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北的风裹挟着硝烟与尘土,刮过安阳城外的直系大营。秦雨薇身着灰色西装套裙,胸前别着“上海《申报》特派记者秦悦”的徽章,手中提着相机,步履沉稳地走向营门。仿制的采访许可证被她攥在掌心,指尖因些许紧张而微微发凉——这是她潜入直系核心区域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营门处,吴佩孚的卫队荷枪实弹,盘查比预想中更加严苛。为首的军官接过许可证,反复翻看,又上下打量着秦雨薇:“《申报》的记者?为何偏偏此时来安阳采访?”
“吴将军在豫北抗击皖系,保境安民,乃是民心所向。”秦雨薇早已将说辞打磨得滴水不漏,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敬佩,“我报特遣我前来,就是要将吴将军的英勇事迹、直系的正义之举,如实传递给全国百姓,让大家看清皖系的狼子野心。”
她适时递上几份近期的上海报纸,上面刊登着几篇倾向直系的评论文章(实则是陈明特意准备的伪装道具)。军官翻了翻报纸,又核对了秦雨薇的名片与证件,见毫无破绽,才侧身放行:“吴将军今日在中军帐议事,你可先去记者接待处等候,待将军有空,自会安排采访。”
秦雨薇心中松了口气,表面却依旧从容,点头致谢后,提着相机走进大营。营内帐篷连绵,士兵们正在擦拭武器、操练阵型,重炮阵地就设在大营西侧,黑洞洞的炮口对准北方皖军方向。她一边走,一边用眼角余光快速观察,将营地布局、兵力分布、武器配置等细节,悄悄记在脑海中——这是她此行的第一个目标:摸清直系安阳主力的兵力部署。
潜入核心:巧探兵力部署,规避炮火陷阱
记者接待处设在大营东侧的几顶帐篷内,已有几名来自其他报社的记者等候。秦雨薇不动声色地融入其中,借着与其他记者交谈的机会,旁敲侧击地打探信息。
“听说吴将军麾下有四万主力,不知具体如何部署?”秦雨薇装作好奇地问道。
一名本地报社的记者随口答道:“具体部署哪能让我们知道?不过我听说,主力部队分三路驻守:中路两万兵力守安阳城,西路一万兵力驻城西十里铺,东路一万兵力驻城东柳林镇,形成掎角之势。”
秦雨薇心中一动,继续追问:“那重炮呢?我刚才看到西侧有不少重炮,不知有多少门?”
“少说也有三十门!”另一名记者压低声音,“昨晚我起夜时,看到士兵们在调试炮位,听他们说,炮口都对准了清丰方向,准备随时炮轰临城的部队。”
秦雨薇表面不动声色,心中却已警铃大作。临城的先锋部队原定三日后进攻安阳东路的柳林镇,若直系在那里设有埋伏,再配合重炮轰击,后果不堪设想。她必须尽快将这个情报传出去。
当晚,秦雨薇借着“采风”的名义,在大营内闲逛。她假装拍摄士兵操练的场景,用相机镜头悄悄记录下重炮阵地的位置、东路柳林镇的兵力集结迹象,又趁无人注意时,用密写钢笔在一张报纸的空白处写下情报:“安阳直系四万,中两万守城,西一万驻十里铺,东一万驻柳林镇。重炮三十门,瞄准清丰,柳林镇有埋伏。”
写完后,她将报纸折好,藏在相机包的夹层里。次日清晨,她以“采访粮店老板,了解军需供应”为由,离开了直系大营,前往安阳城南的“福顺粮店”——这是马小丑约定的第一个秘密联络点。
粮店老板老谷见她进来,不动声色地问道:“姑娘要点什么?”
“来一斤上海的雨前茶。”秦雨薇按约定的暗号回应。
“雨前茶缺货,只有雨后茶。”老谷一边回应,一边接过她递来的报纸,快速塞进柜台下的暗格。“姑娘要是不急,明日再来取货。”
秦雨薇点了点头,转身离开。老谷随后将密信取出,用碘酒涂抹后,情报显现,立即通过秘密电台发往临城。
临城前线指挥部内,马小丑接到情报时,沈若雁正准备下达进攻柳林镇的命令。“立即停止进攻!”马小丑脸色一变,指着地图上的柳林镇,“秦记者传回情报,这里有直系一万兵力埋伏,西侧还有三十门重炮瞄准清丰,我们若贸然进攻,正好钻进他们的圈套!”
沈若雁看着情报,心有余悸:“好险!多亏秦记者及时传回情报。我们立刻调整部署,放弃进攻柳林镇,转而佯攻城西十里铺,吸引直系兵力西移,再派锐锋特种队偷袭重炮阵地!”
三日后,临城部队按调整后的计划行动。佯攻部队猛攻十里铺,吴佩孚果然下令柳林镇的兵力西移支援;锐锋特种队则趁虚而入,炸毁了直系的重炮阵地,缴获重炮五门。此役,临城部队以极小的伤亡,瓦解了直系的炮火威胁,成功规避了一场灭顶之灾。
深入虎穴:探查粮草基地,端掉补给命脉
重炮阵地被袭后,吴佩孚对记者的管控愈发严格,但秦雨薇凭借之前建立的“中立”形象,依旧能在大营内自由活动。她知道,粮草是军队的命脉,若能摸清直系的粮草储存位置,对临城来说将是致命一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