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口的老槐树下,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况国华接过村长递来的玉米馍,指尖触到温热的馍馍,心中的思绪却又飘回了几十年前——那段关于“长生”传闻的起源,远比林墨想象的更寻常,却也更令人唏嘘。
“前辈,您方才说那‘长生秘密’是因一位长寿老者而起,可否细说?”林墨啃着玉米馍,眼神中满是好奇。他实在没想到,让日军兴师动众、让后山不得安宁的“秘密”,源头竟如此简单。
况国华在槐树下的石凳上坐下,缓缓咬了一口玉米馍,粗糙的麦粒在口中咀嚼,带着几分质朴的香甜。他沉默片刻,像是在梳理纷乱的记忆,良久才开口:“那是几十年前的事了,当时老夫还未隐居,正在后山一带游历。那时山下有个小村庄,叫‘石洼村’,村里住着一位姓王的老者,大家都叫他‘王老爹’。”
“王老爹?”林墨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心中泛起一丝熟悉感——好像村长之前提过这个名字。
“没错。”况国华点头,眼神中带着几分追忆,“王老爹当时已经九十多岁了,却依旧耳不聋、眼不花,还能下地干活,甚至能帮村里的年轻人劈柴、挑水。在那个年代,能活到九十多岁,已经是罕见的高寿,更别说身体还这么硬朗。于是,村里就开始流传,说王老爹掌握了‘长生之法’,才能活得这么久、这么健康。”
他顿了顿,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一开始,只是村里的人私下议论。可后来,有个走街串巷的货郎路过石洼村,听到了这个传闻,为了吸引顾客,就添油加醋地把故事讲给了其他村庄的人。说王老爹是吃了后山的‘长生果’,才得以长生;又说他在后山找到了‘仙人洞’,得到了仙人的指点。”
林墨听到这里,忍不住笑了:“没想到竟是货郎编的故事。那王老爹就没出来澄清吗?”
“澄清了,可没人信啊。”况国华苦笑一声,“王老爹性子老实,听到传闻后,就挨家挨户地解释,说自己只是作息规律,平日里喜欢喝后山的野菊花茶,吃些粗粮,根本没有什么‘长生果’和‘仙人洞’。可大家哪里肯信?越是解释,越有人觉得他是在隐瞒秘密。”
他抬手擦了擦嘴角的碎屑,继续说道:“后来,传闻越传越离谱,甚至有人说王老爹已经活了一百多岁,还说他年轻时曾在宫里当过御医,掌握着皇室的‘长生秘方’。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有的想拜师学艺,有的想求‘长生果’,还有的甚至想强行逼问‘秘方’,把石洼村搅得鸡犬不宁。”
林墨心中一紧,问道:“那王老爹后来怎么样了?石洼村呢?”
况国华的眼神暗了暗,语气中带着几分沉重:“王老爹不堪其扰,没过多久就病倒了。村里的郎中来看过,说是忧思过度,伤了元气,开了几副药,却也无济于事。不到半年,王老爹就去世了。而石洼村,也因为人来人往的打扰,加上后来一场山洪,村民们不得不搬离,如今只剩下一片废墟,藏在后山深处,很少有人知道。”
林墨沉默了。他没想到,一段简单的长寿传闻,竟会酿成这样的悲剧。而日军,竟因为这样一段被夸大、被编造的故事,不惜动用重兵,伤害无辜村民,实在是荒谬又可恨。
“那后来,这个传闻怎么就和后山的洞穴联系起来了?”林墨又问道。
况国华叹了口气:“王老爹去世后,那些没得到‘长生秘方’的人不甘心,就开始在后山四处寻找所谓的‘长生果’和‘仙人洞’。有一次,一群人在落星崖附近迷路,偶然发现了崖壁上的石缝,就以为那是‘仙人洞’的入口,传言也就自然而然地和洞穴联系在了一起。再后来,黑山帮盘踞后山,为了扩充势力,就故意夸大这个传闻,说洞穴里藏着‘长生秘典’,吸引了不少亡命之徒加入。”
他站起身,望着后山的方向,语气渐渐变得坚定:“老夫当年平定黑山帮,本以为能让这个传闻彻底消失,没想到几十年后,日军竟又被这个传闻蛊惑,再次掀起风波。这一次,老夫绝不会让悲剧重演,一定要彻底澄清这个误会,让‘长生秘密’的传闻永远消失。”
林墨也站起身,眼神中满是坚定:“前辈放心,我们一定会帮您。等击退日军后,我们就去石洼村的废墟看看,再召集周边村庄的人,把王老爹的故事和洞穴的真相告诉大家,让所有人都知道,所谓的‘长生秘密’,不过是一场被以讹传讹的误会。”
村长不知何时也走了过来,听到两人的对话,连连点头:“没错!老夫也记得王老爹,当年还去石洼村见过他一面,是个很和善的老人。我们一定要把真相告诉大家,不能让老人死后还被这个传闻连累。”
三人站在老槐树下,望着后山的方向,心中都充满了决心。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温暖而坚定,像是在为他们的决定保驾护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