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的第一缕光辉刚越过药庐高高翘起的飞檐,宛如一位灵动轻盈的舞者,悄然落在前院空旷的场地上。这片场地由青石板铺就,此刻,青石板似被施了魔法,在晨光轻抚下,渐渐披上一层淡金色的华衣,仿佛裹上了一件华丽的锦缎。龙璟予身姿挺拔地立于空场中央,正全神贯注地巩固自己在血炼之术上取得的成效。
只见他缓缓催动体内气血,那气血如奔腾不息的河流,在他体内汹涌流淌。随着气血流动,皮肤下隐隐透出的淡金光华,沿着复杂神秘的经脉轨迹开始流转。他满心期待,试图让这璀璨光华与体内强大的龙血之力紧密融合,就像将两块完美的拼图严丝合缝地拼接在一起。
当淡金光华流转到腕间时,偶尔会调皮地透出体表,宛如从神秘世界偷溜出来的小精灵。它在青石板上投下细碎金斑,金斑闪烁着微弱却迷人的光芒,好似有人不小心撒下一把星星碎屑。虽不张扬耀眼,却仍有“显于外”的痕迹,默默诉说着龙璟予修炼的成果。
就在这时,“气息虽稳,却少了几分蕴藉。”一道沉稳的声音从龙璟予身后传来,如石头投入平静湖面,瞬间打破了这份宁静。龙璟予心中一惊,连忙猛地收力,原本在体表流转的淡金光华,像受惊的小鹿般,瞬间隐入皮肤之下,消失得无影无踪。
他迅速转身,只见赵凌儿提着一把铜制药锄,静静地站在空场边缘那棵古老茂盛的大槐树下。她目光紧紧落在龙璟予刚才流转光华的腕间,眼底带着几分审视。不过,这种审视并非苛责,反而蕴含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许,如同黑暗中的烛光,虽微弱却带来希望。
要知道,这是赵凌儿首次主动指点龙璟予修炼!以往大多是龙璟予主动请教,或她在一旁默默观察、给予默许。如今主动开口指点,让龙璟予心头一凛,他连忙躬身,恭敬说道:“谷主,弟子是否……哪里练得不对?”
赵凌儿见状,缓步走近几步,将手中药锄轻轻靠在槐树干上。她指尖指向龙璟予丹田处,缓缓说道:“血炼之术讲究‘气血藏于肉身’,你能让光华随气血流转,已小有所成。但你看这光华,流转到经脉末梢就忍不住外显,如同刚成熟的果子急于露出甜香,却不知‘藏’住几分,才能更好地‘养’出内里的醇厚。”
赵凌儿说到此处,稍作停顿,目光飘向远处生机勃勃的药田,声音也多了几分悠远。“我曾在古籍中见过关于‘真龙’的记载——真龙非怒不显威、非争不露爪,能潜于深渊、藏于云雾,待需时方显神威。这才是真龙之道:能隐能显、能敛能发。你体内的龙血之力天生张扬,若只知‘显’而不懂‘敛’,即便血炼有成,遇强敌时也易被人抓住破绽,受制于人。”
龙璟予听得十分认真,指尖下意识摩挲着腕间。他此前确实没在意“藏”的重要性,只觉得光华能顺畅流转便是成效显着,从未想过“外显”可能带来的隐患,更未将自身力量与“真龙之道”联系起来思考。于是,他带着疑惑问道:“弟子明白了,只是……如何才能‘敛’住这份光华与龙威呢?”
“这很简单,以气血为鞘,将龙威裹于其中即可。”赵凌儿说着,伸出指尖,对着空场中的青石虚虚一点。奇怪的是,她指尖未接触青石,青石表面却泛起一层淡青色光晕。这光晕如薄薄的保护膜,紧贴石面,丝毫不向外扩散。
赵凌儿接着解释:“就像这样,把力量的‘锋芒’收进气血里,让它随气血温养经脉、反哺肉身,而非急于外显。你试试,将意念集中在‘裹住光华’上,不要刻意压制,而是引导它与气血贴合。”
龙璟予点头,重新站定,闭上眼睛。这次,他不再刻意催动光华流转,而是将意念沉入气血之中。他在脑海中想象气血化作柔软的鞘,如蚕茧般轻轻裹住淡金色光华和潜藏其中的龙威。
起初并不顺利,光华像倔强的孩子,总想挣脱气血包裹。这时,龙璟予想起赵凌儿说的“不压制、只引导”,便放缓呼吸节奏,让气血如潺潺流水,轻轻托着光华,一点点带向经脉深处。
大约一炷香时间,龙璟予忽然感到一股前所未有的顺畅感传遍全身。原本在经脉末梢易外显的光华,此刻已完全贴合在气血中。当它随气血流转到丹田时,与龙血之力完美融合,化作一股更凝练的暖流。他迫不及待睁开眼睛,抬手查看腕间。此时,皮肤下的光华不再外显,但他能清晰感觉到它在气血中沉稳流转。就连之前偶尔出现的细微滞涩感,也消失得无影无踪。此刻,力量在他体内运转,多了几分圆融如意的通透感。
看到龙璟予眼底的惊喜,赵凌儿嘴角难得勾起一抹浅淡笑意,说道:“这便是‘敛’的好处。要知道,藏住的不是力量本身,而是它的锋芒;养着的不是怯懦,而是后劲。将来遇危险时,这份被敛藏的力量,能在关键时刻爆发出更强威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