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在“炎心秘境”中静默流淌,失去了日月更迭,唯有地脉那永恒而低沉的脉动,以及熔岩墙壁外永无休止的咆哮,作为时间流逝的唯一参照。林羽彻底沉下心来,将此地视为远离外界一切纷争与追杀的世外桃源,全身心投入到了漫长而充实的潜修之中。
丹药、灵石、精纯灵气,三者皆备。他为自己制定了一份严苛到近乎自虐的修炼计划,每日的功课排得满满当当,几乎没有任何喘息之机:黎明时分(根据自身生物钟判断),他便开始以《太初分光剑诀》为核心,进行长达数个时辰的深度吐纳,引导秘境中那精纯平和、兼具星辰之恒久与地火之活力的独特灵气,一遍遍洗刷、淬炼着丹田内的剑元力,使其愈发凝练精纯,如同被千锤百炼的精钢。同时,这些灵气也在不断拓宽、加固着他那经历过重创的经脉,使其变得更加柔韧宽阔,能够容纳和运转更为磅礴汹涌的力量。他的神识也在这种日复一日的淬炼中,如同被细细打磨的玉石,变得愈发凝实、敏锐,覆盖范围从最初的数十丈,缓缓扩张至近百丈,对周围环境中最细微的能量波动,都能捕捉得一清二楚。
午后,他将精力投入到对《熔火秘策》四卷内容的反复研读与实践中。他首先重点攻克《地火真解》,这不仅是他修炼“地脉遁行术”的理论基础,其中记载的种种控火法门与神通,也让他心驰神往。他选择了一门相对容易入门,却也极为实用的“凝火成盾”之术开始练习。最初,他操控的地火之力总是躁动不安,凝聚出的火盾形状扭曲,防御力堪忧,甚至几次因为灵力输出不稳而险些炸开,灼伤自身。但他毫不气馁,凭借通天剑魂带来的强大悟性,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总结,调整着神识与灵力的配合,细细体会着地火能量的“性情”。渐渐地,他掌心中跳跃的火焰变得驯服,一面面赤红色、流转着道道玄奥纹路、散发着灼热气息的火焰盾牌被他信手拈来,心念一动便可瞬间成型,无论是大小、厚度还是稳定性,都远非初时可比。
他还尝试修炼了那门阴损诡谲的“地肺毒火”。此火并非依靠高温伤敌,而是采集地脉深处沉积的阴寒火毒之气,炼化成一缕缕无色无味、专门侵蚀修士经脉、污秽法宝灵光的歹毒火焰。修炼过程凶险异常,需极其小心地引导那丝丝缕缕的阴寒火毒,一个不慎便会反噬自身。林羽足足耗费了月余时间,失败了上百次,才终于成功在指尖凝聚出一小簇近乎透明、散发着令人心悸寒意的小火苗。这火苗看似微弱,但其蕴含的毒性,足以让一位筑基修士在不知不觉中经脉溃烂,修为大损。这成了他隐藏的又一记杀手锏。
至于《百炼熔炉》与《丹火同源》,他暂时无暇进行深入的实践(缺乏足够的材料和时间),但却将其中关于炼器、炼丹的基础理论、火候掌控的精要、以及各种材料的辨识与特性,牢牢地记在了心中。这些知识博大精深,开阔了他的眼界,为他未来的道途打下了更坚实的基础。
而《星火燎原》卷中关于“周天星辰锁灵大阵”的奥妙,更是他每日必研读的功课。他试图理解这方秘境存在的根本,那将周天星辰之力与地心磅礴火元完美结合的阵法原理,每每深思,都觉玄奥无穷,仿佛在仰望一片无垠的星空。虽然以他目前的阵法造诣,远不足以掌控甚至改动这座大阵,但仅仅是理解其皮貌,也让他对能量运转、空间结构有了全新的认识,间接提升了他对“地脉遁行术”的感悟。
说到“地脉遁行术”,这几乎成了他每晚的“必修课”。得益于炎阳剑柄散发的淡金色炎阳之气,他对地脉的感知与亲和力与日俱增。从一开始只能在最平缓的支流中勉强遁行十数息,便灵力耗尽、头晕眼花地被迫脱离,到后来逐渐能在稍显湍急的支流中坚持近一炷香的时间,并能进行一些简单的方向微调,避开地脉网络中一些明显的能量旋涡和乱流。
他对地脉网络的复杂性有了更深的体会。那绝非简单的平面河流,而是一个立体、动态、充满能量节点、空间褶皱与未知危险的庞大系统。有一次,他试图沿着一条看似平稳的支流深入,却意外触碰到了一处隐晦的空间褶皱,整个人仿佛被投入了滚筒,天旋地转,若非他及时催动炎阳之气稳住身形,并果断切断联系脱离,恐怕会被那混乱的空间之力撕伤。还有一次,他感知到一条支流深处传来一股令人心悸的、冰冷而庞大的意志,吓得他立刻远遁,不敢有丝毫探查之心。炎矶上人在残篇中提及的“地脉生物”,或许并非虚言。
每一次遁行,都是一次对心神、灵力与肉身的极限考验。地脉之力那磅礴厚重的挤压感,高速移动带来的空间错位感,以及维持契合状态对心神的高度消耗,都让他每次修炼结束都如同虚脱。但收获也是巨大的。他的肉身在地脉之力这种最原始、最纯粹的自然伟力反复冲刷下,杂质被进一步剔除,变得更加坚韧紧密,骨骼隐隐泛着一层玉石般的光泽,肌肉纤维中蕴含着爆炸性的力量。经脉也在这股力量的拓展下,变得更为宽阔强韧,能够容纳和运转更为磅礴的剑元力。对于空间波动的感知,也因频繁穿梭于地脉这种介于虚实之间的能量通道,而变得更加敏锐。他甚至开始隐隐触摸到一丝“缩地成寸”的皮毛意境,虽然远未能施展,但对其原理已不再像过去那般茫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