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弹则包括迫击炮弹、掷弹筒弹,还有配套的九二式步兵炮弹药。
第二节车厢同样装满了弹药。
刘大壮扒着车门看了半天,激动得声音发颤:“排长,俺活这么大,就没见过这么多弹药!咱捌陆军啥时候这么阔绰过?”
的确,平时战士每人配不了几颗子弹,打完就得拼刺刀,哪敢想今天能捡这么大个便宜。
看到眼前堆成山的武器弹药,刘大壮这个老捌陆忍不住眼眶发烫,愣在原地半天说不出话来。
苏墨笑着摇摇头:“你这小子,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第三节车厢拉开门一看,满当当全是枪械。
三八大盖、九二式重机枪、歪把子轻机枪,还有南部手枪,整整齐齐码放着,旁边还摞着一箱箱香瓜手雷和九七式手榴弹。
重机枪太沉,一趟拉不了几挺,这一节里只放了两架。
轻机枪倒是有二十挺,三八大盖更是数都数不清,粗略一扫少说也有几百支。
第四节车厢装的是九四式90毫米轻迫击炮和掷弹筒。
那九四式是曰军步兵常用的支援火力,通常配属在迫击炮中队、独立大队或野战师团的步兵联队里,专打战壕和简易掩体,也能压住阵脚。
至于掷弹筒,俗称“小臼炮”,口径25.4毫米,轻便灵活,打起来跟甩石头似的,却能炸出一片火光。
赵东海一瞅这些家伙什,乐得直拍大腿:“排长,这回咱可捞着硬货了!都是鬼子压箱底的好东西啊!”
苏墨点点头,语气沉稳:“从今往后,咱们一排也有了炮火撑腰。”
一直以来,他最愁的就是火力不足。
如今这趟缴获下来,整个排的火力直接翻了几番。
第五节车厢更不得了——五门九二式步兵炮静静躺着。
这玩意儿可是真正的步兵利器,打碉堡、轰阵地,样样拿手。
第六节车厢则是满满当当的军需品:白面、猪肉、罐头、大米、棉衣……堆得几乎顶到车顶,整整一车厢全是吃的穿的。
苏墨环视六节车厢的战利品,咧嘴一笑,豪气顿生:“哈哈哈,这一票干得太值了!我苏墨现在也算阔绰起来了,成了地道的‘土财主’!”
可不是嘛?
太源那边鬼子攒下的家当,全被他一口吞了。
这一列车的物资,顶得上一个中等规模的军火库了。
赵东海望着如山般的装备粮草,却皱起了眉头:“排长,这么多东西,往回运可费劲呐。”
这是捌陆军头一回因为缴获太多而犯愁。
苏墨眯眼想了想,忽然一拍脑门:“咱们不是刚收编了个骑兵营吗?让那些马先顶上,统统拉回去!”
随即下令:“东海、大壮,马上去把骑兵营的马匹调来,装货启程!”
“是!”两人应声而去。
不一会儿,四百多匹军马被赶了过来,原本威风凛凛的骑兵成了运输队,一匹匹马背上全都绑满了武器弹药。
凡是能装的,全塞进麻袋、驮筐里;上了弹药的就先出发,优先送往新中村。
“快!动作快点!这儿不能久待!”
“手脚利索些!”
苏墨站在一旁不停催促。
好在刚收编的伪军骑兵人数不少,人手还算够用。
枪支弹药、机枪炮弹、迫击炮、掷弹筒……一件件往马背上搬。
那几门九二式步兵炮太笨重,只能现场拆开,分部件装运。
正忙着,苏墨看见一个战士抱着件鬼子的大衣要往上捆,忍不住笑骂道:“二狗子,你能不能捡要紧的搬?鬼子的大衣能当饭吃还是能打仗?多扛几发炮弹不好?”
二狗子挠挠头,嘿嘿笑道:“排长……俺这不是穷惯了嘛,见啥都想捎上……”
大伙儿都笑了,手上却没停。
可车上的东西实在太多,马匹有限,就算每匹马都驮到极限,每个战士肩上也挂满枪支弹药,车上仍剩下大批三八大盖、子弹箱、面粉袋和冬衣。
赵东海走过来,抹了把汗:“排长,真带不走了,实在装不下啦。”
“人和马都满了,再塞就得散架。”
苏墨看着车厢里剩下的物资,叹了口气,真心疼惜:“可惜了……这些东西,只能留在这里了。”
“可也不能便宜了小鬼子,准备一下,把剩下的弹药和这批军用物资全炸掉!”
赵东海应了一声:“明白!”
正说着,一名战士急匆匆跑来,向苏墨敬礼报告:“排长,独二团的丁伟团长和孔捷副团长到了。”
丁伟?孔捷?
苏墨微微一怔,随即就明白了。
丁伟早知道万家镇有批军马,这时候赶来,八成就是为了这事。
独二团刚打了败仗,兵员折损严重,正是要扩编补强的时候,哪能放过这等机会。
他扫了一眼铁轨旁的几节车厢,里面堆着不少枪支弹药和补给,便说道:“去,请丁团长和孔团长过来这边。”
“是!”
反正这些物资带不走,与其让曰本人捡了便宜,不如送个人情给自家兄弟部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