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太平洋上空战云密布,数字世界暗流汹涌。山姆国及其盟友的“终极方案”已将绞索收紧到了极限,人类命运的天平在战争与和平之间剧烈摇摆。然而,当对手亮出所有底牌,企图以泰山压顶之势迫使中国屈服时,他们迎来的并非预想中的退缩或混乱,而是一声响彻寰宇、震慑八方的——龙吟!
面对在关键航道耀武扬威、进行**裸武力讹诈的庞大敌方舰队,中**队的回应,并非简单的对等集结,而是一次精心策划、旨在全方位展示 “新质战斗力” 和 “压倒性区域拒止能力” 的战略亮剑。
在东部和南部战区联合举行的“雷霆—2019”实兵对抗演习中,一系列此前仅存在于传闻或想象中的尖端装备,首次以成体系、大规模的实战化状态,公开亮相于世界面前:
“龙啸”电磁轨道炮系统: 部署在沿海机动平台及特定岛屿上。演习中,数道刺眼的亮光撕裂长空,数秒钟后,千里之外预设的废旧舰艇靶标被来自天际的超高速弹丸精准命中,瞬间化作一团巨大的火球,其弹丸末端速度超过七马赫,现有任何舰载防御系统均无法有效拦截。这不仅仅是强大的攻击力展示,更是对敌方航母打击群“安全距离”概念的彻底颠覆。
“金乌”高能激光防御系统: 当模拟的敌方“战斧”式巡航导弹群以超低空姿态扑向沿海要地时,数道无声无息、却蕴含着恐怖能量的光束从隐蔽的陆基和舰载平台上射出。被锁定的导弹在空中接连凌空爆炸,形成一串绚烂而致命的烟火,未能有一枚突破最后防线。这种近乎无限的“弹药”(基于“破晓”能源)、光速的攻击与拦截,宣告了传统饱和攻击战术的失效。
“影刃”超远程高速隐身无人机集群: 如同蜂群般从内陆基地起飞的无人战机,凭借其卓越的隐身性能和远超有人战机的机动性,轻易穿透了演习中模拟的敌方先进防空网络,对“敌”后方指挥中枢、后勤节点进行了精准的“斩首”打击后扬长而去。其展现出的协同智能和续航能力,让观瞄者脊背发凉。
“东风”系列新型弹道导弹及高超音速滑翔载具: 进行了针对海上移动目标的实弹射击,弹头以不可预测的“水漂”弹道突防,最终以厘米级精度命中远在大洋深处的预定目标。这明确无误地传递了一个信息:即便是在浩瀚的太平洋中心,山姆国的航母也不再拥有绝对的安全港。
这场演习,没有硝烟弥漫的悲壮,只有技术碾压的冷酷。每一个展示的环节,每一项公开的性能参数,都像一记重锤,狠狠砸在敌方决策者和军事观察家的心头。他们赖以维系全球霸权的军事技术优势,在短短数天的演习中,被证明已经全面落后,甚至出现了可怕的代差。那支看似无敌的舰队,在“雷霆—2019”展示的立体化、智能化、超视距打击体系面前,仿佛成了漂浮在海上的、昂贵的活靶子。
就在大洋上剑拔弩张的同时,网络空间那场关乎国运的暗战,也进入了最惊心动魄的时刻。
“‘换日’行动,启动!”
随着张诚在“陷落”病毒清除指挥部一声令下,依托“羲和”量子互联网构建的、与真实关键基础设施网络完全一致的“虚拟镜像网络”瞬间加载完成。
“伏羲”智脑如同一位运筹帷幄的至高统帅,以其超越人类的运算和调度能力,精准掌控着全国数千个关键节点的操作时序。
“网络置换,同步执行!”
命令通过“羲和”网络的绝对安全信道,在近乎同一纳秒内,传遍所有参与行动的节点。一场无声的“外科手术”开始了——
位于东南沿海的那个被锁定为“陷落”病毒指挥控制节点的服务器,以及所有已被“伏羲”标记的、遍布全国的病毒潜伏模块,在物理层面被瞬间从真实的电网、金融、交通网络中“切除”,无缝接入了那个完全受控的、由中方构建的虚拟镜像网络之中。
整个过程快如电光石火,真实世界的关键基础设施运行没有受到任何影响,灯火依旧通明,交易依旧顺畅,列车依旧飞驰。而那个被寄予厚望的“陷落”病毒,甚至没有察觉到环境的变化,其指挥控制节点仍在虚拟网络中,按照预设程序,向它的“子模块”发送着“一切正常,待机潜伏”的指令。
“病毒核心逻辑剥离中……”“伏羲”的日志在屏幕上快速滚动。
“反向工程完成,激活指令源已定位:来自山姆国马里兰州米德堡NSA总部某特定服务器,通过某商用通信卫星的隐蔽信道注入。”
“攻击路径全图谱解析完毕。”
真相大白!铁证如山!
“现在,轮到我们了。”张诚眼神冰冷,“清除虚拟网络中的所有病毒实体。然后,通过原路,向指令源服务器,反向植入我们准备的‘礼物’。”
所谓的“礼物”,是一段经过精心编制的误导信息包,内容显示“陷落”病毒已成功激活,中国境内多地电网瘫痪、金融混乱,社会陷入动荡。同时,信息包内还隐藏了一个微小的追踪程序和一个逻辑炸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