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万寿节的风波,以赵党阴谋的彻底败露和萧景珩夫妇的沉着应对而告终。元景帝当庭严惩了构陷者,太后亦对萧景珩和梁婉清温言抚慰,赏赐有加。这场发生在普天同庆场合的闹剧,反而成了萧景珩地位稳固、圣眷优隆的又一明证。朝野上下看得分明,这位年轻的靖安侯兼帝婿,不仅能力出众,心思缜密,应对危机的智慧与魄力更是远超常人。
寿宴之后,靖安侯府门前车马更盛,但此番前来道贺攀附者,心思已与以往大不相同。以往或为利益,或为观望,如今更多了几分真正的敬畏与结交之心。萧景珩依旧从容应对,不骄不躁,将主要精力放回礼部公务,同时更加注重与慕容皓、周秉正等清流核心人物的联络,稳固自己在朝中的根基。
然而,经此一事,萧景珩对权力的残酷与斗争的无所不用其极有了更深的认识。他深知,赵党虽屡遭重创,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其潜藏势力与怨恨绝不会轻易消散。眼下暂时的平静,或许正酝酿着更大的风暴。他必须更快地积蓄力量,不仅要巩固权位,更要在士林、在民间建立起超越政治斗争的清誉与影响力。
这日晚间,萧景珩回到府中,见梁婉清正于灯下抚琴,琴音舒缓,却隐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色。他挥退侍女,走上前,轻轻按住琴弦。
“婉儿,可是还在为寿宴之事忧心?”他温声问道。
梁婉清抬起头,明眸中带着一丝后怕与依赖:“夫君,那日……若非你早有防备,后果不堪设想。妾身只要一想,便觉心惊。这朝堂之上,为何总是步步惊心?”
萧景珩揽她入怀,安抚地拍着她的背,沉声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你我身处漩涡,便难有真正的安宁。然而,惧而无益,唯有使自己更强,根基更稳,方能护得周全。” 他顿了顿,低头看她,“况且,我们也并非全无依仗。此次能化险为夷,除了谋划,亦因我们行事光明,未有授人以柄之处。尤其是……你我所珍爱的那部《石头记》,此番虽被小人利用,却也因其文采本真,未落下乘,反而在士林中赢得了更多公允之论。”
提到《金陵十二钗》,梁婉清眼中闪过一丝光亮,担忧稍减:“是啊,听闻李文渊老学士等人,近日在文会上对此书评价颇高,倒是让那些污蔑之词不攻自破。” 她依偎在萧景珩怀中,感受着他沉稳的心跳,轻声道,“夫君,妾身想……既然此书有如此魅力,能引人深思,启人心智,不若……不若我们将其好好整理誊抄,不再只局限于小范围传阅,或许……或许能真正做些什么?”
萧景珩心中一动,看着妻子眼中重新燃起的勇气与期待,一个念头渐渐清晰。或许,这部凝聚了他前世心血与今世智慧的书卷,不应只作为闺阁秘玩或政治攻讦的工具。它应该,也完全可以,成为涤荡浊流、彰显正道、甚至潜移默化改变一些东西的力量。
喜欢诗酒趁年华:我靠文抄走上巅峰请大家收藏:(www.064806.com)诗酒趁年华:我靠文抄走上巅峰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