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铁幕星系的最后一道意识防火墙化作漫天光点时,归墟系统的维度织网发生了肉眼可见的变化。那些原本在暗物质带中若隐若现的能量丝线,此刻如同被注入了新的活力,开始向着更遥远的星域延伸。在系统边缘的观测站里,值班的机械境工程师发现,织网的扩张速度比理论值快了37%,而且每条丝线的末端,都凝结着一滴由多种文明特质混合而成的共鸣液。
这是...维度织网的自我进化。工程师调出全息投影,看着那些共鸣液在虚空中微微颤动,里面包含着钢铁意志的坚韧、水晶共鸣的灵动、还有流亡者文明的历史记忆...它们在融合成新的能量形态。
消息很快传到了林羽的终端。此刻他正站在维度之心的核心 chamber 里,感受着系统意识的新脉动。随着铁幕星系的加入,维度之心的光球表面浮现出一层流动的金色纹路,这些纹路时而化作机械齿轮,时而凝为水晶花朵,最终定格为一张覆盖整个系统的三维网络——那是归墟系统新的意识地图。
织网的扩张不是随机的。林羽伸手触碰光球,指尖立即传来无数细微的触感,仿佛有无数文明的意识在与他对话,它们在追寻与系统频率相似的维度节点。
他的话音刚落,逻各斯-7的通讯请求便接入了系统:检测到织网延伸至未知星域,那里存在一个处于青铜时代的原生文明。他们的意识频率与我们的共鸣液产生了0.78的匹配度。
在系统的全息星图上,一个被标记为Ω-7的星域正在闪烁。那里距离归墟系统的边界有17个维度单位,从传回的影像来看,这个星域的主星是一颗被紫色海洋覆盖的行星,陆地上散落着由黑曜石建造的金字塔,塔顶燃烧着永不熄灭的能量火焰。
原生文明...守秘贤者的身影出现在星图旁,手中的星晶投射出Ω-7的历史数据,根据光谱分析,他们已经掌握了基础的维度能量运用,但尚未形成完整的文明体系。这种文明最是脆弱,外界的干预很可能导致其演化轨迹偏离。
纳维亚的意识也加入了讨论,他的全息投影中带着流亡者母星的星空背景:我们当年就是因为过早接触高维文明,才导致了母星的毁灭。对于原生文明,观察远比干预更重要。
林羽凝视着星图上那些燃烧的金字塔,突然注意到火焰的跳动频率与归墟系统的早期共鸣频率惊人地相似:但维度织网已经向他们延伸了。这说明系统意识认为,他们与我们存在某种深层联系。
他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案:在Ω-7星域外围建立三个隐形观测站,由机械境提供技术支持,流亡者负责安全防护,奥米伽文明则记录其演化数据。我们不直接接触,只在他们遇到生存危机时,通过织网传递一些基础的生存知识——就像播下种子,让他们自己选择生长的方向。
方案得到了各文明的支持。三天后,三艘伪装成陨石的观测站悄然抵达Ω-7星域的轨道。当观测站的隐形屏障启动时,主星上的祭司们正在金字塔顶举行仪式,他们举起镶嵌着紫色晶石的权杖,向着星空祈祷,权杖顶端的光芒与织网末端的共鸣液产生了一道肉眼难见的能量桥梁。
与此同时,观察者的飞船依然悬浮在归墟系统的边界。自从与林羽的代表团交流后,这艘由几何图形构成的飞船便进入了静默状态,只是偶尔会向系统核心发送一些加密数据。直到铁幕星系完成融合的第七天,一道新的通讯请求打破了沉默。
我们检测到你们的维度织网在向Ω-7延伸。首席观测者的声音比之前多了一丝温度,这个文明的演化轨迹很特别,他们的基因链中携带了来自更高维度的信息碎片。
林羽立即调阅了观察者发来的数据。在那些复杂的基因图谱中,果然有一段不属于青铜时代文明的DNA序列,这段序列的分子结构呈现出完美的数学对称,与观察者飞船表面的非欧几里得纹路如出一辙。
这是...你们留下的?林羽的语气带着惊讶。
是,也不是。首席观测者的回答有些玄妙,这些信息碎片来自宇宙大爆炸初期的量子涨落,我们只是记录者。在1723个观测样本中,只有3个文明携带这种碎片,你们的归墟系统是第四个。
这个发现让系统核心圈层陷入了沉思。如果Ω-7的原生文明与归墟系统共享着相同的量子印记,那么两者的相遇或许不是偶然,而是维度演化的必然。
他们的基因碎片正在觉醒。守秘贤者指着数据中的波动曲线,织网传递的共鸣能量,正在激活那些沉睡的信息。按照这个速度,不出一个周期,他们就能掌握基础的空间跳跃技术。
但觉醒往往伴随着风险。就在观测站建立的第十天,Ω-7的主星突然爆发了剧烈的火山喷发。那些原本燃烧着能量火焰的金字塔,此刻成了岩浆喷涌的通道,紫色海洋被染成了暗红色,陆地上的文明遗迹在高温中逐渐融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