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站在一边,并没有亲自操作。
而是对着旁边一个穿着工作服的中年人说着什么。
“严科长,记住了,离合要慢抬。”
“油门要跟上,挖斗的角度控制是关键……”
那个被称为严科长的人。
是厂里技术科的老把式。
也是个开了几十年车床的老技术员。
但此刻在何雨柱面前。
却像个小学生一样,听得格外认真。
何雨柱昨天花了一下午。
就把操作要领全都教给了他。
杨厂长看人到齐了,对何雨柱点了点头。
何雨柱会意,对严科长说。
“严科长,开始吧,让他们开开眼。”
“好嘞!”
严科长深吸一口气,跳上了驾驶座。
伴随着一阵发动机的轰鸣,开沟机动了!
只见严科长熟练地操作着几个拉杆。
那条长长的摆臂瞬间变得灵活无比。
前端的挖斗“噗”的一声。
精准而凶猛地扎进了坚实的土地里。
下一秒,摆臂发力,猛地向后一拉!
泥土翻飞,碎石四溅!
一道半米多深、三十公分宽的沟渠。
瞬间出现在众人眼前!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充满了暴力的美感!
所有前来观摩的厂长和工程师,全都目瞪口呆。
他们都是行家,只看这一下。
就知道这台机器的含金量有多高!
“这……这效率也太高了!”
“结构巧妙!真是巧妙啊!”
“谁能想到用这种方式来解决挖沟问题!”
“了不起!真是了不起!”
一位来自京都机械总厂、头发花白的老厂长。
激动地抓住杨厂长的手,用力地摇晃着。
“老杨,你们厂,出了个了不得的人才啊!”
后厨里,一片热火朝天。
李实力一边卖力地择着菜。
一边用胳膊肘捅了捅刚从后山回来的何雨柱。
“师父,您怎么回来了?”
“刚才那场面,那么多大领导。”
“您怎么不多待会儿,跟杨厂长他们一块儿啊?”
李实力满脸都是兴奋和不解。
在他看来,这可是天大的荣耀。
是能在全厂职工面前露脸的好机会。
何雨柱瞥了他一眼。
拿起挂在墙上的白围裙系在腰上,动作不紧不慢。
“我回去干嘛?跟他们站一块儿。”
“听他们吹捧我,然后我再假模假式地谦虚几句?”
“没那必要。”
他拍了拍手,拿起菜刀,当当当地开始切土豆丝。
“我是厨子,我的岗位在这儿。”
“他们是厂领导,接待客人是他们的活儿。”
“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懂吗?”
李实力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师父这境界,就是不一样!
换了自己,尾巴早翘到天上去了。
就在这时,挂在食堂墙上的大喇叭突然响了起来。
紧接着,一道清脆洪亮的女声响彻了整个轧钢厂。
“下面播送一则重要新闻。”
“转播自《农工日报》今日头版头条……”
整个后厨瞬间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都停下了手里的活,竖起耳朵仔细听着。
“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台摆臂式开沟机。”
“于昨日在京都第三轧钢厂试验成功!”
“该机器由第三轧钢厂食堂厨师何雨柱同志发明。”
“该机器结构巧妙,操作简便,效率极高。”
“能有效解决我国农田水利建设中的开沟难题。”
“是我国农业机械化进程中的一次重大突破……”
广播员的声音里充满了激动和自豪。
后厨里,刘岚、马华、小齐等人。
全都张大了嘴巴,一脸震惊地看着何雨柱。
虽然他们早就知道何雨柱在鼓捣什么机器。
可当这件事被《农工日报》报道。
通过全厂广播播出来的时候。
那种冲击力还是无与伦比的!
这可是《农工日报》啊!
是全国性的报纸!
何雨柱,他们那个平时嬉笑怒骂。
爱显摆厨艺的同事。
居然真的成了全国知名的大发明家!
何雨柱本人倒是没什么特别的反应。
他一边切着土豆丝。
一边听着广播,嘴角微微上扬。
嗯,这篇报道写得不错。
把他想表达的重点都写进去了。
尤其是“我国自主研发”和“重大突破”这几个词。
用得深得我心。
广播播送完毕,后厨里先是死一般的寂静。
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议论声!
“我的天!傻柱……”
“不,何师傅!您上报纸了!”
“还是头版头条!”
“何雨柱同志……哈哈哈,这称呼听着带劲!”
就在众人围着何雨柱七嘴八舌的时候。
食堂门口探进来一个脑袋。
是厂办的王秘书。
王秘书看到何雨柱。
脸上立刻堆起了笑容,快步走了进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