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三十五年八月初十辰时,京郊昌瑞山皇陵的松柏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康熙身着祭天礼服,带领文武百官行祭祀大礼,刘阳明、李卫、石三率领靖安司精锐分布在皇陵四周,警惕地观察着动静。“血月将至,裂隙之主的人很可能趁机作乱,今日祭祀关乎龙脉安稳,绝不能出任何差错。”刘阳明低声对身边的李卫交代,手按在腰间的星纹佩剑上,目光扫过陵道两侧的石像生——那些石人石马在雾中显得格外肃穆,却也容易藏人。
祭祀仪式进行到“奠酒”环节时,陈默的传讯突然通过腰间的竹筒传来,声音急促:“大人!监测到陵后山谷有强烈星纹能量波动,至少五十人!正向皇陵方向移动!”刘阳明心中一紧,刚要下令戒备,陵道两侧的石像身后突然窜出数十名黑衣刺客,手中的星纹长刀泛着猩红光芒,直扑康熙所在的祭台。“护驾!”刘阳明大喊一声,率先拔剑冲了上去。
刺客们的招式狠辣异常,与之前遇到的影纹使手下不同,他们的刀术中带着诡异的能量波动,每一刀劈出都伴随着劲风。石三挥舞铁链缠住两名刺客的刀,却被对方刀上的星纹能量震得手臂发麻:“这些人不对劲!刀上有‘血纹能量’,能侵蚀兵器!”李卫带领精锐组成人墙护住祭台,却被刺客们的轮番冲击逼得连连后退。一名身材高大的刺客突破防线,长刀直劈康熙面门,康熙身边的侍卫仓促格挡,长剑瞬间被砍断,刺客的刀势不减,眼看就要得手。
刘阳明见状,来不及多想,纵身跃起,在空中一个侧翻避开旁边刺客的攻击,落地时顺势一记现代格斗术中的“抱腿顶摔”,双手抱住那名高大刺客的膝盖,肩部猛地发力,将其重重摔在地上。刺客吃痛惨叫,手中的长刀脱手飞出。刘阳明不等他起身,迅速上前一步,膝盖顶住他的后腰,右手扣住他的手腕,左手按在他的后颈,一个标准的“锁喉擒拿”将其制服——这一系列动作干净利落,用时不到三秒,与传统武功的招式截然不同,在场的侍卫和官员都看呆了。
“这……这是什么招式?”康熙站在祭台上,眼中闪过一丝诧异。刘阳明心中咯噔一下,才意识到自己情急之下暴露了现代格斗术,连忙解释:“回皇上,这是臣偶然从一位云游异士那里学来的防身术,专攻敌人破绽,能快速制敌。”说话间,又一名刺客从侧面袭来,刘阳明松开手中的俘虏,身体向左侧一偏,避开刀锋,同时右手闪电般探出,抓住刺客的手腕,顺势一拧,伴随着“咔嚓”一声脆响,刺客的手腕被拧断,长刀落地。这招“腕关节锁”再次让周围的人惊叹不已。
“是武纹使!”被刘阳明制服的高大刺客突然嘶吼起来,“我乃裂隙之主五大使者中的武纹使!今日定要取康熙狗命,为星棋阁兄弟报仇!”刘阳明心中一凛——五大使者中的第二位终于现身了!他厉声问道:“你们的计划是什么?血月那天要做什么?”武纹使却狞笑着不肯开口,嘴角溢出黑色血液——竟是服毒自尽了。
剩余的刺客见首领已死,攻势顿时乱了阵脚。刘阳明调整战术,将现代格斗术与星纹武功结合,时而用“闪避侧移”躲开敌人的攻击,时而用“关节擒拿”快速制服对手,效率远超传统招式。李卫和石三见状,也学着他的招式尝试,虽不熟练,却也起到了奇效。半个时辰后,刺客们被尽数制服或斩杀,皇陵内恢复了平静,只是祭台周围散落着兵器和血迹,显得有些狼藉。
康熙走到刘阳明面前,目光复杂地看着他:“阳明,你那套防身术,当真只是异士所授?”刘阳明躬身道:“皇上明鉴,臣所言句句属实。那位异士云游四方,教臣这套术法后便不知去向,臣也只知其皮毛,今日情急之下才敢使用。”康熙沉默片刻,点了点头:“不管如何,今日多亏了你救驾。只是这套术法太过奇特,不可轻易外传,以免引起非议。”刘阳明心中松了一口气:“臣遵旨。”
回到京城后,康熙虽未再追问格斗术的事,但刘阳明能感觉到,皇上对他多了几分探究。靖安司的庭院里,众人围坐在一起,李卫忍不住问道:“大人,您今日那几招也太厉害了!比我们的武功快多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刘阳明苦笑:“那是我那个时代的格斗术,讲究实用和效率,本不想暴露,今日实在是情急之下没办法。”
春柳担忧地说:“皇上虽然没追问,但难免会有人借此做文章。而且武纹使服毒自尽,我们还是没查到血月那天的计划。”陈默这时拿着监测仪走过来,脸色凝重:“大人,我们在武纹使的尸体上发现了一枚青铜令牌,上面刻着‘血月祭天,裂隙开,龙脉醒’的字样,还有一个奇怪的图案,像是皇陵地宫的入口标记。”刘阳明接过令牌,看着上面的图案,心中一惊:“难道他们想在血月那天闯入皇陵地宫,利用龙脉能量打开主裂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