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回我们的主角孟青云,自归墟之眼结成魔婴后,其元婴便由那神道法则重塑,他眼中的世界已迥异于寻常修士。法眼之下,天地万物褪尽浮华表象,其最根本的气机与法理纤毫毕现。乾坤仿佛展开一轴无形的古卷,其上以玄奥的轨迹流转勾勒,尽显万物运行之玄机。
同样,天道视他为魔物,这方天地规隐隐则压制、排斥着他。
此刻,阴风怒号,卷起地面灰白的骨粉。孟青云与魂体凝实几分的玄阴子行走在一片荒芜破败的大地上。这里便是黄泉洞天的里层——冥渊死地。
大地干裂,蛛网般的裂缝中不断逸散出漆黑的冥气,触之冰寒刺骨,更伴有无数怨魂的哀嚎低语,企图侵蚀生者神魂。远处,扭曲的枯树林如同张牙舞爪的鬼影,嶙峋的怪石在弥漫的冥雾中若隐若现,仿佛蛰伏的巨兽。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腐朽与死亡气息,寻常生灵在此顷刻间便会血肉消融,魂魄溃散。
“啧啧,真是大补!”玄阴子深吸一口精纯的冥气,周身魂光流转,显得颇为惬意。他行至一道巨大的地裂前,忽的探手一抓,一股无形吸力涌出,竟从裂缝深处扯出几道挣扎咆哮的半透明的凶戾幽魂。
“前辈,你这是?”
“疗伤。”玄阴子咧嘴一笑,露出森白牙齿,“这具皮囊根基已毁,不过是暂居之所。魂体之伤,才是根本。这些从冥界缝隙逃逸出来的孤魂野鬼,怨气精纯,正是老夫最好的资粮!”
说罢,他猛地一吸,那几道凶魂惨叫一声,化作缕缕精纯魂能,被他吞入腹中。他略显透明的魂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凝实了一分,脸上露出满足之色。
“可惜,终究是外魂,契合度不够,只能修复,难以壮大。若想彻底恢复,还需一具心甘情愿献祭、神魂高度契合的庐舍方为上策。”玄阴子语气中带着遗憾,随即看向孟青云,“走吧,带你去见见此地真正的‘住户’。”
两人一路深入,冥气愈发浓郁,压力骤增。若非孟青云已结混沌魔婴,法力属性可随意转化,兼有《九劫不灭体》强悍肉身,恐怕寸步难行。
最终,他们来到一片巨大的黑色湖泊前。湖水粘稠如墨,死寂无波,却散发着令人心悸的威压。湖畔,零星盘坐着几道身影。
这些“人”形态各异,有的身体部分干瘪如枯柴,覆盖着灰败的尸毛;有的皮肤呈现出不自然的石质光泽,关节活动间发出“咔咔”异响;更有甚者,身体近乎透明,唯有胸腔内一点仙道烙印明灭不定,维系着他们不堕轮回。正是那些从“遗弃之塚”逃出的尸解仙。
约五十余年前,冥界轮回动荡,那些曾在远古岁月中渡过飞升劫、真切触及‘仙’之门槛,灵魂本质已被仙门法则重塑的“仙人”,因缘际会却未被‘天庭’接纳,求不得一个‘仙官’正职。他们被抛入冥界处置,部分遭抹去记忆,充入阴差之列,勉强算得体制内安身。然有些心高气傲者,舍不下千辛万苦修来的半仙道果,不甘屈就……冥界便划出一片边缘之地,任其自生自灭。失去人间灵气滋养,又遭冥界阴气日夜侵蚀,这些‘半仙’的肉身渐趋僵化,却因那一缕仙道烙印而未能彻底湮灭,最终化作非生非死之躯——此即为‘尸解仙’。”
此刻,他们齐齐睁开双眼,目光或浑浊、或锐利、或死寂,尽数盯在孟青云身上,带着审视、好奇,甚至还有些毫不掩饰的……贪婪。
一名身着残破袍服、面容半腐半玉的中年道士缓缓支起身,骨节发出枯枝折断般的脆响。他似乎是这群人的代表,目光复杂地掠过玄阴子:“玄阴老鬼,你竟未彻底魂飞魄散?还带回个……活人?”
“玉尘子,你这身朽骨未成灰,老夫岂能先行一步?”玄阴子喉间滚出砂纸摩擦般的笑声,枯指向孟青云一点,“此子乃老夫选中之人,道途特异,或可解尔等死局。”
那唤作玉尘子的尸解仙目光如淬毒寒刃,寸寸刮过孟青云躯壳,忽地瞳孔中鬼火骤燃:“好生古怪的元婴……非仙非魔,浑然混沌一体,竟能在此地行走无碍?嗯?你这炼体术……”他喉头咯咯作响,“引万钧劫雷淬骨,蹈九幽极寒而不陨……这路数,竟是那《九劫不灭体》?”
孟青云心中微凛,拱手道:“前辈好眼力,正是此术残卷。”
“残卷?”玉尘子眼中猛地爆发出精光,“竟是残卷便能修至如此境界?小子,你福缘不浅!可惜,可惜未能得见全貌……”他语气中带着无尽的唏嘘,显然对此法极为推崇。
旁边一位身体漆黑老妪沙哑开口:“玄阴子,直说吧,带此子前来,所为何事?我等的处境,你应知晓。”
玄阴子神色一正:“自然。青云小友如今的是实力,可初探轮回之秘,寻突破此界枷锁之法。尔等困于此地,不也因天地虽大,却无立锥之所?或许,可相互印证一番。”
玉尘子沉默片刻,缓缓道:“印证?也罢,看在此子身负奇功,或许真有一线超脱之机的份上……小子,你可知,吾等虽被天庭弃若敝履,被冥界视作冗赘,但漫长岁月困于冥界边缘,所见所闻,却也非寻常仙鬼可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