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槎破开云层的刹那,林舟忽然感到指尖的黑色晶体传来一阵灼痛。他低头看去,那枚从母虫邪核中取出的晶体正泛着诡异的红光,表面浮现出与星门裂隙相同的螺旋纹路。
“这是……界外天魔的气息在共鸣。”墨尘的声音带着凝重,他拂袖祭出一道紫气,将晶体包裹其中,红光顿时黯淡下去,“星门遗址就在前方三千里,那里的空间残留着大寂灭之战的伤痕,最容易引动这些邪物的力量。”
林舟将晶体收入怀中,指尖仍残留着刺痛感。他看向舷窗外,原本湛蓝的天空渐渐变得灰暗,远处的云层呈现出扭曲的形态,像是被无形的力量撕扯过——那是空间不稳定的征兆。
伊芙正低头研读星图玉简,忽然指着前方一处断层:“按照古籍记载,星门原本是座环形建筑,直径足有百里。大寂灭之战时,修仙者引爆了九座灵脉阵眼,才将星门炸成三截,其中最大的残骸就落在那片断层里。”
星槎在断层边缘缓缓降落。林舟跳下飞舟的瞬间,就被一股苍凉的气息包裹。脚下是黑色的焦土,看不到任何草木,只有纵横交错的沟壑,沟壑里还残留着未完全消散的空间乱流,偶尔闪过的银光能将坚硬的岩石切成粉末。
最引人注目的是断层中央的巨大残骸——那是半座残破的环形石门,表面覆盖着厚厚的尘埃,隐约能看到雕刻的星图,但大部分已经被墨绿色的腐蚀痕迹覆盖。石门顶端刻着三个古篆大字,虽已模糊,林舟仍认出那是“通玄门”。
“这就是蓝星通往星海的主星门。”墨尘轻抚石门上的刻痕,紫府真气注入的刹那,无数画面突然从石门中涌出:
有穿着兽皮的远古先民在星门下祭拜,有御剑的修仙者从门内飞出,有载满货物的星船缓缓驶入……最后画面定格在大寂灭之战:星门表面的符文疯狂闪烁,无数修仙者手结法印,将灵脉之力注入门柱,他们的身影在异兽的利爪下一个个倒下,直到九道金光从地底冲天而起,将星门炸成碎片。
画面消散时,林舟发现自己的掌心已经被指甲掐出血。那些画面太过真实,他仿佛能感受到修仙者们的决绝,能听到星门崩塌时的巨响。
“当年炸毁星门的,正是我宗三位元婴期长老。”墨尘的声音带着沉痛,“他们以自身精血为引,才勉强启动了自毁阵法。”他指向石门内侧的一处凹槽,“那里原本嵌着‘界标水晶’,有了它才能定位星门坐标,可惜战后就失踪了。”
伊芙突然蹲下身,指尖轻抚地面的焦土。她的星灵体正在与这片土地产生共鸣,无数细碎的光点从她指尖升起,在空中组成模糊的影像——那是星门炸毁前的最后时刻:一位黑袍修士抱着界标水晶冲向星门裂隙,他的背影在异兽的嘶吼中渐渐消失在黑暗里。
“是他!”伊芙突然睁大眼睛,“我父亲笔记里的插画!这位黑袍修士叫‘夜宸’,是大寂灭之战时的星图师,传说他带着界标水晶逃进了虚空,从此杳无音讯!”
林舟心中一动,从怀中取出那本《蓝星修仙史》。书页在他灵能的催动下自动翻动,最后停在一张插画上:画中正是那位黑袍修士,他手中的界标水晶散发着与伊芙星灵体相似的光芒,水晶下方刻着一行小字——“藏于星落之处”。
“星落之处……”墨尘沉吟道,“当年星门崩塌时,有块碎片带着火焰坠入了‘陨星海’,那里是星海与虚空的交界,常年有陨石雨,难道……”
话音未落,地面突然剧烈震颤起来。林舟猛地抬头,只见通玄门残骸的阴影里,竟缓缓爬出一只巨大的异兽——它的身体像团流动的黑雾,没有固定形态,只有无数双猩红的眼睛在黑雾中转动,正是清风长老提到的“界外天魔”!
“它一直藏在星门残骸里!”林舟握紧破妄剑,剑身上的星门之力开始发烫,“刚才的画面引动了它!”
界外天魔发出刺耳的尖啸,黑雾突然化作无数触手,朝着三人抽来。墨尘率先出手,紫府真气化作一道龙凤虚影,与触手碰撞的瞬间爆发出刺眼的光芒。但那些触手被击溃后又迅速重组,反而变得更加浓郁。
“物理攻击对它无效!”墨尘喝道,“它的本体是纯能量形态,需用至阳至纯的灵能才能净化!”
伊芙立刻运转星灵体,周身升起无数星点。这些星点汇聚成一道光柱,照射在黑雾上,发出“滋滋”的声响。界外天魔的触手接触到光柱,竟像冰雪般消融了。
“星力可以克制它!”伊芙惊喜道,但很快就皱起眉头,“可我的星力消耗太快了!”
林舟看着黑雾中那些猩红的眼睛,突然想起《道德经》中的一句话:“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他尝试着将体内的灵能与星门之力融合,破妄剑上渐渐浮现出金白交织的光芒——金色是《道德经》的至阳之力,白色是星门的空间之力。
“试试这招!”林舟纵身跃起,剑招如行云流水般展开。金白剑光划过之处,黑雾不再重组,而是化作点点星光消散在空气中。界外天魔发出痛苦的嘶吼,猛地收缩成一团,随后朝着通玄门的裂隙冲去,显然是想逃进虚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