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穿越 > 三国:每天十个人,我慢慢无敌 > 第301章 张松为明求粮

笑了一阵,张松见刘璋心情极佳,便趁势小心地提出:“大王,近日明国商部官员与臣接洽时提及,明年若想继续保持乃至扩大通商之事,希望蜀国能用更多的粮食来换取他们的商品。他们言道,明国境内多地遭灾,急缺粮食赈济灾民,为此宁愿在价格上再做些让步,只求大王能多供给些粮食。”

“明国有灾?”

刘璋闻言,非但没有担忧,反而眉毛一挑,露出几分喜色。

“这是好事啊!他波彦国内有灾,忙于救灾安民,自然就无暇他顾,不会到处征伐了。吾巴蜀也能继续安享这太平岁月。”

“去岁明王波彦亲提大军进入汉中,陈兵于葭萌关下,可是让孤多日未能安寝,好在巴蜀道路险峻,有崇山峻岭阻隔,才使得明军最终退去。”他想起当时提心吊胆的日子,仍有些心有余悸。

他略一沉吟,摆了摆手,显得颇为大度:“巴蜀乃天府之国,沃野千里,最不缺的就是粮食。卖给他们一些也无妨,只要能赚到钱便是好事。”

“孤准了,同意明国用货物换粮,既然他们急着要粮,这货物的价格,还得让他们再降一些。还有,”他想起另一件事,补充道,“下次交易,要多换些战马回来。那刘备如今盘踞在雒城,离成都太近,犹如卧榻之侧有猛虎酣睡,不可不防。多练些骑兵,紧要关头或可出击,最不济也能突围出去,向外界求援。”

“大王英明,思虑周详!”张松立刻奉承,心中却是一喜。

为明国争取到急需的粮食,这又是一桩功劳。

在这乱世,粮食才是真正的硬通货,比金银更实在。将这些粮食运往明国,无疑能大大缓解明国的压力,无论用于赈灾、军需还是支撑那些耗粮巨大工事,都大有裨益。

“臣过后便去与明国商部之人详谈,定将大王的要求转达,为蜀国争取到最大之利。”

张松暗自将明王与蜀王对比,越发觉得云泥之别。

明王波彦雄才大略,不贪图享乐,文治武功冠绝当世,权势滔天却至今只有一妻,子女皆为嫡出,一心只为天下一统、再创盛世而奋斗。

反观蜀王刘璋,不过是守成之主,在其父刘焉留下的基业与众臣辅佐下才勉强坐稳位置,平定了几场内部叛乱,却毫无进取之心,只知偏安巴蜀一隅。

连出兵汉中都是臣下苦苦劝谏的结果,最终还逼得张鲁直接投降了明国,彻底堵死了北出之路。

如今更是只能坐视广汉郡被刘备夺占,分裂巴蜀,使得蜀国日薄西山,前途渺茫。无论明、魏、秦三国大战结果如何,蜀国的未来都注定坎坷。明胜,则蜀国必亡;明败,蜀国也免不了要与刘备一场生死内斗。

想到这里,张松决定再添一把火,促使蜀国内部矛盾激化,以便明国将来能更容易地收取巴蜀。他故作忧色,向刘璋提议:

“大王,既然如此不放心刘备,为何不趁其立足未稳,主动发兵攻打广汉,将这颗毒瘤彻底铲除?大王在蜀中经营多年,占据大义名分、人心地利。”

“那刘备仅有广汉一郡,又是新得之地,民心未附,士族观望者众。若大王此刻兴仁义之师,讨伐不臣,想必响应者云集。他刘备兵微将寡,如何能抵抗?届时蜀中归一,大王才能真正高枕无忧啊。”

暖阁内,炭火偶尔发出一两声轻微的“噼啪”响,更显得室内寂静。张松的提议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激起了涟漪。

刘璋听完,脸上的笑容渐渐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合着无奈、忌惮与一丝疲惫的复杂神情。他缓缓摇了摇头,拿起案几上的温酒,呷了一口,方才叹道:“永年啊,此事……不可。”

放下酒杯,刘璋目光有些游离,似乎陷入了回忆:“当日朝议,黄权、王累他们也都说了此事绝非易事。莫要忘了,那刘备入蜀时,麾下可是带着上万历经战火的老卒,更有关羽、张飞这等万人敌的猛将为辅翼。”

“若要击败他,谈何容易?如今他已占据广汉数月,想必又招募了不少兵马,实力更胜往昔。此时若与之开战,胜负实在难料。一旦战事迁延,必定生灵涂炭,苦了百姓。更可怕的是,若此时明国趁虚而入,吾巴蜀内忧外患之下,万事皆休矣!”

他看向张松,语气变得格外认真:“若要取回广汉,也须等待时机。至少要等到明国与北方的魏、秦大战分出胜负之后,方可动兵。”

或许是觉得张松今日的表现深合己心,又或许是积蓄在心中的压力需要倾诉,刘璋竟罕见地对这位臣子吐露了一些真实想法。他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得更低:“永年,尔为孤尽心办事,孤视为心腹,今日便与尔说些实话。如今这天下大势,看似纷乱,实则关键就在于北方的这场将来的大战。”

“若明国胜了,”刘璋眼中闪过一丝黯然,但语气却异常平静,“则波彦扫平北方最大的障碍,天下归心,大势已去。到那时,孤打算直接开关,迎明军入蜀。”

张松心中剧震,但面上不敢有丝毫表露,只是屏息静听。

刘璋继续缓缓道:“在波彦那里,换个安乐侯的爵位,保全全家性命,也为跟随孤的这些文武大臣,寻一条出路。”

“以波彦的胸襟气度,以及他如今的功业威望,想必不会忌惮孤这样一个失了势的闲散王侯。只要孤在明国安分守己,不生事端,波彦应当不会为难。如此,也能了却残生,后人也能得个安稳富足的日子。只要他们没有复辟之心,或许还能在明国出仕为官,总好过玉石俱焚。”

似乎为了佐证自己的判断,刘璋又道:“孤可是仔细打听过,明国政务府九部之中,有两位尚书皆出身刘氏宗亲。可见波彦确有容人之量,用人不拘一格。这一点,孤也不得不佩服。”

喜欢三国:每天十个人,我慢慢无敌请大家收藏:(064806.com)三国:每天十个人,我慢慢无敌www.064806.com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