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走吧,诸位老祖,各位师兄弟、师叔师伯,大家也早些休息。”
九叔点头应下,向四周众人拱手致意,随后便与凌然一同,缓步朝他们所住的院落走去。
“恭送太上祖师!!”
“恭送太上祖师!!”
“恭送太上祖师!!”
“恭送太上祖师!!”
地府!!!!
所有归来的茅山老祖全都立于黄泉道上,恭敬地向华阳祖师躬身行大礼,以示送别。
“祖师爷,弟子先行告退了!!”
“祖师爷,弟子先走一步!”
“祖师爷,弟子这就去了!”
一个个弟子纷纷向辈分最高的华阳祖师辞行。
虽然他们生前也都是茅山派的开山祖师,可在地府之中,彼此之间平时也少有往来。
所以,当他们进入地府之后,各自也都有各自的职责和事务要处理。
“嗯,去吧。
好好修行,有机会的话,也多协助一下那些阴差做事。
毕竟,在地府中积累功德实在不易。”
华阳祖师望着眼前这些后辈,语气温和地说道。
是啊,死后想积攒功德,可比在阳世时艰难太多了。
当年在阳间,只要斩杀一只僵尸,所获得的功德,往往就比他们在地府帮忙阴差处理好几年事务所得的功德还要多。
所以当他们听九叔提起,凌然曾一人解救百万冤魂、稳定龙脉之事时,顿时就明白了他为何能直接被任命为地府武判。
救度百万冤魂,这等功绩在历朝历代之中都极为罕见;而稳定龙脉,更是关乎一国兴衰的大事。
可以说,四万万百姓因此而受益,这是一笔何其惊人的功德!
所以他能成为武判,也在情理之中。
众人心中也都期望凌然日后能继续做出大善之举,积累更多功德。
这样一来,他们茅山在地府中的地位,便无人可撼动。
至少在阳世的各大门派中,是难以有谁能与之匹敌的。
“谨遵祖师爷教诲!!”
“弟子谨记祖师爷训示!”
“我等定不负祖师爷期望!”
……
此时,所有茅山弟子纷纷恭敬地回应,语气中充满感激与敬仰。
说实在的,当年华阳祖师创派之初,便是为了降妖除魔、庇佑苍生,所以他的弟子们也一直以此为信条行事。
直到死后才明白,祖师的这一选择有多么深远。
功德,太重要了!
可地府之中,功德难求,正因如此,前几代弟子尝到甜头之后,便更加严格教导后人。
久而久之,茅山便成为了第一个以驱邪护民为己任的道门。
其他门派直到后来才开始效仿。
要知道,最初的时候,那些宗门若不是为了争夺资源,哪怕邪祟作乱人间,他们也往往置之不理,除非影响到了自身利益!
或许正因如此,华阳祖师在阴间积累的功德远胜其他门派祖师,即便茅山并非最古老的宗门,但早在几百年前,华阳祖师便已位列阴帅之列,而正一派的祖师却是在五百多年后才达到此位。
须知,华阳祖师早年本就是从正一派中出走,算是半个正一派弟子。
“好了,诸位,有缘再见!”
望着众多弟子,华阳祖师微笑着开口,话音刚落,身上便涌动起浩荡的阴气,他身形一动,便朝黄泉路的尽头疾驰而去。
其他祖师见状,也纷纷告退,朝着各自所居的司府飞去。
没有阴职的,便回归阴魂聚居之地。
……
“如今有武判大人布下大阵守护,我茅山或许真的有望成为天下第一宗了。
师傅,我已经证明了,我的选择,是对的!”
回到赏善司的华阳祖师,目光深远地望向无尽虚空深处。
昔日他拜入正一派修习道术,因天赋卓绝,深受师长器重,若继续潜心修行,未来极有可能继承掌门之位。
可惜,事情并不如表面那般顺利。
若真是如此,也就不会有后来的茅山一脉了。
公元前两百余年,彼时华阳祖师年仅六十,却已迈入天师一境,修为高深。
就在那一年,秦始皇广招天下修士,为修建皇陵而聚天下奇术之士……
正一教便是其中之一。
当年华阳祖师曾极力劝阻他的师父——也就是当时的正一教掌教真人。
据传,秦始皇修建皇陵是为圆自己长生不老的梦,而死后的永生,唯有一个办法,那便是将自身炼化为僵尸!
彼时正一教势力强盛,乃修道界首屈一指的大派。
他们有足够的实力抗拒秦始皇的旨意,阻止其荒诞想法,可惜……
那时的正一教,与如今肩负捉妖降魔使命的正一教大不相同。
彼时诸教并立,尚无正邪之分,唯有强弱之别。
当秦始皇许诺,只要完成其宫殿建造,便封正一教为大秦国教后,华阳祖师的师父——天一道人,竟率领正一教十多位天师强者,毅然离开宗门。
而未随行的华阳祖师,则愤怒之下携门下弟子出走,自立门户,创建了茅山一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