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穿越 > 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 > 第424章 老妖精也作诗了!

李世民身为马上天子,对军旅生涯体会最深,此刻激动得再次站起:

“恪儿此诗道尽了我大唐将士的豪迈与悲壮!”

“既有‘醉卧沙场’的洒脱不羁,更有‘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深沉叩问!”

“格调高远,意境苍凉而雄浑,非深谙军旅,胸怀大慈悲者不能为!”

“恪儿,此诗当传唱三军,以慰我大唐忠勇将士之心!”

李靖亦是动容,他举杯向着李恪虚敬一下,语气带着前所未有的感慨:

“殿下此诗,寥寥数语,却写尽沙场百态。”

“末句尤为警策,闻之令人心生凛然,更感将士不易,功业之艰!”

“此非吟风弄月之词,乃是真正的英雄之诗!”

房玄龄捻须长叹:“殿下诗才,已入化境。辞藻不尚华丽,而意境自高!”

“前二句秾丽急迫,后二句陡然一转,以旷达语写沉痛事,举重若轻,回味无穷!”

“‘古来征战几人回’,此一问,直指千古,发人深省,足见殿下仁心!”

程咬金无法完全领会诗中深意,但那“醉卧沙场”的豪气却让他热血沸腾。

他拍着桌子大声道:“对味儿!太对味儿了!当兵打仗就是这么回事!”

“痛快时喝酒!”

“催命时上马!”

“殿下懂咱们!这诗……俺老程喜欢!”

杜如晦捻着长须,语气沉静而充满叹赏:

“殿下此作,后两句真可谓是神来之笔!”

“‘古来征战几人回’一语,不加雕饰,直白发问,如千钧重锤,叩击人心!”

“此诗气骨内敛,已非诗才,乃是诗魂!”

戴胄素来思维缜密,此刻亦深深点头:

“如晦公所言极是。殿下此诗,辞藻虽不华丽,然字字精准,力透纸背。”

“尤其‘君莫笑’三字,将戍边将士那复杂难言的心绪,刻画得入木三分!此等笔力,老臣唯有叹服。”

群臣也都夸赞不已,对此诗给予高度评价。

【叮!人前显圣成功!强烈震撼满朝文武、皇室宗亲!显圣值 !】

李世民听罢《凉州词》,心中激荡未平,只觉意犹未尽。

他目光灼灼看着李恪,带着几分未尽兴的期盼,朗声笑道:

“恪儿,朕与诸卿兴致正浓,何不趁此豪情,再赋一首,以彰我大唐将士戍边卫国、建功立业之志?”

群臣闻言,再次聚焦于李恪身上,充满期待。

听太子殿下的诗,如饮甘露,让人欲罢不能。

李恪见父皇与众人盛意拳拳,便也不再推辞,他略一沉吟,又吟了一首:

“五月天山雪,

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

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

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

直为斩楼兰。”

此诗一出,短暂的沉寂后,又是一片惊叹。

李世民一拍案几,霍然起身:“好!好一个‘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此诗前写苦寒之状,历历在目,后抒报国之志,气冲霄汉!”

“格调高古,气韵沉雄,尽显我大唐儿郎不畏艰辛、誓扫胡尘的豪迈与忠诚!”

“恪儿,此诗与上一首,一悲慨一雄壮,相辅相成,真乃咏边塞之双璧!当勒石燕然,以励三军!”

房玄龄赞叹不已:“殿下笔下的戍边生活,真实可感,撼人心魄。”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对仗工稳,刻画入微,非深知军旅者不能道。”

“由艰苦转至‘斩楼兰’之宏愿,转折自然,立意陡然提升,胸怀之壮,志向之远,令人神往!”

杜如晦眼中亦满是激赏:“此诗意脉流畅。殿下不仅诗才卓绝,更懂军心,知兵事,实乃国之大幸!”

程咬金听得热血沸腾,尤其是最后两句,简直说到了他的心坎里:

“对!就是这么个理儿!当兵吃粮,怕什么苦?”

“盼的就是拿着腰里的家伙,砍了敌酋的脑袋,立下大功!殿下这诗,提气!带劲!俺老程听着,比喝十坛御酒还痛快!”

李靖抚着胡须,目光中流露出深深的赞许:“殿下此诗,非纸上谈兵。”

“晓战、宵眠二句,写尽军中生活之紧张与警觉,乃是实战之精髓。末二句之志向,更是军人本色。”

“有此诗传于军中,必能极大鼓舞士气,凝聚军心!”

李恪接连两首绝唱,彻底点燃了激情。

《凉州词》的苍凉悲慨,《塞下曲》的雄壮豪迈,将这场国庆盛宴,推向了文采风流的**。

李世民见猎心喜,豪兴遄飞,再次举杯邀饮:

“诸卿!太子珠玉在前,岂可令其专美?当此良宵,正当各展才情,以诗佐酒,方不负此盛会!”

皇帝话音未落。

程咬金早已按捺不住,第一个跳了出来:“陛下,老臣赋诗一首!”

见状,尉迟恭大笑着调侃道:“老程,你会做什么诗,别丢人现眼了!”

“哈哈,就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