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村的夜晚,与外界截然不同。
没有皎月,也没有繁星,天幕是一种深沉的、近乎墨色的蓝,唯有秘境中央,那被称为“微光灵泉”所在的方向,隐隐透出一片极其微弱、仿佛随时会熄灭的柔和光晕,如同风中残烛,勉强驱散着无边的黑暗,给这片遗民之地带来一丝可怜的光明与慰藉。
林羽站在简陋的石屋门口,深邃的目光穿透稀薄的黑暗,遥遥投向那片黯淡的光源。体内,那新生的通天剑魂,对那个方向的共鸣感,随着他伤势的恢复和剑元力的逐渐充盈,变得越发清晰和强烈。那不再是模糊的吸引,而是一种近乎呼唤的、源自灵魂深处的悸动,仿佛有什么同源之物,在泉眼深处发出哀鸣与期盼,声声泣血,字字牵魂。
经过数日不眠不休的运功疗伤,辅以所剩不多的回元丹和石村提供的少量药性温和的草药,他的伤势已然恢复了三成左右。主要断裂的经脉初步续接愈合,虽然依旧脆弱,如同新生的琉璃,无法承受激烈的斗法冲击,但日常行动和催动少量剑元已无大碍。丹田之内,那几乎干涸见底的剑元湖泊,也从死寂中复苏,汇聚起了约莫两成的淡金色剑元液,波光微澜。那尊神秘的古朴金丹悬浮于湖泊上空,缓缓旋转,吸纳着丝丝精纯剑元,其炉身上的紫金纹路,似乎也因此明亮、灵动了一丝。
是时候了。
他转身,对如同石雕般守在屋外、眼中带着期盼的少年石虎微微颔首。少年眼中瞬间爆发出明亮的光彩,重重点头,旋即转身,如同矫健的猎豹,快步向村中央跑去,脚步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不多时,村长石禹那高大而略显佝偻的身影,便踏破了朦胧的微光,步履较往日略显急促地走来。他脸上那经年累月刻下的忧虑与沧桑,此刻被一种难以掩饰的期待与深藏的紧张所覆盖,目光灼灼地落在林羽身上。
“林小友,你的伤势……”石禹走近,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强大的神识本能地扫过,感应着林羽体内那虽不磅礴,却坚韧而富有生机的气息。
“已无大碍,足以进行初步探查。”林羽声音平静,却带着令人信服的力量。他的目光再次投向灵泉方向,语气肯定,“前辈,我体内的剑意,对泉眼深处的共鸣,愈发强烈了。呼唤之意,清晰可闻。”
石禹闻言,身躯微不可察地一震,浑浊的眼中瞬间爆发出骇人的精光,仿佛溺水之人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好!好!老夫这就带你过去!”
两人不再多言,一前一后,踏着被微弱光芒勾勒出轮廓的石板路,朝着村落中央,那维系着全族命脉的光源走去。沿途,偶尔有负责夜巡的村民看到他们,尤其是看到林羽这个陌生面孔时,都纷纷停下脚步,投来复杂难明的目光——有好奇,有审视,有基于过往经验而产生的本能怀疑,但更多的,是一种在漫长绝望中骤然看到一丝微光时的、小心翼翼的巨大期盼与难以抑制的忐忑。身材魁梧的石猛也在巡逻队伍中,他对着林羽郑重抱拳,眼神中早已没有了最初的挑衅与审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甸甸的、几乎将全族命运都压上的信任。
越靠近灵泉,空气中弥漫的灵气似乎变得浓郁了一些,但这种“浓郁”却带着一种衰败和迟暮的沉重感,仿佛深秋最后的暖阳,看似温暖,内里却已透出彻骨的凉意,滋养有限,更多的是一种繁华落尽的悲凉。那笼罩整个秘境的光晕,其源头是一座不算高大、却通体散发着温润白玉般光泽的石山。山体浑然一体,下方,有一个被历代族人精心修缮过的、约三人高的拱形洞口,洞口两侧,如同亘古存在的雕像般,站立着四名气息沉稳如山、眼神锐利如鹰隼的古剑族战士。他们手持的并非普通石矛,那矛尖隐隐流动着暗沉的金属光泽,符文隐现,散发出令人心悸的锋锐之气,显然是传承下来的古兵。
见到石禹,战士们齐齐躬身行礼,动作整齐划一,带着刻入骨髓的纪律。当他们肃然的目光落在林羽身上时,都不由自主地带上了更深的审视,以及那一丝几乎无法察觉、却又真实存在的希冀之光。
“开启泉眼洞。”石禹沉声吩咐,声音在寂静的洞口回荡。
为首的战士毫不犹豫,从怀中珍重地取出一枚造型古朴、中间镶嵌着一小块微弱发光白玉的石符,将其精准地按在洞口一侧毫不起眼的凹槽内。低沉的嗡鸣声响起,一层薄薄的、如同水波般荡漾的能量光幕自洞口浮现,随即缓缓消散,露出了后面幽深不知几许的洞口。
一股更加精纯,却也更显虚弱、仿佛下一刻就要断流的灵气,混杂着浓郁的水汽,扑面而来。与此同时,林羽清晰地感觉到,识海深处那尊暗金色的通天剑魂,猛地一颤,发出的共鸣之意瞬间强烈了数倍!如同沉寂的琴弦被猛地拨动,发出洪钟大吕般的震响!那是一种近乎血脉相连的呼唤,带着无尽的悲怆与殷切的期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