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渊行者”号破开海面,如同黑色的巨鲸浮出呼吸。外界已是深夜,百慕大的星空却异常清晰,仿佛刚才海底那场惊心动魄的能量吞噬并未影响到这片天幕分毫。
李默踏上接应舰船的甲板,“山猫”小队成员看着他,眼神中除了一如既往的尊敬,更添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敬畏。他们能感觉到,眼前的“锚点”与下潜前已然不同,并非外貌的改变,而是一种内在的、如同深海般难以测度的气质变化,仿佛有无形的力量在他周身流转。
李默没有多做解释,只是对“山猫”微微颔首,便径直走向通讯室,与西郊园区建立了最高加密级别的连接。
屏幕上,将军和苏晚的面容同时出现。
“任务简报我们已经收到。”将军开门见山,语气凝重,“‘钥匙’的能量信号彻底消失了,全球范围内的异常意识波动也随之平息。你做得很好,远超预期。”他顿了顿,目光锐利地看向李默,“但是,我们监测到在‘钥匙’消失的瞬间,有一股极其强大且性质不明的能量反应在你所在区域爆发,随后又迅速内敛……能否解释?”
李默早已料到会被询问。他略一沉吟,选择性地告知了部分真相:“在摧毁‘钥匙’的过程中,我利用了系统升级后的能力,并意外吸收了‘钥匙’储存的部分高维能源。这导致系统和我的状态都得到了显着提升,暂时解决了我们能源短缺的困境。”
他没有提及系统核心权限的提升和新获得的能力细节,这些将是他更深的底牌。
苏晚敏锐地捕捉到了关键词:“吸收了高维能源?这安全吗?‘启迪者’的能源会不会……”
“系统进行了净化和转化,目前稳定。”李默打断了她,语气肯定,“当务之急,是利用这份来之不易的能源和提升,应对迫在眉睫的‘收割’。”
将军点了点头,认可了这个说法,现在确实不是深究细节的时候。“你说得对。根据对‘清晰相位’信息的持续解析,我们更新了模型。‘规则覆写’并非瞬间完成,它更像一种‘感染’或‘渗透’,会从规则结构最薄弱的‘切入点’开始。地球上的那些远古标记、高能实验设施、甚至……刚刚被摧毁的‘钥匙’原址,都可能成为首批被‘覆写’的区域。”
“我们需要主动防御,”李默接口道,眼中闪烁着冷静的光芒,“不能再被动等待。系统能量充足,我可以尝试构建一个覆盖范围的、基于‘规则解析’的早期预警与干扰网络。虽然无法完全阻止‘覆写’,但或许能延迟其进程,干扰其精度,为我们争取更多时间,也为‘意识防御场’的最终构筑创造条件。”
“需要什么支持?”将军立刻问。
“调动‘织网’所有的计算资源和能源支持,我需要它们来放大和稳定我的感知与规则干涉能力。同时,将我们目前掌握的所有关于‘收割’能量签名、规则渗透模式的数据全部传给我。”李默快速下达指令,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力,这是力量提升后自然带来的权威。
“明白!”指挥中心立刻高效运转起来。
五十九天。
李默没有返回陆地,他选择留在经过特殊改装、拥有强大能源和通讯能力的接应舰船上,将其作为临时的移动指挥与运算节点。浩瀚的太平洋,相对而言是干扰较少的区域,有利于他进行大范围的规则层面操作。
他深入识海,与“协议之灵”进行沟通。
【能量储备充足,开始执行‘早期预警与干扰网络’(代号:铁幕)构建方案。】 系统的声音恢复了平稳和高效。
【调用‘织网’全球计算节点……链接建立。】
【注入能源,启动宏观态势感知(中级)超载模式……感知范围扩展中……】
【规则解析(中级)全力运转,建立规则变动基准模型……】
刹那间,李默的意识仿佛与整个星球的数据流和能量场连接在了一起。他“看”到的不再是具体的地形地貌,而是构成地球现实的一块块“规则积木”。他能感知到板块运动的引力波纹,感受到大气环流的能量交换,也能隐约触摸到那些深藏在遗迹、实验室甚至虚空中的、与高维存在关联的“规则疤痕”和“薄弱点”。
他以自身为枢纽,以系统的庞大能量和“织网”的计算力为支撑,开始编织一张无形的、覆盖全球的“规则感知网”。这张网极其细微,旨在捕捉任何非自然的、带有“覆写”特性的规则扰动。
同时,他也开始尝试性的“干扰”。在几个能量活跃的远古标记点外围,他动用【空间锚定(初级)】能力,极其微小地加固了周围空间的“结构强度”;在几个大型粒子对撞机所在的区域,他利用【能量塑形(初级)】,在其能量场外围设置了一层极薄的、带有“规则解析”特性的过滤层,以期在“覆写”能量渗透时能提前察觉并产生一定的偏转效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