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一龙派出的心腹将领在莱州基地受到了热情的接待。
他们参观了整齐的军营、训练有素的士兵、储备充足的粮仓,还有正在训练的炮兵部队。
这些人就好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了以一样,一脸敬佩地看着那些军姿笔挺,战斗力爆棚的军士们,以及那些他们以前见都没见过的精致的武器和装备。
最让使者震惊的是,赵子龙麾下的士兵不仅战斗力强,而且纪律严明,与百姓更是秋毫无犯。
这与他们印象中的其他任何一支军队都是截然不同。
待了几天之后,这些人才恋恋不舍地返回。
返回后,向贺一龙详细汇报了所见所闻。
“大帅,赵子龙的部队确实非同一般。他们不仅兵强马壮,更重要的是深得民心。属下亲眼见到百姓主动送粮劳军,这在其他地方是不可想象的。”
贺一龙听后,沉默许久。
就在贺一龙犹豫不决时,传来了一个噩耗:罗汝才诈降后被官军软禁,部下被分散安置,生死未卜。
这个消息让贺一龙惊出一身冷汗。
若不是赵子龙及时劝阻,他很可能也会走上类似的道路。
深秋的南阳盆地,贺一龙大营中弥漫着焦躁不安的气氛。
七八万人马散布在方圆十里的临时营地里,粮草将尽,军心也不由浮动。
中军大帐内,十几位将领围坐一堂,气氛凝重。
“大帅,赵子龙虽然答应收留我们,可他要我们全部开赴莱州接受整编,这分明是要吞并我们!”
高杰等几个亲信刚从基地返回来,将基地的所言所闻,以及赵子龙的一些要求,全盘说了出来。
下面顿时就炸开了锅,吵作一团。
副将高汝利在听到部队竟然要改编时,更是愤然拍案而起。
另一位老将贺勇却持不同意见:“如今高闯王已去,张献忠远在谷城,罗汝才生死未卜。官兵四面围堵,我们粮草仅够十日之用。除了投奔赵将军,还有别的出路吗?”
贺一龙沉默地摩挲着刀柄,脑海中浮现出两个月前赵子龙雪中送炭的情形。
那五百石粮食,还有张文远的及时救援,确实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大帅,不如我们转战湖广,与张献忠会合?”
有人提议。
“不可!”
贺一龙终于开口:“张献忠生性多疑,我们前去投奔,未必能得善待。况且湖广官兵云集,此去凶多吉少。”
他站起身,目光扫过众将:“我意已决,全军开赴莱州,到了之后再走一步看一步吧。”
他通过亲信对赵子龙的印象,以及通过张文远的传达,他都能够大体知道赵子龙是怎样的一个人,他觉得赵子龙要比其他的义军的首领应该要靠谱一些。
最终,他从困境当中终于下定决心,要投奔赵子龙。
帐内顿时一片哗然。
高汝利急道:“大帅三思啊!这可是我们经营多年的老本,怎么能平白送给别人?!”
贺一龙抬手制止众人的议论,语重心长地道:“诸位,时移世易。如今之势,我们要么被官兵各个击破,要么寻个明主,共图大业。赵将军仁义待人,想来必不会亏待我们。”
然而,他心中也有一丝不安。
赵子龙究竟会如何对待他们这些“外来者”呢?
十余日后,贺一龙部化整为零,在张文远的接应之下,终于陆续抵达莱州基地。
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大吃一惊。
只见莱州基地内,处都是黑压压的防御工事,到处都是笔挺的哨兵,整齐的营房鳞次栉比,训练场上更是喊杀震天。
一队队士兵精神饱满,装备精良,同时更是服装统一,这与他们这些衣衫褴褛的部队形成鲜明对比。
从气势上就能看出这些部队的战斗力,比自己那四五千人的老班底,战斗力还要强上许多。
再看到摆在旁边的那些闪着黝黑光泽的大炮、火铳等等武器,贺一龙等人更是感到脚底窜上一股凉气,心道自己的部队如果碰到这些兵卒,也只有被团灭的份。
更令人惊讶的是,基地内百姓络绎不绝,大家各司其职,忙碌得很,却都是面带微笑,完全不像战乱时期的景象。
“这…...这真的是兴**的地盘?”
高汝利难以置信地低语道。
他原来是反对最激烈的,但是看到现实场景却也是受到震撼最大的。
赵子龙亲自带着孙传庭,卢象升等一群多少人出来迎接,笑容和煦而有亲和力:“贺将军一路辛苦。我已命人备好营房和饭食,请将士们先好生休息。”
一见到赵子龙,贺一龙却自动忽略了他的年轻,只感觉赵子龙身上散发出一种莫大的威压,这在他面对高迎祥、张献忠时都是都没有的,不由得也放低了姿态。
乐呵呵地相互打着招呼。
赵子龙安排人将所有的兵士先安排已经腾出来的军营。
军营宽敞整洁,是所有人以前都没见过,甚至想都不敢想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