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叔点点头,答道:“没错,我们这样的大宗门中的修士,确实有机会在生前就成为地府的阴差。
但这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其一,生前必须积累足够的功德;其二,修为需达到地师五重天以上。
此外,如果能得到地府祖师爷的举荐,就能通过灵魂沟通的方式成为传说中的阳间阴差。
不过,这种考核标准实在太过苛刻,即使在我茅山之中,也仅有大长老和掌门达到了这一境界。
要知道,掌门已是地师巅峰,而大长老更是天师级强者,他们活了一百多年才积攒下如此多的功德。”
说到此处,九叔不禁叹了一口气,语气中透着些许无奈。
这些茅山道士之所以会下山除妖降魔,其实心中所想的不过是在有生之年便能成为地府阴差罢了。
如此一来,待到魂归西天之时,便可直接升迁,跻身地府有权有势之人。
只是,这样的梦想终究有些遥远。
“原来如此!那我可得加倍努力啊!要是能当个地府阴差,那不就威风凛凛了?”
一旁的秋生听到九叔这番话,顿时精神振奋,豪情满怀地说出了这番话。
然而,迎接他的却只是九叔冷冷的一瞥。
“凌然,你既修习养尸之术,每多养一具僵尸便会徒增一份孽障。
而这孽障则会削减你的功德,因此日后还是少养些僵尸为妙,同时也要多行善积德。
否则,死后若无功德反而满身孽障,那可就麻烦了!要是你在世时便能成为地府阴差,那么外界对你的所有质疑都将烟消云散!”
此刻,九叔目光炯炯地望向凌然,尽管在历史上,无论是茅山派还是整个道门,都从未有过养尸一脉的人在生前成为地府阴差的先例,但不知为何,九叔对凌然却抱有这样的期待。
毕竟以凌然的天赋,只要天地灵气不再持续衰退,他必定能成为天师,活上三百年。
而在这三百年中,或许还有机会积累足够的天地灵气。
“地府阴差吗?师父,我明白了,我会全力以赴的!”
凌然听完九叔的话,神情肃穆地答道。
与此同时,在距离任家镇一千多公里外的茅山之上,一座古色古香的大殿里,一位银发银须、身着黄色道袍的老者正盘坐在大殿中央修炼,汲取天地灵气。
在他前方是一座巨大的祠堂,上方供奉着数百位茅山历代祖师爷的牌位。
这些祖师爷皆是数千年来实力达到天师境界的高人。
而最上方的一百多个牌位,则属于那些生前便已成为地府阴差的祖师爷。
即便有如此多的天师级高手,也仅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在生前成为地府阴差,可见其难度之大。
在这些牌位前,悬浮着一卷卷轴,上面写着几个大字:“茅山名录”。
“嗡!!!!!”
突然之间,茅山名录开始剧烈震动,一阵阵翠绿色的光芒从中迸发而出。
这耀眼的绿光立即使得老者猛然睁开双眼。
他便是茅山的掌门玄青道人!
“嗯?又有茅山弟子出师了?”
见到这一幕,玄青道人眉梢微扬,内心颇为欢喜。
在这个天地灵气日益稀薄的时代,每一个达到地师级别的弟子都显得弥足珍贵。
在九叔他们那一代的弟子中,紫字辈总共有上百人。
然而如今,年纪最大的已过六旬,最小的也接近四十,但真正达到地师境界的却仅仅只有十多人。
若非九叔师父那一辈的人大多还健在,茅山几乎可以说陷入了人才凋零的局面。
“我倒要看看,是哪位第八十一代紫字辈的弟子。”
玄青道人微笑着抬手一挥。
“嗡!!!!”
刹那间,茅山名录上闪过一道耀眼的光芒,随后化为一道流光飞至玄青道人手中。
“刷!!!!”
随着玄青道人翻开名录,却发现上面一片空白。
但下一瞬间,一段段信息突然浮现出来——
……
“茅山第八十二代紫字辈弟子凌然,修为已至地师级,成功通过青蕴子考核,正式成为茅山弟子。
师承:一眉道人(林凤娇),专修茅山养尸一脉。
年龄:十五岁
生辰八字:……”
当玄青道人看到这些数据时,瞳孔猛地一阵收缩。
“十五岁?就达到了地师级?还是林九那小子的徒弟?这……这怎么可能?”
这一下,玄青道人彻底震惊了。
他反复盯着那些数字,脸色不断变化。
要知道,林九可是目前茅山所有弟子中天赋最高的一个。
即便是首席大师兄石坚,在修行速度和悟性方面也无法与林九相比。
毕竟,石坚从小就在茅山长大,五六岁时便开始学习道术,而林九却是十四岁才入山。
即便如此,石坚三十五岁才晋阶地师,而林九仅仅用了十年时间,二十五岁便达成了地师境界,并得到祖师爷的认可顺利出师。
如果不是因为石坚比林九年长至少十五六岁的话,这个“首席大弟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