陨星湖底,万古死寂,时间在这里仿佛失去了流动的意义。林羽盘坐于那块冰冷的陨石平台,周身气息已与这片星空废墟彻底融为一体,唯有偶尔因极度专注而微微颤动的睫毛,显示着他并非一块顽石。连日来不眠不休的推演与感知,如同在万丈深渊之上走钢丝,几乎耗尽了他的心神与剑元,识海中因过度催动《星辰变数诀》甚至传来隐隐的刺痛。但当他终于将最后一个推演环节贯通,缓缓睁开双眼时,那双眸子却亮得惊人,深邃处仿佛有星云生灭,一种豁然开朗的明悟之光驱散了所有的疲惫。
成了!一个极其大胆、精妙绝伦,甚至堪称疯狂的破解方案,终于在他脑海中彻底成型,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能量流转的瞬间,都经过了《星辰变数诀》依托通天剑魂本源进行的成千上万次模拟、碰撞与修正,最终指向那唯一的生路。
其核心,并非蛮力“破坏”,而是巧妙的“融入”与“引导”。
这“星火封印”本身就是一个因陨星撞击而诞生的、动态的、脆弱的平衡奇迹。星辰的寂灭之力与地脉的焚世之火,这两种本该相互湮灭的极端能量,在此地达成了一种匪夷所思的共存。强行打破任何一端,都如同抽掉支撑大厦的基石,必然引发整体的崩塌与毁灭。那么,唯一的生路,就是成为这平衡的一部分,甚至……在关键时刻,暂时成为维持这平衡的“支点”,从而撬动整个封印的格局。
他的计划,环环相扣,精妙而危险,对施术者的要求苛刻到了极点:
第一步,定位与共鸣。 他需要以通天剑魂为绝对的感知与统御核心。这枚神秘剑魂对此地星辰之力表现出的特殊亲和与深层共鸣,是计划得以实施的基石。剑魂将如同最精密的雷达,不仅要感知表层狂暴的星力乱流,更要穿透那层寂灭的意境,锁定深藏于无数陨铁残骸乃至封印阵法最核心处的那一点“永恒不灭、精纯至极的星核本源”。同时,剑魂还需分出一缕意念,时刻监控地脉火元的躁动程度,确保后续引动的安全。
第二步,双重引动,如履薄冰。 在剑魂的监控与协调下,他需要同时进行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能量操作。一方面,全力运转《星辰变数诀》,以此功法为桥梁,借助通天剑魂的共鸣之力,小心翼翼地从那被层层封印和寂灭意志包裹的星核本源中,引导出一缕发丝般细微,却本质极高的纯净星辉。这股力量虽微,却是撬动星辰封印的关键。另一方面,则需催动体内那不完全的炎阳圣剑虚影,以其同源的气息,并非硬撼或刺激地火,而是以一种温和的、近乎“安抚”的方式,疏导、吸引一缕被镇压在封印底层、相对平和的的地脉火元。圣剑碎片本身与此地地火相伴万古,其气息对地火有着天然的亲和力与疏导作用,这是避免地火暴走的关键。
第三步,熔铸“钥匙”,绝对的掌控。 这是最为凶险的一步。将引导而来的那一缕精纯星核本源之力,与疏导而来的那一股温和地脉火元,在通天剑魂的绝对统御下,于自身中丹田某处临时构建的能量节点内,进行强制性的、极其精密的融合。这个过程要求对两种力量的特性、比例、融合瞬间的能量震荡有着入微级别的掌控。任何一丝偏差,都可能导致能量冲突,轻则经脉受损,重则引发体内星火失控,爆体而亡。成功融合后,将形成一个微小却稳定、内部达成短暂平衡的 “星火平衡体” 。这个平衡体,不再具备星辰的纯粹寂灭,也不再是地火的纯粹狂暴,而是一种蕴含着两者奥义的全新能量结构——这便是他构想中的,打开封印的 “钥匙”。
第四步,嵌入与欺骗,刹那的时机。 在封印自身能量流转周期中,寻找到那个转瞬即逝的、能量交互最为平和、防御最为薄弱的特定节点。然后,以心神御使这把凝聚了他全部心力与希望的“星火之钥”,沿着之前推演出的、相对安全的能量脉络路径,精准无比地“嵌入”封印的核心循环体系之中。
一旦成功嵌入,这把独特的“钥匙”将暂时性地“欺骗”整个封印的自主意识。在封印体系的感知里,这个新加入的平衡体,就像是其内部自然衍生出的、用于强化自身平衡的“新节点”。这个“伪节点”会短暂地分担、吸附、甚至替代原本死死压在圣剑碎片之上的部分封印压力。就在封印对碎片的压制出现那一丝微不足道、却足以决定成败的松动瞬间——可能只有百分之一息,甚至更短——林羽必须抓住这唯一的机会,催动体内所有残存的圣剑之力,与湖底碎片里应外合,以雷霆万钧之势,一举冲破束缚,收取剑尖!
此法构思之奇,对力量本质理解之深,以及对自身神魂、剑元、意志掌控要求之高,堪称骇人听闻。它要求施术者同时具备对星辰之力的深刻感悟(通过剑魂与《星辰变数诀》)、对地火之力的精准牵引与安抚(通过圣剑虚影),以及一种能够凌驾于这两种桀骜力量之上、进行绝对统御与融合的核心力量(通天剑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