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穿越 > 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 > 第99章 震惊的大唐君臣

“哦?”

李世民眉毛一挑,来了兴趣:“确有此题,其解法精妙,颇费思量。”

其他大臣也都点头。

鸡兔同笼,算是《孙子十经》中很经典的一个问题,他们基本都学过。

“儿臣想与父皇比试一番解题速度!”

李恪笑道:“就以此题为例,我们各自计算,看谁先得出正确答案?”

大唐的数学水平,放在当前这个时代,毫无疑问是世界最领先的。

唐朝的国子监,便专门设有“算学馆”,堪称当时的国立理工大学。

官方指定了十部算经,作为教材,这便是后世着名的《算经十书》。

其中包含了《九章算术》、《周髀算经》、《孙子算经》等巨着。

能解决许多复杂的实际数学问题,如鸡兔同笼、工程分配、赋税计算等。

然而。

其解题方法多依赖于算术技巧和逻辑推理,过程往往较为繁琐复杂。

李世民闻言,心里也升起一股好胜之心。

他虽身为帝王,但也是文武双全,岂会在自己熟悉的领域畏战?

当即朗声道:“可!朕便与你比上一比!诸位爱卿做个见证!”

“是!陛下!”

房玄龄等人也纷纷露出感兴趣的神色。

他们都学过算经,深知此题需一番计算,正好看看秦王殿下有何妙招。

李恪取过两张纸,递了一张给李世民,自己留了一张,然后朗声出题:

“今有雉兔同笼,上有八十八头,下有二百四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题目条件比《孙子算经》原题更复杂,数字更大,增加了计算难度。

“父皇,请!”

“开始!”

两人同时拿起笔。

李世民凝神静气,开始运用传统的“砍足法”、“假设法”进行推演。

反观李恪,做出了让所有人瞠目的举动。

他没有进行任何假设推演,而是直接在纸上写下了两个奇怪的式子:

解法一:

设兔有 x只,则鸡有(88 - x)只。

4x 2(88 - x)= 244

4x 176 - 2x = 244

2x 176 = 244

2x = 68

x = 34

得:兔34只,鸡88-34=54只。

解法二:

设鸡有 x只,兔有 y只。

x y = 88

2x 4y = 244

然后写下:

由①得:x = 88 - y

代入②:2(88 - y) 4y = 244

176 - 2y 4y = 244

2y = 68

y = 34

x = 88 - 34 = 54

整个过程,思路清晰,步骤简洁,书写流畅,几乎没有任何停顿思考!

仅仅一分钟左右,李恪便放下了笔,轻松道:“儿臣算好了。”

而此刻。

李世民还在纸上进行着最后的计算核对。

又过了一小会儿,李世民才最终确认答案,放下笔:“朕也得出了。”

父子二人同时亮出答案,纸上都写着:雉54只,兔34只。

答案完全正确!

李世民很惊讶,看着李恪疑惑道:“恪儿,你为何算得如此之快?”

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人也纷纷围拢过来。

看着李恪纸上那如同天书般的“x”、“y”和等号连接的式子,一个个目瞪口呆,满头雾水。

李恪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微微一笑,指着自己的解题过程讲解起来:

“父皇,诸位叔伯,这便是儿臣方才所提‘一元一次方程’与‘二元一次方程’之妙用。”

“所谓‘元’,便可理解为未知之数,如鸡兔之只数。‘次’则是指方程中未知数的最高次数。”

“儿臣并未直接思考如何假设、如何砍足,而是先用符号代表未知数!”

“假设兔为x只,那鸡就是88-x,足数总和,可列出等量关系式:4x 2(88-x)= 244。”

“这个能理解吧?”

“列出等式后,只需一步步简化这个等式,直到解出未知数x。”

“整个过程,目标明确,步骤清晰,无需反复尝试和假设,故而速度极快,尤其适用于复杂问题。”

接着,李恪又指了指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若设两个未知数,则更直观,直接将所有条件转化为等式,然后通过‘代入’或‘加减消元’之法,遵循固定规则求解即可。”

李恪讲得深入浅出,尽量用他们能理解的语言,解释代数的核心思想。

看着新奇、复杂,其实解题思路非常简单,远比砍足、假设简单的多!

凉亭内一片死寂,

李世民、房玄龄、魏征、长孙无忌……全都愣在原地,脸上满是震撼。

“竟如此简单?!”

李世民反复看着李恪的解题过程,再对比自己刚才那一番推理演算,一种巨大的冲击感扑面而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