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蔚蓝政府授权PDC扩大军事行动权限的决定,如同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迅速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压抑已久的军事机器开始高速运转,一场旨在“消除威胁”的钢铁风暴,向着广袤的“生态保护区”席卷而去。
“铁砧”坠落
行动代号——“铁砧”,寓意以绝对力量将反抗砸碎。
首先发难的是来自近地轨道的精确打击。
搭载了高能粒子束或动能弹头的轨道平台,根据侦察卫星和无人机锁定的目标,对棘爪族已知的大型聚集点、疑似武器工坊、以及地下通道的关键节点,实施了外科手术式的清除。
一道道刺目的白光从天而降,无声无息,却蕴含着毁灭性的力量。
被击中的区域,无论是参天古木还是坚硬岩层,瞬间汽化或崩塌,留下焦黑的巨坑和扭曲的残骸。
打击极其精准,力求最大限度摧毁军事潜力,避免波及(人类所定义的)非战斗区域。
紧接着,由“守护者-VI”型主战机甲和“哨兵”高速突击车组成的机械化部队,在无人侦察机和武装直升机的掩护下,从多个方向开进“保护区”边缘地带。
它们如同移动的金属堡垒,能量护盾闪烁着幽光,重型磁轨炮和多管火箭发射器指向任何可疑的阴影。
他们的任务是清扫轨道打击后的残余抵抗,建立前进基地,并逐步向内陆推进。
荆棘反击
然而,棘爪族并未坐以待毙。
他们早已预料到人类会采取更强硬的手段。
面对铺天盖地的钢铁洪流,他们放弃了正面抗衡,彻底融入了他们最熟悉的战场——幽暗的丛林与错综复杂的地下世界。
· 丛林陷阱: 人类机械化部队的前进道路上,布满了各种阴险的陷阱。
伪装巧妙的深坑底部插满了淬毒的骨刺;牵引式爆炸物由几乎不可察觉的生物丝线触发;巨大的、被刻意削尖的木质撞锤从树冠荡下;甚至有些区域被撒上了能缓慢腐蚀金属履带和轮胎的强酸性孢子。
· 地下突袭: 就在人类地面部队专注于清理地面威胁时,他们临时建立的前进基地或补给点,却突然从地下冒出棘爪族的突击小队。
他们利用人类尚未完全掌握的地下网络,发动短促而致命的袭击,摧毁燃料库、干扰通讯天线、刺杀落单的士兵,然后迅速消失在错综复杂的地道中。
· 生物武器: 棘爪族开始有意识地驱赶或引导一些本土的危险生物冲击人类阵地。
成群结队、甲壳坚硬、口器能分泌强酸的“蚀铁甲虫”;能够喷射致幻孢子的巨型“迷幻真菌”;甚至还有被激怒的、体型堪比小型机甲的区域霸主级生物……这些本土生物给人类部队造成了不小的麻烦和心理压力。
人类的科技优势依然明显,每一次遭遇战,棘爪族往往都要付出惨重的伤亡。
但他们的抵抗意志无比顽强,战术灵活而残忍。
他们用生命换取时间,用鲜血浇灌仇恨,将人类的每一次推进都变得步履维艰,代价高昂。
媒体的战争与后方的焦虑
前线的战况通过军方审查后的画面和战报,有限度地传回后方。
官方媒体着力渲染PDC部队的“英勇”和“战果”,展示被摧毁的棘爪族工事和缴获的简陋武器,试图塑造一种“一切尽在掌握”的氛围。
但与此同时,一些非官方的、由前线士兵偷偷传回的画面和消息,也开始在网络上悄然流传。
这些画面展示了被陷阱摧毁的机甲残骸、士兵在丛林环境中紧张恐惧的面孔、以及棘爪族袭击后留下的惨状。
配文往往充满了对战争残酷性的描述和对军方乐观报告的质疑。
“我们真的能赢吗?”、“这场战争到底要打到什么时候?”、“为什么我们要在别人的家园里流血?”……种种疑问和焦虑情绪在民间蔓延。
虽然主流舆论依然支持军事行动,但最初的狂热开始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对战争长期化、残酷化的担忧和疲惫。
消费品价格因为军事开支增加和部分供应链受影响而略有上涨,一些非必要的娱乐活动和社会项目被暂停或削减,以集中资源保障战争。
人们的生活虽然未受根本影响,但空气中已经弥漫起一丝战时经济的紧张感。
人道的困境与道德的拷问
随着军事行动的深入,一些无法完全掩盖的问题开始浮现。
一次轨道打击,原本目标是疑似武器工坊,但剧烈的爆炸引发了连锁的山体滑坡,掩埋了一个位于地下更深处的、以老弱妇孺为主的棘爪族避难所。
后续的生命探测仅发现了微弱的信号。
一支清剿分队在丛林中发现了一个小型的棘爪族村落,里面除了少数成年战士外,大多是未成年个体和衰老的个体。
交火中,村落被摧毁,非战斗人员的伤亡无法避免。
这些事件虽然被军方尽量低调处理,但仍有风声漏出,引发了社会,尤其是温和派残存力量和知识界的强烈不安和批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