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高览闻曹操之言似有讥讽之意,微有愠色,沉声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自为诸侯、割据一方,与反贼何异?”
曹操反问:“若天下大乱,各地诸侯何人奉皇命割据?若无皇命,岂非皆是反贼?”
“这……” 高览语塞,不甘追问,“萧庄主何以知诸侯必割据?”
曹操见其未悟,缓言:“少庄主不必急着明白,不出数年,诸侯割据之势自现,到时便知分晓。”
高览道:“既萧庄主有此言,在下便拭目以待。”
曹操觉气氛凝滞,转圜道:“少庄主不必心急,天下大乱尚早。眼下黑山贼才是心腹之患,共商御贼之策方为正道。”
高览亦悟话题跑偏,改口问:“不知萧庄主麾下有多少可战之兵?”
曹洪抢先答道:“庄上可战之兵千余人,前番剿灭王大熊三百余众,如今已有一千三四百可……”
曹操闻言急止之:“子廉!那二三百人新降,其心未附,不可算作可战之兵。”
高览颔首:“萧庄主所言极是。降贼心不稳,不可用。然庄主有千余可战之兵,已属难得。我庄在此数年,可战之兵不足两千,却皆是精锐。凭此坚城,黑山贼屡来劫掠,皆空手而返。”
曹洪闻高览有炫耀之意,不悦曰:“我庄千余兵马,亦百战精锐,足可……”
“咳,咳……” 曹操恐曹洪失言,急咳止之,斥曰:“子廉!我等初来乍到,少庄主久居于此,更知御贼之法,汝静听便是!” 曹洪遭斥,默然不语。
操欲探高览两千庄兵战力,转话题曰:“少庄主,可否一睹贵庄精卒风采?” 高览正欲炫耀操练之效,欣然应允:“萧庄主有兴,可随我往校场一观。”
操闻庄内竟有校场,愈好奇,遂与高览同出府上马,朝北而行。将至北门,随行二人疾驰入路边一门,俄而鼓声大作。
入得门来,正是庄中校场,方圆二里,可容两三千人。众登将台,须臾间,数队兵卒列队入场,列四方阵,整齐划一。高览挥旗指挥,先演阵法,再练各兵种绝技。
曹操凝神细观,见庄兵操练精熟,隐有杀气,知高览所言非虚,暗忖其善练兵,乃可用之才。
正思忖间,曹洪又忍不住问:“少庄主练兵有道,不知自身武艺如何,可敢上阵厮杀?” 高览正自得意,遭曹洪屡次挑衅,心中不悦,应曰:“某粗通武艺,不知阁下身手如何?何不切磋一番?” 曹洪正欲压其气焰,欣然答:“少庄主有此意,某求之不得!”
操亦欲观高览武艺,却不便明促,假意劝曰:“子廉,我等为共抗黑山贼而来,非为比武,岂可儿戏?” 高览接口道:“萧庄主多虑,比武不妨大计!子廉兄有兴,某自当奉陪!” 操见二人意决,不再劝阻,静观其变。
高览令左右抬来马槊,提槊纵身跃下将台,稳稳落于马背,夹腹纵马至校场中央。曹洪亦提刀上马,趋至其前。二人相视不语,拨马回旋,勒马相对。
战鼓一响,二人催马齐进,刀槊相交,“当啷” 一声巨响,两马交错而过。首回合各留余力,相互试探,皆知对方气力相当,唯有凭招数决胜。
拨马再战时,曹洪抢先出招,大刀斜劈而下。高览挺槊欲架,忽觉曹洪刀势虚浮,知是诱招。果不其然,曹洪借交击之力回刀,顺势向其腰部横斩而来。
曹洪未料,高览举槊招架用的是巧劲,非硬抗借力,而是槊杆外斜。刀槊相交之际,其双臂微弯,卸去刀势,顺势引刀沿槊杆划出。
曹洪猝不及防,身子前倾,险些坠马。幸得刀头杵地,方稳住重心,脸上顿时无光。拨马再战时,曹洪弃虚招,尽展真本领与高览酣战。高览连挡三回合,复战时挺槊抢先刺向曹洪胸口。
马槊长于大刀三尺有余,曹洪只得横刀格挡。未料高览此招为虚,见刀架来,槊锋骤撤,杆身下压,直刺曹洪小腹。曹洪惊出冷汗,急变招拨槊,怎知又是虚招!高览趁势翻槊,直取其咽喉。两马已近,曹洪避无可避,格挡不及。
曹操在将台观战,见前三回合二人势均力敌,三合之后高览一马三槊,逼得曹洪危在旦夕,急呼:“手下留情!” 话音未落,两马交错,曹洪滚落尘埃。
“子廉!” 曹操惊呼欲下,却见曹洪翻身站起,咽喉无伤、身上无血。正纳闷间,曹洪抱拳对高览道:“少庄主武艺卓绝,承蒙手下留情,在下钦佩之至!适才言语冒犯,还望海涵,萧洪赔礼了!” 言罢躬身行礼。
曹操惊奇下得将台,高览亦圈马返回,下马还礼:“子廉兄过奖!某一时意气,出手稍重,不知兄台有无损伤?” 曹洪讪笑:“不过摔得重些,无妨。” 曹操问道:“子廉,无恙否?” 曹洪答:“兄长,少庄主手下留情,那一槊本可取我性命,紧要关头槊锋偏斜,以杆轻拨,方使我坠马。其武艺不亚于妙才、元让,日后必为良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