮运、水运,据说府衙上下都被他收买,就连知府周大人都要看他的脸色行事。此次灵土推广,触及的不仅是地方官员的利益,更会断了沈万山囤积居奇、哄抬粮价的财路,他自然会想方设法阻拦。
就在这时,城门内传来一阵喧闹,一队身着锦衣的家丁簇拥着一个身材肥胖、面色油光的中年男人走了出来。男人头戴玉冠,身穿云锦长袍,腰间挂着一块成色极好的玉佩,正是沈万山。
“哎呀,不知林大人驾到,有失远迎,恕罪恕罪!”沈万山脸上堆着虚伪的笑容,快步走上前来,对着林微拱手行礼,眼神却在不经意间扫过那些装载灵土的马车,闪过一丝阴鸷。
“沈老爷不必多礼。”林微语气平淡,“本卿奉陛下之命前来赈灾,推广灵土之法,还请沈老爷行个方便,让我们入城,尽快开展工作。”
“林大人说笑了,”沈万山哈哈一笑,侧身让开道路,“大人为民办事,周某岂敢阻拦?只是府城之内如今确实混乱,流民众多,恐惊扰了大人。不如这样,我已在府内为大人备好了上等的宅院,大人先歇息片刻,赈灾之事,容我与周知府商议之后,再听大人吩咐。”
林微心中冷笑。这沈万山表面热情,实则是想先将她软禁起来,拖延时间。她抬头看了看天色,夕阳已经西斜,若是再拖延下去,今晚灵土无法妥善安置,明日的播种就会耽误。
“不必了。”林微摇摇头,“灾情紧急,百姓们等不起。本卿还是先去城郊的试验田看看,将灵土安置妥当再说。李主簿,带人入城,直奔西郊试验田!”
“是,大人!”李修远领命,指挥着役夫们赶着马车,就要入城。
沈万山脸上的笑容一僵,眼神瞬间变得冰冷。他身后的家丁们立刻上前一步,挡住了马车的去路。
“林大人,”沈万山的语气沉了下来,“你这是不给周某面子?这平江府的规矩,还轮不到一个外来的女官来破坏!”
“规矩?”林微眼神一厉,“让百姓丰衣足食,免受饥馑之苦,这才是天大的规矩!沈老爷若是执意阻拦,便是违抗圣意,阻挠赈灾,本卿有权将你拿下,押送京城问罪!”
她身后的暗卫们立刻上前一步,手按腰间的佩刀,眼神锐利如鹰,一股强大的威压瞬间笼罩了城门。沈万山的家丁们吓得连连后退,脸色发白。
沈万山没想到林微竟然如此强硬,心中又惊又怒。他知道林微是靖王宇文擎的妻子,背后有皇室撑腰,若是真的闹僵,自己讨不到好。可灵土推广之事,关乎他的切身利益,绝不能让林微顺利进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