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风城的清晨总带着露水的潮气,韩烨背着简单的行囊走出城门时,守城的修士正打着哈欠换岗。他一身粗布短打,将玄影剑藏在行囊深处,看上去就像个前往黑石镇贩卖矿石的普通商贩——这是他特意选的装扮,为的就是避开皇室可能布下的眼线。
“去黑石镇?”赶车的老车夫叼着旱烟,上下打量了韩烨一眼,“那地方偏得很,路不好走,还得绕着断魂谷走,起码得两天才能到。”
“无妨,我不急。”韩烨递过两块下品灵晶,“麻烦老丈了。”
车夫接过灵晶,眉开眼笑地将他往车上引:“客官爽快!上车吧,这趟正好就你一位客人,清静。”
马车轱辘碾过青石板路,缓缓驶离岚风城。韩烨撩开车帘一角,看着熟悉的城墙渐渐远去,心中既有对未知的忐忑,也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期待。他将谷洪臂骨玉佩握在掌心,玉佩随着马车的颠簸微微发热,仿佛在回应着他的情绪。
“老丈,您常跑黑石镇,可知晓断魂谷的事?”韩烨看似随意地问道。
车夫猛地吸了口旱烟,眼神闪烁了一下:“客官问那地方干啥?晦气得很!”他磕了磕烟杆,压低声音道,“那谷里邪乎得很,三百年前就是个战场,死了不知多少人,后来成了禁地,据说晚上能听见兵器碰撞的声音,还有人见过穿玄甲的影子在谷里晃悠,谁敢靠近啊?”
韩烨心中一动,追问:“穿玄甲的影子?什么样的?”
“就……就跟传说里的古代士兵似的,手里还提着剑,听说谁要是撞见了,准没好下场。”车夫打了个寒颤,“前两年有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修士,非要进谷寻宝,结果进去就没出来,后来有人在谷口发现了他的剑,剑身上全是抓痕,像是被什么妖兽撕碎了似的。”
这与《南疆异闻录》里的记载不谋而合。韩烨愈发确定,那“玄甲影子”必然与凌家有关,甚至可能就是凌家先祖的残魂所化,守护着谷中的秘密。
“那黑石镇上的人,就没人敢提断魂谷吗?”
“咋不敢提?就是说得少。”车夫赶着马,声音又低了几分,“镇上有个姓凌的老头,开了家玄金铺,据说祖祖辈辈都住在那儿,有人说他就是当年从断魂谷里逃出来的人的后代。不过那老头脾气怪得很,谁要是问起断魂谷的事,他立马就把人赶出去。”
韩烨眼神微亮。姓凌,开玄金铺,住在黑石镇,符合“凌家旧部之后”的特征!看来这次黑石镇之行,极有可能找到关键线索。
接下来的两天路程,韩烨没再追问,只是默默听着车夫讲沿途的见闻。马车驶过平原,穿过山林,路况果然越来越差,偶尔能看到废弃的路标,上面刻着“距断魂谷三十里”的字样,只是字迹早已模糊不清。
第三天傍晚,黑石镇终于出现在前方。这是个比猎虎村大不了多少的小镇,镇口立着块风化严重的石碑,上面“黑石镇”三个字勉强能辨认。镇子周围种着一圈低矮的荆棘,像是简陋的防御工事,镇内的房屋多是石头砌成,透着一股古朴的气息。
“客官,到了。”车夫将马车停在镇口,“玄金铺就在镇东头,门口挂着个‘凌记’的木牌,好找得很。”
韩烨谢过车夫,背着行囊走进镇子。夕阳的余晖洒在石板路上,将一切都染上温暖的橙红色,镇上的居民大多是凡人,偶尔能看到几个低阶修士,正坐在酒馆门口闲聊,气氛祥和得不像临近禁地的样子。
他按照车夫的指引,很快找到了镇东头的玄金铺。铺子不大,门面是黑漆漆的木头做的,上面挂着块褪色的木牌,“凌记”两个字苍劲有力,透着一股金属般的质感。铺门虚掩着,里面传来“叮叮当当”的敲打声,显然有人正在打铁。
韩烨深吸一口气,推开了铺门。
铺内光线昏暗,空气中弥漫着铁锈和炭火的味道。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正站在铁砧前,抡着锤子敲打一块通红的玄金。老者穿着粗布工装,手臂上肌肉虬结,虽然头发白了,脊背却挺得笔直,敲打玄金的动作沉稳有力,每一击都恰到好处,将玄金中的杂质震出。
听到动静,老者停下锤子,转过身来。他的脸上布满皱纹,眼神却锐利如鹰,落在韩烨身上时,带着审视的意味,仿佛能看穿人的心思。
“买东西?”老者的声音沙哑,带着金属摩擦般的质感。
“晚辈韩烨,想求购一块玄金。”韩烨拱手道,目光落在老者身后的货架上。货架上摆着些打好的农具和低阶兵器,材质却都是玄金,显然老者对玄金的运用极为熟练。
老者瞥了他一眼,重新拿起锤子:“没有。”
“晚辈可以出高价。”韩烨不死心,从行囊里取出一块上品灵晶,“只要能给我一块适合炼器的玄金,这灵晶就是您的。”
老者敲打玄金的动作顿了一下,却依旧没回头:“我说了,没有。”他的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仿佛灵晶在他眼中与石头无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