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最后一步踏出那散发着莹莹白光的通道,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陷入了短暂的失神与震撼。
那是一种跨越了时空长河,直面古老辉煌的悸动。
首先感受到的并非景象,而是“气”。比通道中更加精纯、更加古老、仿佛源自天地开辟之初的先天坤元母气,如同温暖而厚重的潮水,从四面八方包裹而来。每一寸肌肤,每一个毛孔,都在贪婪地吸收着这近乎本源的力量。几名修为稍低的石家子弟甚至忍不住发出了舒泰的呻吟,体内灵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自行运转、增长,连带着神魂都仿佛被浸润在温暖的泉水中,变得格外清明、凝实。
随即,视野才适应了这宏大的空间。
这是一个无法用言语准确形容其广袤的地下殿堂。抬头望去,穹顶高远得如同夜空,其上并非漆黑一片,而是镶嵌着无数颗散发出柔和光芒的宝石,它们大小不一,颜色各异,按照某种蕴含天地至理的玄奥轨迹排列着,构成了模拟的周天星斗。星辰光芒洒落,与殿堂自身散发的光辉交融,形成了一种朦胧而神圣的光晕,照亮了这方地下世界。
殿堂的宽阔,更是超乎想象。一根根堪比山岳基石的巨大石柱,如同忠诚的巨人卫士,沉默地矗立着,支撑起这片浩瀚的空间。这些石柱同样是由那种自发白光的温润石材雕琢而成,但仔细看去,会发现石柱表面并非光滑,而是密密麻麻地刻满了比石门图腾更加复杂、更加深邃的纹路与图案,那些纹路仿佛在缓慢地呼吸,与整个殿堂的气息融为一体。
而最吸引眼球,也最让人心神激荡的,是四周那环绕整个大殿的宏伟壁画。
这些壁画并非绘制在平面上,而是利用殿堂本身的弧形墙壁,以一种近乎立体的方式呈现。壁画上的色彩并非死物,而是在缓缓地流动、变幻,仿佛将一段段尘封的历史,以动态的方式鲜活地展现在后来者面前。
众人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被吸引,沿着壁画缓缓移动:
壁画的开端,是一片混沌朦胧,唯有中央一点厚重的土黄色光芒在凝聚,逐渐化为一片无垠的大地。自那大地最为核心的地脉深处,光芒涌动,第一批生灵孕育而生——他们身形高大魁梧,肌肤呈现出岩石或金属般的质感,眼眸如同最纯净的琥珀或大地结晶,周身自然流淌着厚重而温和的气息。这,便是大地宠儿,上古种族——地灵族。
接着,壁画展现了地灵族的崛起。他们并非居住于地表,而是深入地底,以无上伟力开辟出辉煌壮丽的地下城邦。他们能与山川对话,引导地脉龙气,塑造地形;他们驯服土系的精灵,与巨大的石像傀儡、晶石兽和谐共处;他们建立起了独特的文明,其建筑风格充满了厚重、稳固与几何的美感,与大地紧密相连。
壁画中还描绘了地灵族对力量的探索与应用。有地灵族强者挥手间隆起万丈高山,划定疆域;有智者引动元磁之力,构筑悬浮的宫殿与通道;有祭祀在巨大的祭坛上沟通大地意志,祈求风调雨顺,地脉安宁。那些神通施展时引动的法则轨迹,能量流转的路线,都被以一种近乎“道痕”的方式,清晰而玄奥地铭刻在壁画的相关位置。这些道痕,对于任何修炼土系功法或者对大地法则有所追求的修士而言,都是无价的瑰宝!
“这……这是‘搬山术’的原始道痕!比宗门记载的残缺版本清晰何止百倍!”一位后土宗弟子指着壁画上一处地灵族强者移山的场景,激动得浑身发抖。
“还有那里!那是引动地脉龙气,构筑永久性防御壁垒的法门轨迹!”石啸林也是双目放光,他虽非纯粹法修,但石家功法与大地关联紧密,这些道痕对他同样有着极大的启发。
岳清音没有说话,但她微微颤抖的指尖和熠熠生辉的双眸,暴露了她内心的不平静。后土宗传承悠久,但也多有遗失,眼前这些壁画,简直就是在为她,为整个后土宗,补全乃至升华对大地之道的认知!
壁画的后半段,则隐约透露出了一丝沉重与变故。描绘地灵族鼎盛的景象之后,出现了一些模糊的片段:天空有巨大的阴影掠过,星辰轨迹变得混乱,大地深处传来不安的悸动,地灵族的战士们披上厚重的铠甲,走向未知的黑暗……最后的壁画,显得有些仓促和破碎,似乎记录了一场惨烈的大战,以及……某种迫不得已的封存与沉寂。
历史的厚重与苍凉感,透过这些流动的壁画,弥漫在每个人的心头。
除了这些叙事性的壁画,大殿墙壁上更多的区域,则镌刻着无数抽象却直指本源的轨迹、符文与图案。它们并非具体的术法,而是地灵族对“土”之大道本源的阐释,是关于“重力”、“元磁”、“地脉”、“承载”、“生养”、“坚固”、“包容”、“归藏”等种种法则的直观显化。目光落在其上,心神便不由自主地被吸引,仿佛能听到大地的心跳,感受到星辰的重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