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远的手指在通风口边缘的石台上轻轻一推,那枚铜质纽扣安静地滑落,停在裂缝前。他退后半步,目光扫过四周堆叠的建材和工程车残影,没有说话,只是抬手做了个收拢手势。陈默立刻会意,带着队员靠向墙根,三人呈三角站位,背对背警戒。
老陈的声音从耳机里传来:“信号压到最低,别让任何设备发热。”
三分钟过去,风声卷着尘土掠过地面。林远盯着那枚纽扣的位置,忽然发现阴影里多了一样东西——一张折成小方块的纸,像是被人从缝隙中塞进来后顺势踢进了暗处。
他缓步上前,弯腰拾起,动作极轻。展开纸条时,指尖触到一丝潮湿的霉味。草图是用铅笔画的,线条清晰,标注了三条主线:一条红线贯穿地下通道,指向标着“监禁区”的房间;一条蓝线绕过物资仓库,连接两个哨塔;还有一条虚线从西侧储水罐延伸至一处未命名的封闭空间,旁边写着“午夜换岗”。
“时间不对。”陈默凑近看了一眼,“现在系统显示换岗在凌晨一点十五分,这张图写的是零点四十七分。”
林远没答,而是从内袋取出那本值班记录本。翻开第一页,纸质档上手写的轮值时间确实是零点四十七分。他又翻到电子终端同步导出的日志,屏幕上的时间却被改成了凌晨一点十五分。
“有人动了后台。”他说,“改得不彻底,漏了纸质存档。”
陈默抬头:“如果线人能看到原始排班,说明他在内部有权限。可为什么不出去?”
“也许出不去。”林远低声说,“或者,出去就是死。”
他把草图递给陈默,示意他记下关键点。随后转向通讯频道:“老陈,查一下储水罐区域有没有近期活动痕迹,尤其是靠近墙体背面的位置。”
“已经在看了。”老陈的声音平稳,“那边有两个老旧摄像头,角度偏移了大概二十度,像是被手动调过。最近一次触发记录是两小时前。”
林远眯起眼:“不是自动巡检?”
“不是。是人为启动的短时供电。”
这意味着有人需要确认某个位置是否安全。
“派两个人过去。”林远下令,“走Z型路线,贴墙移动,每十米停顿五秒。不要用夜视仪强光,只开微光模式。”
陈默点了名,亲自带队出发。队伍沿着排水沟边缘推进,身形压得很低。林远留在原地,靠着水泥墩蹲下,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那张纸条的折痕。铅笔字迹有些地方被擦过又重写,像是写的人怕出错。
五分钟后,陈默的声音响起:“到了。储水罐背面有刮痕,金属表面有磨损,位置高度约一米六到一米七之间,符合一个人靠站时背包或装备摩擦留下的痕迹。地面沙土上有半个鞋印,纹路清晰,不是巡逻队标配靴子。”
林远闭了闭眼:“是真的。”
他重新打开终端,将草图扫描录入,标记出三条路径。监禁区位于地下一层,必须经过仓库区或斜廊。前者路程远,但沿途有多处掩体和管道遮挡;后者距离短,可全程覆盖红外感应和压力检测。
“选哪条?”陈默回来后问。
林远看着地图,手指停在仓库通道入口:“监禁区关的可能是技术人员。他们知道系统结构,一旦对方察觉我们接近,这些人就会被推出来当挡箭牌。”
“所以要抢时间。”
“不只是抢时间。”林远摇头,“是要让他们来不及反应。”
他召集两人靠拢,在终端上划出新路线:“从仓库东侧入口进,沿B3货架行进,避开中央监控柱。老陈负责在行进段制造三次短暂信号干扰,每次持续不超过十秒,间隔两分钟。我们要让他们的系统以为是电路老化。”
老陈回应:“干扰器还能撑两次大功率输出,之后只能做短脉冲。”
“够了。”林远说,“我们只需要八分钟。”
命令下达后,队伍迅速整备。陈默检查了镇静喷雾和束缚带的数量,又换了新的电池模块。林远则把那枚铜纽扣收进战术包夹层,顺手摸了下胸前口袋里的录音笔——那是他一直随身带的设备,从没离身。
他们开始移动。
单列前行,间距五米,脚步落在碎石与水泥接缝处,尽量避开松动的地砖。老陈在后方操控干扰器,每隔一段就释放一次微弱波动。终端屏幕上,监控画面出现短暂雪花,随即恢复,但没人注意到异常。
行至仓库拐角,前方出现一道铁门,半开状态。门框上方的感应灯忽明忽暗,像是接触不良。
林远抬手止住队伍,伏身靠近门缝。里面是一片昏暗的空间,堆满木箱和金属柜,空气中飘着机油味。角落里有台老式服务器机柜,指示灯缓慢闪烁。
“这不是物资库。”陈默低声说,“这是中转节点。”
林远点头。草图上没标这里,但它正好卡在仓库与监禁区之间,像是个临时控制点。
他正要下令绕行,耳机里突然传来老陈的声音:“等等——刚截到一段加密通话碎片,只有三个词:‘西侧’、‘清空’、‘准备移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