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是只关心歌好不好听的人,这会儿但凡是关注比赛的人,都不可能察觉到挑选这首歌的不妥之处。
尤其是陈昱白的粉丝,以及认为陈昱白代表着东洲的东洲观众。
此刻,他们的心情与常昀共鸣了。
“小陈实在太乱来了!”
常昀眉头紧皱。
“梁玫怎么没拦着他点?”
语气里难得带上了不满。
本来他还很欣赏梁玫的工作能力,现在么,印象值大减分。
一旁的陆晚棠清楚,常昀这是看比赛看的上头了,愈发在意起了输赢的问题。
她喝了口水,淡淡开口:“其实,陈昱白选这首歌的时机挺好的。”
常昀满脸错愕:“哪里好了?”
“按照节目的比赛规则来看,以后唱通用语歌曲的机会,几乎为零,他也只有现在能唱了。”
“这是第一点。”陆晚棠顿了顿,继续道,“第二点,这是《西洲之声》第一期,即便节目组无所谓谁拿第一,两个评审团也会默契地压一压陈昱白的分数,避免被人嘲笑西洲无人。”
“所以陈昱白不管唱哪类歌曲,他都不可能拿到第一,不如借着这个机会,‘宣传’一下其他几洲的文化。”
一说‘宣扬文化’,常昀就懂了。
“这也是第三点。”陆晚棠道,“这首歌在我交给他的那些歌曲里不是顶尖,但胜在‘新奇’,古风、戏腔、武侠等元素结合,暂时作为东洲歌曲文化的代表之一,无疑是合格的。”
“还顺便勾起一些观众对咱们拍的武侠剧的好奇心。”常昀又帮着补充了一点。
陆晚棠微微颔首:“节目组会配合我们宣传的。”
常昀被她说服了:“那这么看来,小陈脑子还挺灵活?”
“唔,他不一定会站在公司角度考虑问题,应该没想这么多。”
以上三点,只是陆晚棠鉴于陈昱白选择这首歌,总结出来的可行之处。
说话间,歌曲的详细信息一一浮现。
除歌名外,最令人瞩目的莫过于词曲人。
[看到词曲人那一栏还是子规,我决定先听听再说]
[到底是陈昱白自己选的歌,还是子规就写了这几首,陈昱白不得不挑这个?]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说不准子规只能掏出库存了?]
[朋友们,别忘了节目组赛前根本没公布规则,陈昱白肯定不会只准备了这么三首歌]
[就算是子规老师的歌,也不能胡乱选吧?别到时候输了就怪歌不行啊!]
[还是那句话,场合不对,歌再好也白搭]
……
即便是子规累积起来的声名,也没能让观众们对陈昱白选择的歌有所改观。
在歌曲前奏开始,基本定下‘古风’这一基调后,类似的言论便更甚之前。
清亮婉转的笛音带着几分洒脱。
电子鼓点随后加入,节奏感十足。
短短二十秒,古今乐器交织碰撞,很容易让人回想起‘仗剑天涯’的浪漫。
陈昱白拿起麦克风,卡着点开唱:
‘我自关山点酒/千秋皆入喉’
‘更有沸雪酌与风云某’
‘我是千里故人/青山应白首’
‘年少犹借银枪逞风流’
一开口就是戏腔转音,听的熟悉蓝星通用语与文化的人眼前一亮。
而西洲观众更多是被勾起了好奇心。
[古风歌还得是子规老师,我又有新的歌可以单曲循环了]
[这是什么唱腔?真的很特别,我从来没听过!]
[是戏腔!建议深入了解一下]
[我感觉听着很奇怪,但目前不觉得难听]
……
对比前两首歌或轻快或深沉的温和嗓音,陈昱白此时的音色多了些磁性。
结合歌词,不难听出,其中蕴含着的豪迈的少年英雄气度。
‘几载风雪卷刃/朔风同孤昼’
‘瞧得乱世处/一般嶙峋瘦’
‘塞外硝烟未断/黄云遍地愁’
‘侥幸红梅久/不曾下枝头’
主歌部分,陈昱白的歌声不再‘豪迈’,而是‘深情’。
‘大漠长烟入怀/潦草作运筹’
‘踏过飞沙拔剑斩仇寇’
‘待到残阳暮火/春风上重楼’
‘乱世烽火不尽长安囚’
歌词只短短几句,便勾勒出了一幅乱世之中的边塞画卷。
值得一提的是,节目的歌词翻译是同步的。
蓝星通用语或许就短短几个字,可翻译成其他文字,特别是西洲通用语,看起来就很冗长。
不少西洲观众都为此感到不解。
[两个语种差别有点太大了,我想不通为什么单词这么多,你们的通用语却只有短短几个字?]
[可能这就是古风歌词的特性吧!]
[曲调很好听,但我实在不懂歌词意思]
[我觉得很一般,听不懂的歌,我不会觉得好听]
……
对于部分人而言,不懂得歌词透露的含义,听这首歌就听的索然无味。
这也是双方最大的分歧之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