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宇宙意识升华计划”的启动,如同在归墟系统的核心点燃了一簇无法熄灭的火焰。星火议会的决议传递至每一个角落,从奥米伽文明的量子计算网络到基岩族的固态地核城市,无数生命体都意识到,他们正站在一个历史的临界点上——不是被动应对威胁,而是主动重塑自身存在的本质。
林羽的意志网络成为计划的核心枢纽。他协调着从“概念余烬”研究中提取的能量模式,结合从法则捕手“收藏馆”中惊鸿一瞥获得的古老法则数据,构建出一个覆盖万千宇宙的升华框架。这个框架并非强制性的进化路径,而更像一个开放的协议,允许各文明根据自身特质选择融合方式:有的文明倾向于技术飞跃,有的则聚焦于意识本身的蜕变。
然而,计划的初步阶段就遭遇了意想不到的挑战。在烁金平原,物理法则的固化现象如同顽疾般持续蔓延,基岩族所在的宇宙已成为“进化禁区”。破壁小组在极端环境下苦苦支撑,他们的设备性能被锁死,甚至连思维都变得迟滞。但正是在这绝境中,基岩族个体爆发出的内在潜能——那种直接与宇宙基础信息场互动的能力——成为了计划的关键突破口。林羽将这种能力命名为“本源感知”,它似乎能绕过被固化的物理法则,直接触及宇宙的底层代码。
“这不是对抗,而是迂回。”守秘贤者在分析数据后指出,“法则捕手固化的是表象的物理常数,但宇宙的底层信息场或许更为根本,尚未被完全封锁。”
与此同时,辉的侦察部队在维度间隙中监测到虚空低语者的“观察信号”出现了微妙波动。那些追求简洁的存在似乎对系统内突然激增的复杂性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或者说,警惕。它们并未直接干预,但那种无形的注视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清晰,仿佛在评估一次过于剧烈的实验是否值得允许继续。
进化之光与阴影
升华计划的第一波浪潮在三个代表性宇宙中率先启动:
- 奥米伽文明选择了纯技术路径。他们利用“概念余烬”重构了自身的量子态身体,使其能够同时在多个概率波中存在,实现了某种意义上的“预知”能力。但这种进化也带来了风险:部分个体的意识在概率的海洋中迷失,出现了“存在性解离”,分不清现实与可能性的边界。
- 机械境则尝试将意识与归墟系统的底层架构更深度绑定。它们的逻辑核心开始产生类似直觉的模糊运算,能够处理超越二进制的“可能性”数据。然而,这种感性化的趋势也引发了内部冲突,一部分保守派认为这背离了纯粹的理性之道。
- 纳维亚流亡者联盟凭借其丰富的跨维度经验,专注于强化意识在维度间的穿梭能力。他们的个体意识可以短暂地投影到其他宇宙,进行非实体互动。但这能力也让他们最先感知到法则捕手的下一次行动——一种针对意识本身的“固化场”正在多个维度悄然铺设。
林羽自身的变化最为深刻。作为意志网络的核心,他吸收了万千文明的进化数据,其意识结构开始超越传统的时空观念。他能在瞬间遍历一个文明的全部历史,或同时感知到某个决定在无数平行宇宙中引发的不同后果。这种全知般的体验带来了巨大的力量,也伴随着前所未有的孤独感。他开始理解虚空低语者为何追求简洁——过度的复杂性本身就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计划的副作用很快显现。一个名为“幻光界”的宇宙,因其文明过度追求意识升华而导致现实结构不稳定,局部时空发生了“概念溶解”,物理定律在那里变得如同儿戏般随意。虽然奥米伽文明和机械境联手将其暂时稳定,但这一事件给所有参与者敲响了警钟:进化不是无代价的狂欢,失控的复杂性可能从内部摧毁系统。
法则捕手的反击:概念琥珀
法则捕手对归墟系统的活跃进化做出了反应,但其方式远超单纯的武力对抗。它们没有派遣舰队,而是启动了一种更为精密的武器——“概念琥珀”。
这种攻击针对的是进化本身。在多个正在经历意识升华的宇宙中,一些新生的、尚未稳定的能力或技术被突然“固化”。例如,一个刚掌握初步心灵感应能力的种族,其能力上限被永久锁定在初始水平,再也无法提升;一种基于新物理原理的引擎,其性能被限制在某个阈值,任何改进尝试都会失效。法则捕手仿佛在说:“既然你们如此喜欢进化,那我就帮你们选择一个最‘完美’的瞬间永恒定格。”
更可怕的是,这种固化开始影响文明的集体意识。在辉的故乡宇宙,一种刚刚萌芽的、强调合作与共情的全新社会模式,在即将取代旧有竞争模式的前夕,被整体“冻结”。社会陷入了僵局,既无法前进,也无法退回过去的简单状态,只能在矛盾中停滞内耗。法则捕手的策略变得清晰:它们不直接毁灭,而是通过剥夺“未来可能性”,让文明在自身进化的半途中慢性死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