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
下海者十不存一,远涉重洋更是九死一生。
杨妃怎能放心让唯一的儿子去冒这等奇险?
“能的!母妃!”
李恪握住母亲的手:“孩儿并非一时冲动!”
“儿臣近日钻研格物之学,于舟船一道已有新的构想,将来必能造出可抵御风浪、远航大洋的巨舰!”
“而且儿臣心中有数,绝不会贸然行事,定会做好万全准备。母妃,您就放心吧!”
他话语中的强大自信,感染了杨妃,让她焦灼的心情稍稍平复一些,但眉宇间的忧虑仍未散去。
李恪知道,要让杨妃完全接受和理解自己的“野心”,需要时间。
他不再继续这个沉重的话题,心思一动,取出一个小巧精致的玉瓶。
“母妃!”
李恪脸上露出笑容,巧妙地转移了话题:
“孩儿前些时日偶然机缘,得到一粒丹药。”
他拔开瓶塞,倒出一粒龙眼大小,色泽圆润,散发着淡淡异香丹药:
“此丹名为‘驻颜丹’,有美容养颜,延缓衰老,驻颜有术之奇效。”
“孩儿得之,第一个便想到母妃,特意献给您。”
“驻颜丹?”
杨妃的注意力果然被吸引了过来,接过丹药,放在鼻尖轻轻一嗅,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令人精神一振。
这个时代,贵族服用丹药追求长生不老,或延年益寿,是普遍现象。
秦始皇汉武帝都是例子,唐朝皇室也不例外,李世民晚年也迷恋丹药。
所以杨妃对丹药倒是不怎么排斥,反倒觉得儿子有这份孝心很难得。
“恪儿有心了!”
杨妃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将丹药小心收好,“为娘晚些时候再服用。”
“别晚些时候了!”
李恪却催促道:“母妃,此药极其珍贵,药性也需及时化开才好。”
“孩儿想亲眼看着您服用,也好安心。您现在就服下吧,孩儿看着!”
驻颜丹一共才抽到5粒,精贵得很,他可不想杨妃收起来不用或者忘了。
杨妃见儿子如此坚持,又说得煞有介事:“好吧好吧,瞧你这孩子,一颗丹药而已,还这般郑重其事。”
她虽觉得儿子有些小题大做,却也不好拂了儿子的孝心,便服下丹药。
丹药入口,不似寻常药丸般苦涩,反而带着甘甜之意,瞬间化作一股暖流,顺喉而下,散向四肢百骸。
杨妃只觉得浑身暖洋洋的,脸颊微微发热。
气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红润光泽起来。
“这药……”
杨妃抚摸着自己的脸颊,眼中闪过惊异。
“母妃感觉如何?”
李恪笑着问道。
“甚好,甚好,感觉身子轻快了许多。”
杨妃惊喜道,随即赶忙来到铜镜前,顿时发现,皮肤细腻白皙,吹弹可破。
竟年轻了将近十岁!
“恪儿,此丹……竟有如此奇效?”杨妃抚摸着娇嫩的脸蛋,一脸惊喜。
没有女人不爱美,而对女人而言,再好的护肤品,都不如年轻几岁!
“母妃喜欢就好!”
李恪微微一笑。
驻颜丹是给修仙者使用的,修仙者都有效。
放在凡人身上,效果自然是超乎想象。
而且这只是个开始,随着时间推移,杨妃只会越来越年轻,越来越红润。
随后。
母子二人又说了些体己话,李恪便离去了。
从皇宫出来,李恪并未直接返回秦王府。
太和宫既已到手,二阶灵脉便不能耽搁。
李恪翻身上马,在一队侍卫的簇拥下,出了长安城,往终南山而去。
时值七月盛夏。
长安城内暑气渐浓,然而一入终南山地界,便觉气温骤降,凉意袭人。
但见群山连绵,层峦叠翠,古木参天。
流水潺潺,鸟鸣悦耳,各种奇花异草蓬勃生长,散发出阵阵清香。
“果然是一处远离尘嚣,修仙养性的绝佳所在!”李恪暗暗赞叹。
作为修仙者,他天然就喜欢这种清静所在。
长安城固然繁华,但多少有些喧嚣纷扰了。
策马沿着蜿蜒山路而行,约莫半个时辰。
一座依山而建,气势恢宏的宫殿映入眼帘。
红墙黄瓦在苍松翠柏的掩映下若隐若现,正是皇家避暑行宫——太和宫。
来到宫门前,自有负责看守、洒扫的宦官和宫卫上前查验。
李恪取出皇帝手谕。
为首的宦官验看无误后,立刻换上一副毕恭毕敬的笑容,命人打开宫门,将李恪这新位主人迎了进去。
太和宫虽不如大明宫宏大,但作为皇家避暑行宫,其规制依旧不凡。
殿宇楼台错落有致,回廊曲折通幽,庭院中奇石罗列,花木扶疏。
更引有山泉活水汇成池沼,池中荷花初绽,锦鲤游弋,端的是一处清幽雅致,别有洞天的好去处。
李恪在宫内四处逛了逛,越看越满意。
随后来到主殿后一处最为僻静的庭院,对跟随的侍卫和宫中宦官吩咐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