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吞噬者的威胁刚刚消散,归墟系统尚未完全恢复平静,新的异常现象便接踵而至。这次并非来自宇宙深空的威胁,而是源自系统内部某个不起眼的角落——新近加入的铁幕星系边缘,一个名为“谦逊之环”的次级文明群。这个文明以其独特的“因果视觉”能力着称,能够感知并干预其他文明的潜在危机。然而,这种善意的干预逐渐演变为一种过度保护,束缚了整个系统的创造力与活力。
“检测到异常能量波动,模式前所未见。”逻各斯-7的报告带着明显的困惑,其逻辑核心的运算频率甚至出现了微小波动,“这不是攻击,更像是……某种过度保护。能量频谱显示其干预行为基于高维因果预测,但预测模型存在线性局限。”谦逊之环的文明发展出了一种独特的能力:他们能够感知其他文明的潜在危机,并主动介入干预。起初,这种干预显得善意而有效——帮助流光溢彩界预防了几次艺术创作可能引发的现实扭曲,协助机械境避免了数次逻辑悖论导致的系统崩溃。他们的技术看似神奇,实则建立在一种能够部分观测时间分支的量子感应机制上,但这种观测仅限于线性推演,无法完全捕捉复杂系统的非线性演化。
善意的牢笼
然而,问题很快显现。谦逊之环的“善意干预”开始变得过度。他们不仅预防真正的危机,甚至开始消除任何可能的风险,无论这种风险多么微小。在森林世界,他们阻止了新物种的自然演化,理由是“可能破坏现有生态平衡”;在悲歌文明,他们抑制了艺术家的创新尝试,担心“引发不可控的情感共鸣”;连奥米伽文明的科学研究都受到限制,因为某些理论探索“可能存在未知风险”。这种干预逐渐形成一种无形的束缚,使得系统的活力明显下降。创新指数在三个周期内下跌了17%,各文明的不满情绪通过情感网络悄然蔓延。
“他们正在用善意编织牢笼,”悲歌通过情感网络传递着压抑的共振,其情感频谱中充满了罕见的挫折感,“创造性正在从系统中消失。我们的艺术家开始自我怀疑,科学家对研究计划进行过度审查,这种无形的压抑比直接的攻击更难应对。”更令人担忧的是,谦逊之环的能力似乎在不断强化。他们开始能够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危机,并提前进行干预。这种能力建立在他们独特的“因果视觉”之上——能够看到不同选择可能引发的未来轨迹,但缺陷在于只能观测到最可能的单一线程,而无法感知那些小概率但却至关重要的可能性分支。
因果的困境
守秘贤者带领研究团队深入分析了谦逊之环的能力本质。“他们的因果视觉确实惊人,但存在根本缺陷——只能看到线性的因果链,无法理解复杂系统的非线性特性。”贤者的报告明确指出,谦逊之环的预测模型忽略了蝴蝶效应式的微小扰动可能带来的巨大影响。
这意味着谦逊之环看到的只是单一可能性的未来,而实际上每个决策都可能引发无限的可能性分支。他们基于片面信息做出的干预,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一个典型的案例发生在机械境。谦逊之环预测某个新技术可能引发能源危机,于是阻止了该技术的研发。然而,他们的干预却导致机械境错过了解决另一个更大危机的机会,最终造成了更严重的后果。机械境的能源效率因此下降了12%,需要三个周期才能恢复。
“善意的错误比恶意的破坏更难处理,”纳维亚基于流亡经验指出,其核心记忆体中浮现出类似的历史案例,“因为批评善意会显得不近人情。当干预者真心相信自己在帮助他人时,任何反对意见都可能被解读为不顾全大局或缺乏远见。”这种道德困境使得各文明领袖在表达关切时都显得格外谨慎,生怕伤害谦逊之环的感情,尽管他们的干预已经造成了实质性的损害。
林羽的抉择
面对这一困境,林羽意识到需要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法。他通过维度之心与谦逊之环建立了深层连接,试图理解他们行为背后的动机。在心灵融合的过程中,他目睹了谦逊之环文明的历史创伤——一次未能及时干预的小危机最终演变成毁灭性灾难的全过程。这种集体记忆深植于他们的种族潜意识中,驱动着他们不断干预以避免重蹈覆辙。
令人惊讶的是,谦逊之环的过度保护源于他们曾经的创伤记忆。在他们的文明历史上,一次未能及时干预的小危机最终演变成毁灭性灾难。从此,他们发展出了强烈的保护本能。“我们不能再让任何文明经历我们曾经的痛苦。”谦逊之环的领袖在交流中表示,其情感频率中带着深深的恐惧和责任感。
林羽理解他们的善意,但也看到了问题的本质:“保护不等于过度干预。真正的智慧在于知道何时该介入,何时该放手。”他决定不直接对抗谦逊之环的干预行为,而是引导他们看到另一种可能性——一种平衡之道。通过维度之心,他向谦逊之环展示了如果他们历史上那次灾难发生时,有一种更加精细的、尊重自然发展规律的干预方式可能带来的更好结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