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石管事那边递了信儿过来,说凌霄街茶馆的建造图纸已大致妥当了,若是小姐得空,可否去瞧瞧还有何处需要调整。”翌日下午,高义站在院中回禀。
正躺在院中躺椅上翻阅杂记的姜秣,闻言看向高义,“倒是比预想的快些,知道了,我明日一早便去。”
清晨,姜秣练了一个时辰的剑,等墨梨和素芸去了铺子后,她换了一身衣裳朝陵月山庄飞去。
“石管事。”姜秣一到山庄正厅,便看到石管事正好与人商议完事情。
听到姜秣的声音,连忙迎了上来:“小姐。”
“换个地方说。”姜秣微微颔首,随后信步朝一处亭子走去。
山庄内亭台楼阁,移步换景,姜秣和石管事二人来到一处,视野开阔的亭子,此时亭中,石管事已让人备好了茶点,桌上摊开着好几张图纸。
石管事将图纸一一铺开,详细解说:小姐,按您先前吩咐的,我找人做了规划,这是整体的布局图纸,小姐请过目。”
姜秣起身,随着石管事的讲解,看桌上的图纸。
“茶馆经过前院后有一座三层高的楼,首层设雅座十二席并以节气命名,彼此以紫檀木雕花嵌玉石屏风隔断,视野通透之余,亦保私密。二层辟雅间八室,分别以“琴、棋、书、画、诗、酒、花、茶”为主题,室内陈设皆是与之对应的精心甄选的古玩珍品,风雅尽显。
至于三层,则只设两间宽阔的雅室,居高望远。
楼宇之后,是五处错落有致的院落。院中景致各异,与前方的主楼相映成趣。
他顿了顿,指着另外几张图纸,“这是内饰的细节图……”
姜秣仔细看着图纸,听得认真。石管事办事向来稳妥,这些安排已经是十分完善。
她沉吟片刻,还是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茶器茶叶是关键。不必拘泥于官窑瓷器,可寻访民间隐世的陶艺大师,定制一批独具匠心的茶具。另外,茶叶来源也要拓宽,除了固定的贡茶渠道,派人去各地名山寻访私藏好茶,甚至,”姜秣突然有了新想法,“我们可以自己在合适的地方开辟几处茶园,日后专供我们自己……”
待姜秣说完,石管事眼中露出钦佩之色,连连点头:“小姐思虑周详,我这就记下,立刻去办。”
姜秣又将目光投向窗外山庄的景致,若有所思,“总之,一切用度不必吝啬,务求做到极致,让那些见惯了富贵的世家权贵们也觉眼前一亮,愿意时常来此品茗、会谈的雅集之所。”
“是!小姐。”石管事郑重应下,“我即刻安排下去,增补细节,加快进度。”
姜秣微微颔首道:“嗯,此事你多费心,我这几日都在山庄,若还有何细节需要定夺,随时来报,此事办好我定有厚赏。”
“多谢小姐抬举,此事我定会尽心尽力,不让小姐失望。”石管事躬身退下,自去忙碌。
接下来的几天,姜秣每日除了处理一些山庄事务,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和石管事以及几位匠人,商讨茶馆的细节。
几天后,所有主要的图纸和细节都已最终确认,匠人们领命而去,开始赶工。姜秣见诸事已定,就想着去悠然山庄待上几日,和石管事说了一声,姜秣便走了。
悠然山庄栖息于湖山之间,四周林木蓊郁,一湾澜湖静影沉璧,偶有清越鸟鸣,滴落在这片空灵的画境里,更添几分清幽。
“姜秣!你总算得空过来了!”陆舒音看到姜秣时,她步履轻快地迎上来,脸上带着欣喜笑容。
“舒音。”姜秣也露出笑容回应。
两人并肩而行,穿过曲折的回廊,来到一处临水而建的茶室,窗外是潺潺流水和几丛修竹,环境十分清雅怡人。
陆舒音凝眸望着姜秣,眼底掠过一抹惊艳,眼前的姜秣,眉眼如画,清冷中透着几分明澈,“许久不见,想来这段日子你定是过得极好,瞧你气色越发好了。”
姜秣闻言浅浅一笑,“你如今这般从容,想来近日心境开阔,连眼角眉梢都带着笑意。”
“对了,如今既风在朝中有了官职,前程似锦。你若是想回京,或是换个环境,随时可与我说。你弟弟想来也是盼着你能离他近些。”姜秣看向陆舒音问道。
陆舒音微微摇头,亲手为姜秣斟上一杯热茶:“我在这里很好,既风他已能独当一面,我为他高兴,但我也有我的天地。如今看着山庄一点点变得更好,接待八方来客,处理各种事务,我觉得充实又自在。比起回到京城那个繁华地,我更喜欢这里。”
姜秣听她语气真诚,毫无勉强之意,心中了然,“你既喜欢,那便安心待着。这里交给你,我向来是放心的。”
陆舒音笑容更深,起身取来方才命人拿的几本账册,“你既然来了,正好看看山庄最近的情况。自去年以来,来山庄小住和游玩的客人越来越多,还有不少人家看中此处的景致清幽,特意包下院落或是宴客厅举办诗会、寿宴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