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阁藏书阁顶层,终年笼罩着一层淡淡的紫雾。这雾气并非寻常水汽,而是由韩烨以神灵之力炼化的守经雾,寻常修士踏入三步便会被无形之力挡回,唯有持有阁主令牌或得到特别许可者,方能窥见其中奥秘。此刻,韩烨正立于阁楼中央,指尖萦绕着一缕金色神纹,神情肃穆如对天道。
藏书阁的穹顶是用万载玄冰玉雕琢而成,仰头可见八域星图流转,每一颗星辰都对应着仙界一部失传的典籍。韩烨抬手轻挥,星图骤然亮起,三百六十颗主星同时迸发微光,将阁楼照得如同白昼。他身前的石台上,早已铺好了一块丈许长的墨色玄铁,铁面光滑如镜,隐隐有流光转动——这是他特意从地冥域深处寻来的记纹铁,能承受法则之力的刻写,纵是百万年后,其上纹路也不会有丝毫磨损。
《天工造物录》...韩烨低声念着这部伴随他半生的奇书,指尖神纹骤然暴涨。他没有动用任何刻刀,仅以神念为笔、法则为墨,在记纹铁上缓缓划过。第一道纹路落下时,整座藏书阁都轻轻震颤了一下,铁面上浮现出一柄古朴的石斧虚影,斧身刻满了洪荒时期的图腾,正是书中记载的开天辟地第一器。
这并非简单的复刻。当年韩烨在下界得到的《天工造物录》,不过是残缺的拓本,许多关键之处或语焉不详,或有错漏。后来他飞升仙界,于天罗域古籍馆寻得后半部,又经谷洪指点、自身悟道,早已将书中内容融会贯通。此刻他所刻的完整版,不仅补全了所有残缺,更融入了自己对的全新理解——从凡铁到神器,从炼材到蕴灵,甚至包括如何以器载道、以道养器的至高法门,都在这铁卷上一一呈现。
刻至中段时,韩烨忽然停手。铁面上正浮现出活火炼神之法,这是书中最难掌握的篇章,讲的是如何以修士自身神魂为火,淬炼器物的器灵。当年他为了领悟这一节,曾在锁仙塔外以心头血祭炼墨影剑,险些身死道消。此刻重提,他指尖神纹微微波动,似在犹豫是否要保留其中过于凶险的部分。
道之一途,本就无坦途可走。韩烨喃喃自语,神念扫过楼下。藏书阁外,几个年轻弟子正踮着脚尖朝顶层张望,脸上满是对知识的渴望。他想起自己年少时,为了一本残缺的《基础锻体术》,曾在猎虎村的寒冬里帮药铺劈柴三个月;想起飞升初期,为了借阅《百炼真解》,在天罗域藏书楼外守了整整七日。
最终,他眼中闪过一丝决然,神纹再次落下。但这一次,铁面上除了原有的秘法,还多了几行金色小字——那是他以自身经历写下的注解,详细说明了神魂炼器的风险、规避之法,以及如何循序渐进地提升神魂强度。传法若藏私,与断道无异。他轻声道,指尖划过之处,铁卷上的虚影仿佛活了过来,一柄柄神器在紫雾中流转,发出清越的鸣响。
整整三个时辰后,《天工造物录》完整版终于刻成。记纹铁上的纹路不再是冰冷的刻痕,而是如同有了生命般缓缓流动,散发出淡淡的道韵。韩烨轻轻抚摸铁面,那触感并非金属的冰凉,而是如温玉般温润,仿佛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无数器魂在呼吸。他屈指一弹,铁卷化作一道流光,嵌入藏书阁最深处的石壁中,周围顿时升起九重禁制,每一重都刻有字印记——这是紫云阁最高级别的守护,除非阁主以精血解封,否则即便是大罗境修士全力轰击,也休想伤其分毫。
处理完《天工造物录》,韩烨并未停歇。他转身走到另一侧的玉案前,案上摆放着数十块不同材质的玉简,从最低阶的凡玉到能承载法则的神晶玉,一应俱全。他拿起一块青冥玉,神念沉入其中,开始改编《九转玄功》。
这部功法是他的根本,源自下界偶然所得,却伴随他从伪灵根一路突破至神灵境。但原版《九转玄功》过于霸道,对修士的体质、灵根要求极高,当年他若不是有玄铁之身,恐怕早已在第一转时爆体而亡。仙界修士虽体质强于下界,但能承受原版功法的仍属凤毛麟角,更遑论那些从下界飞升的同乡,大多根基薄弱,强行修炼只会适得其反。
凡境重炼体,灵境重纳气,金灵境重淬魂...韩烨一边低语,一边在玉简上书写。他将《九转玄功》拆解为九个层次,每个层次又细分出三个阶段,分别对应从凡人到大罗境的不同修为。凡境阶段,他删减了其中需要引动天地灵气的部分,改为以气血淬炼筋骨,适合猎虎村那样的无灵根者修炼;灵境阶段,则加入了与仙界灵气相契合的吐纳法,解决了下界修士飞升后灵气不适应的问题;到了金灵境及以上,才逐渐融入原版功法的霸道之处,但每一步都标注了缓冲之法,辅以对应的炼体丹药配方。
改编至第七转时,韩烨忽然想起了吴昊。他这位发小修炼的是炼体法门,性子执拗如蛮牛,当年在猎虎村时,为了练硬功,寒冬腊月也只穿单衣。这一转让他来试,或许正好。韩烨微微一笑,在玉简旁另起一行,专门标注了炼体修士特修路径,将自己在神灵境领悟的炼体法则融入其中,使其更适合吴昊这类纯炼体修士突破瓶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