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古言 > 诗酒趁年华:我靠文抄走上巅峰 > 第279章 礼法波澜

诗酒趁年华:我靠文抄走上巅峰 第279章 礼法波澜

作者:洛无伤啊 分类:古言 更新时间:2025-11-19 18:26:57

金殿赐婚,天作之合,京师上下皆以为靖安侯府与皇室联姻已是板上钉钉,只待良辰吉日。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萧景珩以寒门之身,骤登高位,更得尚主殊荣,早已成为许多传统勋贵和清流中保守派的眼中钉。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一场以“祖宗法度”为武器的风波,在看似平静的水面下悄然酝酿。

这日,元景帝正于御书房批阅奏章,宗人府宗令、一位年高德劭的老皇叔,在礼部尚书的陪同下,面色凝重地前来觐见。

“陛下,”老皇叔颤巍巍行礼,声音带着忧戚,“老臣近日与礼部同僚复核四公主大婚仪典,翻阅《皇明祖训》及《大明会典》,心中甚是不安,不得不冒死陈情。”

元景帝放下朱笔,眉头微蹙:“皇叔何事不安?但讲无妨。”

礼部尚书接口道:“回陛下,臣等查勘旧制,太祖皇帝曾定下规矩,公主下降,驸马人选,宜选勋戚子弟或军中骁将,旨在巩固国本,联姻重臣。且驸马除爵位外,不宜再任实权部堂官职,以防外戚权重,干预朝政。此乃祖宗为保江山永固所设之屏障啊!”他顿了顿,看了一眼皇帝脸色,继续道,“靖安侯萧景珩,虽功勋卓着,才华出众,然其出身并非世勋,此其一也;其二,其现任礼部右侍郎,乃实权要职,若再尚主,恐与祖制有违。臣等非是对靖安侯有偏见,实乃为国朝法度、为后世典范计,恳请陛下三思!”

老皇叔亦叩首道:“陛下,祖宗之法,不可轻废。老臣深知陛下爱才之心,然国体为重。若开此先例,恐后世效仿,法度崩坏,臣恐……恐非社稷之福啊!”

这番话,引经据典,冠冕堂皇,直指萧景珩“出身”和“官职”两大“不合祖制”之处,将一桩婚事提升到“关乎国体法度”的高度。这已非个人恩怨,而是涉及皇室规矩、朝廷制度的根本性问题,其威力远比简单的构陷大得多!若处理不当,即便元景帝强行赐婚,也会留下“违逆祖制”的污点,为日后政局埋下隐患。

消息传出,朝野震动。不少守旧官员纷纷上疏,附和宗人府和礼部之言,强调“礼不可废”,“法度重于人情”。一时间,要求皇帝遵循祖制、重新考量驸马人选的呼声渐起。靖安侯府门前虽依旧车马,但暗地里观望、质疑的目光却多了起来。

萧景珩闻讯,神色凝重。他深知,此次风波非同小可。对手不再使用卑劣的陷害手段,而是祭出了“祖宗法度”这面大旗,站在了道德和制度的制高点上。硬抗,便是与整个传统礼法体系为敌;退缩,则前功尽弃。

他闭门沉思一夜,翌日清晨,并未急于上疏自辩,而是换上一身素净儒袍,只带展鹏一人,悄然出府,前往京师久负盛名的“文渊阁”书院。此书院的院长,乃是致仕多年、却仍被士林尊为泰山北斗的理学大儒,陈老夫子。陈老夫子一生恪守礼法,德高望重,但其并非迂腐之人,向来主张“礼以义起”,法度需与时俱进。

萧景珩以晚辈后学之礼,恭敬求见。在书院静室中,他与陈老夫子进行了一场长达两个时辰的深谈。无人知晓他们具体谈了什么,只见萧景珩离去时,陈老夫子亲自送至门外,抚须颔首,目光中竟带着几分激赏。

三日后,一次经筵讲学之上,元景帝与群臣探讨历代典章制度。陈老夫子作为特邀大儒,在论及“礼法与时宜”时,缓缓开口道:“老夫近日静思,礼法之设,本为定国安邦,非为桎梏贤才。太祖立法,其心在于择贤尚功,巩固社稷。然时移世易,若固守条文,不识其精义,岂非买椟还珠?譬如驸马之选,太祖时天下初定,倚重勋旧,其制合乎时宜。然今四海升平,取士以文,若有大才,于国有不世之功,虽出身寒微,岂可因旧制而弃之?此非违祖制,实乃扬祖德,继祖志也!《易》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望陛下与诸公思之。”

陈老夫子一席话,引经据典,却巧妙地将“遵循祖制”解释为“继承祖志(择贤)”,并强调“变通”的重要性,为萧景珩的“不合常规”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此言一出,许多中间派和开明官员纷纷点头称是。

几乎同时,萧景珩上了一道言辞恳切、逻辑缜密的奏疏。他并未直接反驳祖制,而是首先高度颂扬太祖立法之深意,随即笔锋一转,列举本朝历代贤臣良将,不乏打破常规任用之人,其功绩反而光大了祖法。接着,他结合北疆之功、漕运之利、吐蕃之策,阐明自己所有作为,皆为实现“国泰民安”这一太祖立法的根本目标。最后,他恳切表示:“若因臣之微末出身、区区官职,有碍陛下法度,臣愿即刻上还侍郎印信,以布衣之身,尚公主殿下,此生唯竭忠尽智,以报陛下知遇之恩,绝无干预朝政之念!”

此奏疏以退为进,既表明了对祖制的尊重,又彰显了自身的功劳与忠诚,更表达了不为官职所累、只愿与公主相守的决心,情真意切,有理有据,令人动容。

元景帝览奏,又闻陈老夫子之言,心中豁然开朗。他本就有心成全,如今得了理学泰斗的理论支持和萧景珩如此识大体的表态,更是坚定了决心。翌日朝会,元景帝当众宣布:“祖宗之法,朕岂敢忘?然法之精髓,在于择贤任能,保国安民!萧景珩之功,天地可鉴,其才其德,足堪匹配帝女!朕意已决,特许此婚,以为天下立贤之范!至于官职,萧景珩既愿为国效力,朕自当量才施用,何须拘泥?此事不必再议!”

皇帝金口玉言,一锤定音。加之陈老夫子的权威解读和萧景珩的巧妙应对,原本汹汹的“礼法”风波,瞬间平息。那些以祖制为名的反对者,再也无话可说。

经此一役,萧景珩不仅稳固了婚事,更展现了他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应对危机的能力,其形象从一个单纯的能臣干吏,提升为了懂得尊重传统、又能灵活变通的成熟政治家。而他与梁婉清的姻缘,也因这番波折,更显来之不易,愈发坚不可摧。

喜欢诗酒趁年华:我靠文抄走上巅峰请大家收藏:(www.064806.com)诗酒趁年华:我靠文抄走上巅峰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