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风卷着咸腥味扑在脸上,苏白站在福建霞浦的礁石高台上,嘴里叼着半截没点燃的烟。
他盯着无人机传回的画面——那三点幽绿灯火已沉入千米深海,可系统提示仍在视网膜上不断闪烁:
【执念锚点未消……请求建立长效供餐通道】
“别人家祖宗吃香火,咱家得给海里的孤魂开连锁食堂?”他嗤笑一声,手指在全息投影上快速滑动,调出全国沿海渔村名录,“行啊,那就开。”
屏幕上,三十六个红点接连亮起,每一个都标注着一段被风浪抹去的历史:1892年闽东台风夜,百人渔船倾覆;1937年抗战船难,运粮船遭炮击沉没;1958年大跃进捕捞潮,三百壮丁一去不返……这些地方,不是没有祭祀,而是祭了也没人记得名字。
“不是祭祀。”苏白低声说,“是补账。”
直播间画面悄然开启,镜头从高空俯拍,三十六座临时搭建的灶台如星子散落海岸线。
锅是老铁锅,柴是松枝与浮木,每口锅前都立着一块无名碑,碑面刻着冰冷却清晰的字迹:“某某年某月某日,风浪带走的人”。
弹幕起初稀疏:
“这是要拍民俗纪录片?”
“苏神今天不进化怪兽,改当村长了?”
“喂,别告诉我接下来要跳大神……”
但当秦岚的声音接入指挥频道时,整个节奏变了。
“传统焚烧祭品在水下几乎无效。”她的语速冷静而锋利,全息数据流在空中展开,“火焰无法穿透高压层,纸钱化灰也成不了能量。但我们发现——气味可以。”
她调出一组波形图:“食物挥发的分子,在特定频率共振下会产生‘气味震荡波’,能穿透两千四百米海水,直达深渊沟壑。”
叶寒立刻接话:“我已经模拟出激发模型——需要小墨的热线作为能量源,缠绕炊烟,将香气转化为低频声波。”
他顿了顿,声音压低:“而且……这频率,和闽南古渔歌《送魂谣》的节奏完全吻合。”
空气仿佛凝固了一瞬。
“不是巧合。”叶寒喃喃,“老渔民当年唱这首歌,就是在给死人指路。”
弹幕开始翻滚:
“草!!我奶奶以前就唱这个!她说那是‘叫魂曲’!”
“我老家浙江台州,每年七月半渔船不出海,要在码头煮一大锅饭,说是‘请外头的回来吃饭’……原来真有用?”
“苏白你到底发现了什么??这已经不是养怪兽了吧,这是掀开了历史棺材板啊……”
苏白没理会弹幕,他抬头看向崖顶。
小墨趴在那里,庞大的身躯在夜色中泛着幽蓝光泽,热线自脊背缓缓升起,如蛛丝般轻盈,却又坚韧无比,一根根垂落,轻轻缠绕住三十六处灶台升腾的炊烟。
那一刻,时间像是被拉长。
风吹不动,浪静无声。
然后——
三十六道银灰色螺旋冲天而起,像巨龙盘柱,直贯海面。
那不是光,也不是热,而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存在感”,仿佛某种沉睡百年的听觉被唤醒,海底深处,有东西听见了饭香。
弹幕骤然安静。
几秒后,炸成雪崩。
“我哭了……我真的听见了……好像有人在哭……”
“刚才那一瞬间,我家供桌上香炉突然晃了一下,我爸说那是‘祖宗动筷’的兆头……”
“我不是龙国人,但我外婆是福建人……我能感觉到,她在那边,吃到了。”
苏白站在灶台边,看着热气蒸腾的海鲜粥,忽然觉得喉咙发紧。
一个民族对自己遗忘者的偿还。
他举起扩音喇叭,声音沙哑却清晰:“兄弟们,这次不刷打赏,不看流量。谁家祖上出过船工、捞尸人、灯塔守——今晚,来掌勺。”
话音落下,百户人家同时掀开锅盖。
米饭香、鱼汤鲜、虾蟹膏脂的气息混着柴火味,在夜风中汇成一股看不见的洪流。
小墨的热线微微震颤,将每一缕气息编码、放大、投射入海。
深海监控画面中,最后一帧定格在海面微微凹陷的位置。
仿佛有什么正从下方,缓缓托举。
而系统界面,悄然刷新:
【“无主之食”供能通道初步贯通】
【羁绊值 ∞(异常)】
【警告:亡魂意识活跃度持续上升,滞留风险等级——极高】
【检测到非生物集体行为模式:海底沉积物正在发生定向位移】
苏白掐灭了那根从未点燃的烟。
否则,那些沉默百年的餐桌,不会答应。
子夜潮退,海面如镜,碎银般的月光洒在平静的水波上,仿佛一切喧嚣都已被深蓝吞没。
但海底监控的画面却让龙国御兽司指挥中心炸了锅。
“快看!动了——它们动了!”一名技术员猛地站起身,手指死死指着中央屏幕。
镜头缓缓下潜,穿过幽暗的海水,抵达千米深渊。
那三点曾化作跪字的幽绿灯火早已熄灭,取而代之的是一幅令人毛骨悚然又肃穆至极的奇景:无数腐朽的木板从沉积层中自行剥离,像被无形之手牵引,一块块拼接、咬合、延展——最终形成一张巨大到覆盖数百米范围的餐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