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的清晨,是在一片喧嚣中拉开帷幕的。
隔壁震天响的咳嗽声,楼下早点摊刺耳的吆喝喇叭,还有公共水龙头前洗漱居民的热闹喧哗。
共同奏响了一曲混乱却生机勃勃的交响乐,轻易就穿透了那薄薄的、带着霉味的墙壁,涌进狭小的出租屋。
天刚蒙蒙亮,叶伟就醒了,或者说,他几乎整夜没合眼。
身体虽然缓过劲儿了,但精神那根弦却始终绷得紧紧的。
那种被无形目光窥伺的感觉,如同跗骨之蛆,即使在相对安全的室内,也阴魂不散。
他蹑手蹑脚地起身,望向床上依旧沉睡的周小小和乐乐。
周小小即使在梦里,眉头也微微拧着,笼着一层化不开的愁绪。
乐乐的小脸蛋枕在妈妈臂弯里,呼吸均匀,仿佛暂时躲开了现实的阴霾。
他必须尽快多赚钱,逃离这个鱼龙混杂、毫无**可言的地方。
至少,得找个带独立厨卫、门锁更结实的地方。
清晨的订单单价诱人,可抢单的人也多得扎堆。
叶伟跨上他那辆破旧的电动车,再次一头扎进城市早高峰的洪流里。
空气里弥漫着未散的晨雾和浓重的汽车尾气味儿,头盔面罩上很快就凝起一层细密的水汽,逼得他不得不频繁用手套去擦。
身体的异常依旧在,甚至更明显了。
他能清晰地感知到周围车辆的速度和距离,大脑仿佛自带了一台超级计算机导航系统,总能提前零点几秒预判出最优的穿梭路线。
动作变得无比协调、高效,取餐、送达,整个流程行云流水,几乎没浪费一丝多余的力气或时间。
可这种“高效”带来的,不是欢喜,而是更深的不安。
他感觉自己越来越不像个“正常”的外卖员,倒像一台被输入了指令、披着人皮的机器。
每一次完美避开拥堵,每一次精准抄到近路,都像是在向某个藏在暗处的眼睛证明着什么,或者说,是在被动地接受一场“测试”。
上午九点多,一个送往城北新开发高端小区的订单跳了出来。
小区管得严,外卖车一律不准进。
他只能把车停在指定区域,拎着沉甸甸的餐盒步行进去。
就在他登记完信息,朝目标楼栋走去时,眼角的余光似乎瞥见——
小区入口保安亭的监控屏幕上,自己的影像极其短暂地闪烁了一下。
就像信号受了干扰,画面边缘掠过一丝难以捕捉的、幽灵般的淡蓝色数据残影。
心脏猛地一抽,脚步却稳稳当当没停,他面不改色地继续往前走。
是监控抽风?还是……那该死的窥视感,换了个更具体的方式现身了?
他把外卖交给业主——一个穿着丝绸睡衣、面色冷淡的中年女人。
女人检查了下餐盒,挑剔地瞥了眼包装袋上的水渍(那是叶伟快步走出的汗),不耐烦地挥挥手:
“行了行了,搁门口吧。”
没有谢意,只有理所当然的使唤。这种漠视,此刻反而让叶伟感到一丝诡异的“安全”。
中午,订单量像坐了火箭一样飙升。
天空不知何时阴沉下来,铅灰色的云层压得极低,空气里全是暴雨前的闷湿。
叶伟不敢耽搁,争分夺秒地在愈发拥挤的街道上穿梭。
就在这时,手机接单APP突然弹出一个刺眼的、带着血红感叹号的提示框:
【紧急高额订单: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部7楼,神经外科703病房。
特殊病患餐(流食,需保温70度以上)。配送时限:18分钟。超时罚款:订单金额300%!是否接单?】
18分钟?!从他这位置到第一人民医院,就算路况绝佳,导航也显示至少25分钟!这根本是道送命题!
而且,住院部神经外科?这地名让他莫名联想到些不好的东西。
平台的算法是冰冷的,它只认距离和预估时间,才不管现实里的突发路况和红绿灯。
拒绝?高额罚款他赔不起,还会拉低账号评级。
接受?几乎是铁定要超时,三倍罚款砸下来,等于上午全白干!
叶伟的眉头拧成了疙瘩,一股熟悉的、被庞大算法巨轮无情碾压的憋屈感再次涌上心头。
就算身体有了变化,面对这种基于数据和规则的“结构性碾压”,他依然渺小如尘埃。
然而,就在指尖快要戳到“拒绝”按钮的刹那,一股强烈的、混杂着不甘和被彻底激怒的冲动,猛地顶了上来,他狠狠按下了“接受”!
几乎在接单成功的提示音响起的同一秒,天空炸开一声惊雷!
铜钱大的雨点噼里啪啦砸落,瞬间将街道吞没在白茫茫的雨幕里!
视线断崖式下跌,路面转眼积水成河,交通立刻乱成一锅粥。
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叶伟深吸一口气,冰冷的雨水顺着脖子往衣服里钻,却像浇不灭他心头“腾”一下蹿起的火苗。
他“啪”地扣紧头盔面罩,猛地一拧电门,电动车发出一声沉闷的低吼,如同脱缰野马般冲进了狂暴的雨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