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四,红草堡的天空依旧阴沉,铅灰色的云层低低压着铜鼎山的脊梁,细小的雪粒被风卷着,簌簌落下,在地上铺了一层薄薄的白霜。然而,这阴冷的天气丝毫无法冻结堡内涌动的热流。昨日庙会的喧嚣余韵尚在街头巷尾回荡,一种更为庄重、更为虔诚的炽热,便已如地火般在人心深处奔涌。
游神,开始了!
天色未明,堡中心校场那座巨大的篝火堆已被重新点燃,熊熊烈焰驱散着黎明前的寒意和阴霾。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松脂香、未散尽的硝烟味,以及一种新添的、馥郁沉凝的檀香气息。
校场中央,临时搭建的神棚前,早已是人头攒动,水泄不通。堡民们扶老携幼,穿着各自最体面的衣裳,脸上带着敬畏与期盼交织的肃穆神情。无数双眼睛,都紧紧盯着那覆盖着猩红绸布的神棚。
“吉时到——!诸神出巡——保境安民——!”
礼堂陈长老苍老却极具穿透力的声音,如同洪钟,在黎明的寂静中轰然炸响!
鼓声!不再是昨日的战舞铿锵,而是更加低沉、浑厚、带着古老韵律的祭神鼓点!如同大地的心跳,一声,又一声,沉重地敲击在每个人的心房。
唢呐!高亢而悠长,带着穿透云层的祈愿之力,与鼓声交织,撕破了清晨的冷寂。
在无数道屏息凝神的目光注视下,猩红的绸布被数名精壮汉子缓缓掀开!
神光乍现!
五尊或坐或立、形态各异、却同样散发着威严与慈悯气息的神像,在缭绕的香火烟雾中显露真容!
财神赵公明,端坐神辇之上!并非寻常所见那般富态圆润、手持金元宝的文官形象。这尊财神,身披金甲,外罩大红蟒袍,面如重枣,虬髯戟张,怒目圆睁!他一手紧握金鞭,鞭身缠绕着象征财富的铜钱串,另一手却并非托着元宝,而是稳稳按在一柄寒光闪闪的斩妖刀刀柄之上!座下并非瑞兽,而是一头威风凛凛、作势欲扑的斑斓黑虎!这哪里是送财的善神?分明是镇守财源、诛邪辟易的武财神!神像周身金光灿灿,在黑虎的衬托下,更显凛然不可侵犯的威煞之气!象征着红草堡所求之财,是刀口舔血、以武护持、不容邪祟觊觎的安身立命之本!
观音大士,趺坐于莲花宝台之上。她并非寻常庙宇中那种低眉垂目、悲悯众生的柔婉形象。这尊观音,面容沉静似水,目光却如深潭般幽邃,仿佛能洞穿世间一切苦难与迷雾。她一手持净瓶,一手结无畏印。净瓶中并非插着柔弱的杨柳枝,而是一根虬结如龙、坚韧似铁的铜鼎山老藤!藤上挂着几片青翠欲滴、蕴含生机的叶子。无畏印的手指并非纤纤玉指,骨节分明,带着一种抚平灾厄、安定人心的力量。神像通体由温润的白玉雕成(取自山中一种特殊的白脂石),在火光下流转着柔和的光晕,与财神的金甲形成了刚柔并济的对比。她是红草堡妇孺心中最深的寄托,是苦难中不灭的希望之光。
妈祖林默娘,立于船首状的神辇之上!她头戴凤冠,身披霞帔,面容端庄秀丽,眼神却锐利如电,穿透层层波涛,直视远方。她双手并非合十祈祷,而是一手按剑(象征平定风浪、斩杀海妖),一手指向前方汹涌的“海面”(由蓝色绸布模拟)。脚下“海浪”翻涌,仿佛能听到惊涛拍岸之声。神像由深色的阴沉木雕刻而成,纹理如波,更显其历经风浪的坚韧与沧桑。这是河口镇渔民和往来商旅心中至高无上的守护神,护佑着水上生计的命脉。
土地公,坐在一方青石雕成的神龛之中。他须发皆白,笑容可掬,拄着一根虬结的藤杖,身边依偎着一只憨态可掬的石雕瑞兽(形似铜鼎山特有的貔貅)。神像朴实无华,由堡内最好的泥塑匠人用本地粘土混合了兽血、谷壳精心塑成,再经窑火烧制,透着泥土的厚重与温润。他面前,供奉着新收的麦穗、饱满的豆荚、晒干的菌菇,甚至还有一小撮来自开垦出的新田的黑土。他是这片土地的化身,是田间地头最亲近的守护者,是丰收与安宁的象征。
灶神,位置稍后,供奉在一座小巧精致的、仿照灶台模样的神龛里。他是一位慈眉善目的老者形象,身着朴素的布衣,手持玉笏。神像材质最为特殊,主体是烧制的陶土,但面部和双手却用上了温润的暖玉(取自山中温泉附近),仿佛常年被灶火温暖着。神龛前,供奉着新蒸的麦糕、甜蜜的糖瓜和一盏长明的清油灯。他是家宅的守护神,维系着人间烟火的温度。
“起驾——!”
随着陈长老一声高亢悠长的唱喏,鼓乐之声瞬间达到顶峰!
数十名精挑细选、孔武有力的堡中汉子,**上身,露出古铜色的、布满力与美线条的脊梁!他们齐声发出低沉雄浑的号子:
“嘿——哟——!”
“嘿——哟——!”
粗壮的手臂爆发出惊人的力量,沉重的神辇(财神、妈祖)和神龛(观音、土地、灶神)被稳稳抬起!神辇并非轻巧的花轿,而是用坚韧的硬木打造,辅以金属加固,分量十足!汉子们步伐沉重而整齐,踏在冻土上发出咚咚的闷响,仿佛与大地共鸣,每一步都带着千钧之力,彰显着对神只最虔诚的供奉与最坚实的承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