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卷楼的光线比韩烨想象中还要昏暗。
高耸入顶的书架如沉默的巨人般排列,每一层都堆满了泛黄的古籍,有些书脊已经脆化,稍一碰触便簌簌掉渣。空气中弥漫着陈旧纸张与微尘混合的气息,偶尔有书页被穿堂风掀起,发出“哗啦”的轻响,像是谁在暗处低语。
韩烨接过独眼老者递来的古籍时,指尖先感受到了纸张的粗糙。那是一本线装书,封面用某种兽皮制成,边缘早已磨损发黑,上面没有书名,只有一个模糊的烫金印记,像是半个碎裂的圆环。
“小心点翻,”独眼老者坐在柜台后,用他那只浑浊的独眼打量着韩烨,枯瘦的手指敲了敲桌面,“这书比我岁数都大,里面的纸页脆得很。”
凌玥凑了过来,她的呼吸放得极轻,似乎生怕气流会吹坏这本脆弱的古籍。韩烨点点头,指尖捏住书脊,缓缓翻开第一页。
书页一打开,一股更浓郁的霉味扑面而来,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灵气波动——显然,这本古籍在漫长岁月里,曾被修士用灵力妥善保存过,只是时间太久,那层护持的灵力早已消散。
开篇是几行扭曲的古字,韩烨凝神辨认片刻,眉头微蹙。这些文字比他在陨仙渊玉简上见过的更古老,好在他修炼《九转玄功》时,曾接触过一些上古传承的残片,对这类古字不算全然陌生。
“……天地玄黄,域分九界,中极居中,天罗为邻……”韩烨轻声念出前几句,声音在寂静的残卷楼里格外清晰,“这是在讲域界划分。”
凌玥眨了眨眼:“中极域?天罗域?难道神址在这两个域的交界处?”
韩烨没有回答,继续往下翻。接下来的几页记载着一些零碎的见闻,有修士误入险地的记录,也有对上古遗迹的模糊描述,直到翻到中间一页,一行加粗的古字突然映入眼帘——
“迷雾之海,非力强者不可入,宗灵境以下,入之则神魂俱灭。”
“迷雾之海!”凌玥低呼一声,下意识地攥紧了衣角,“石碑上提到的‘神址入口,迷雾之海’,果然是这里!”
韩烨的目光却停留在“宗灵境以下,入之则神魂俱灭”这几个字上,指尖微微收紧。
他很清楚“宗灵境”意味着什么。
修行之路,从引气入体开始,历经仙灵境、真灵境,再往上便是宗灵境。这三个大境界,每一个都如同一道天堑。仙灵境是打基础,淬炼灵力;真灵境是凝聚灵珠,灵力化液,初步掌握灵纹之力;而宗灵境,则是让灵珠破碎,灵力与神魂相融,凝聚“灵核”,从此举手投足皆有天地呼应,实力与真灵境相比,堪称天壤之别。
如今的韩烨,刚刚突破真灵境一品,距离宗灵境还有着难以逾越的距离。别说宗灵境,就算是真灵境巅峰,在宗灵境修士面前也如同蝼蚁。
“非宗灵境不可入……”韩烨低声重复着这句话,心中一沉。
他原以为,只要找到神址的位置,凭借自己的炼体实力和《九转玄功》,总能找到办法潜入。可现在看来,这迷雾之海本身就是一道无法绕开的门槛。
独眼老者不知何时走到了他们身后,用他那只独眼扫过书页,沙哑地笑了笑:“小伙子,看到了?这就是现实。有些地方,不是光靠胆子大就能去的。”
韩烨抬眼看向他:“前辈知道迷雾之海?”
“活了这么久,总听过些传闻。”老者摸了摸自己的独眼,眼神里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那地方在中极域和天罗域的边境,说是海,其实是一片无边无际的迷雾沼泽。里面的迷雾可不是普通的雾气,那是上古残留的‘混沌之气’,能腐蚀灵力,吞噬神魂。”
“混沌之气?”韩烨心中一动。他在《九转玄功》的残篇里见过这个名字,那是天地初开时遗留的本源之气,霸道无比,寻常修士别说接触,光是靠近就会被其同化,连渣都剩不下。
“没错,”老者点头,“传闻只有宗灵境修士,凝聚了灵核,神魂与灵力合一,才能勉强抵抗混沌之气的侵蚀。真灵境修士进去,撑不过一炷香,神魂就会被迷雾撕碎,肉身也会被沼泽里的瘴气腐蚀成脓水。”
凌玥的脸色有些发白,她下意识地看向韩烨,却发现他的眉头虽然紧锁,眼神却异常平静,仿佛在快速计算着什么。
“古籍里有没有说,迷雾之海的范围有多大?有没有可能从边缘绕过去?”韩烨继续问道,指尖轻轻点在书页上。
独眼老者摇了摇头:“没人知道它有多大。据说几千年前,有个宗灵境巅峰的修士想探个究竟,结果进去三个月都没出来,从此杳无音信。至于绕路……那片迷雾像是活的一样,会自己移动,今天在东边,明天可能就蔓延到西边了,根本没什么边缘可言。”
韩烨沉默了。他翻开古籍的最后几页,希望能找到一些例外的记载,比如有没有低境界修士成功进入的案例,或者有没有什么特殊的宝物能抵御混沌之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