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阿难再也顾不上那么多了。
他心一横,牙一咬,缓步上前,对着比干深深一拜。
“亚相大人,且慢!”
“贫僧,愿为这衣食住行,献上一策!”
比干这才仿佛刚看到他一般,故作惊讶地“哦”了一声,拖长了语调。
“原来是佛家的大师,本相还以为你没什么可说的呢。”
“既然大师有见解,但说无妨。”
那敷衍的态度,任谁都看得出来。
阿难强忍着心中的屈辱,脸上依旧挂着慈悲的笑容。
“亚相大人,诸位先生之策虽好,却只解了人族一时之困,未解其根本。”
“衣食住行,皆是外物,是**之源,是痛苦之根。”
“贫僧之法,乃是解心头之惑,求来世之福。”
话落,他深吸一口气,声音变得宏大而富有感染力。
“我佛家提倡,众生平等,天下大同!”
“富人当行善积德,将多余的衣食、房屋,无私地奉献出来,周济穷人。”
“此为‘布施’,可消弭自身罪业,换取来生福报。”
“穷人当心怀感恩,接受他人的馈赠,潜心修行,为富人祈福。”
“此为‘化缘’,亦是修行的一部分。”
“人人皆为人族,当互帮互助,不分彼此。”
今日你助我,明日我助你。
“大家共同为了人族的未来而奋斗,不求今生享受,只求行善积德,来世便可投生于富贵之家,享尽荣华!”
“如此,天下再无贫富之分,再无饥寒之苦,人人心中有善念,处处皆是极乐土!”
阿难说完,整个广场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用一种看傻子般的眼神看着他。
楼顶之上,比干和黄飞虎等人,更是嘴角疯狂抽搐。
这和尚说的都是些什么玩意儿?
通篇假大空!
不劳而获,管别人要东西,还说得这么清新脱俗?
把希望寄托于虚无缥缈的来世?
这跟画个大饼充饥有什么区别?
这饼,又大又圆,就是不顶饿啊!
比干简直想当场下令,把这妖言惑众的和尚拖出去砍了。
但转念一想,帝辛曾交代过。
此次论道,要的就是百花齐放。
哪怕是歪理邪说,只要能自圆其说,也要让他进来。
在第二场、第三场中,当着天下人的面,将其驳得体无完肤,才能彻底断绝其思想流传的根基。
而且,这和尚说的“行善积德”,倒也有几分可取之处。
想到这里,比干强压下心中的厌恶,摆了摆手。
“大师之言,倒也……别出心裁。”
“也罢,便请大师入楼吧。”
“多谢亚相大人!”
阿难如蒙大赦,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他擦了擦额头的冷汗,整理了一下仪容,便准备迈步踏入那象征着无上荣耀的摘星楼。
然而,就在他的一只脚即将踏上台阶的瞬间。
“阿弥陀佛——”
一声佛号,毫无征兆地在天地间响起。
这声佛号,与阿难之前那刻意营造的悲悯不同。
它宏大,庄严,平和,中正。
仿佛蕴含着无上的至理,带着洗涤人心,驱除浮躁的奇异力量。
梵音响彻整个朝歌城,无数百姓在听到这声佛号的刹那,只觉得心神一阵清明。
连日来的疲惫与烦恼,都仿佛被一扫而空。
就连摘星楼内,那些已经入座的儒、法、道、墨各家弟子,也纷纷面露惊容,将目光投向了楼外。
阿难的身体,僵在了原地。
他猛地回头望去。
只见朝歌城的尽头,一道身影,身披袈裟,手持锡杖,正一步步走来。
他每踏出一步,脚下便生出一朵金色的莲花。
他面容悲苦,眼神中却充满了无尽的慈悲与坚定。
周身佛光普照,隐隐有地狱恶鬼的哀嚎之声与亿万冤魂的诵经之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股震撼人心的宏大愿力!
来者,竟是那个传闻早已深入地府,发下“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宏愿的地藏!
他怎么会在这里?!
阿难的脑子嗡的一声,瞬间一片空白。
地府不是还没彻底安稳吗?
这家伙怎么跑出来了?
难道是两位圣人师祖不放心自己,特意派他前来助阵?
可……可怎么不提前打声招呼?
这般声势浩大地前来,搞得他刚才像个跳梁小丑。
阿难心中无数念头翻涌,但脸上却不敢有丝毫怠慢。
他连忙收回那只即将踏上台阶的脚,转身,对着一步一莲华走来的地藏,深深一躬。
“阿难,拜见师叔。”
尽管心中疑惑,礼数却不能废。
地藏走到近前,周身那宏大的愿力与梵音渐渐收敛。
他对着阿难温和一笑,轻轻颔首。
“师侄,不必多礼。”
这态度,不远不近,看不出喜怒。
阿难心里更没底了,他小心翼翼地试探道。
“不知师叔法驾亲临,所为何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