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后初霁,城西梅雪园内,银装素裹,几株老梅虬枝盘错,红萼傲雪,暗香浮动。亭台楼阁皆覆着一层莹白,檐下冰棱如挂剑,清冷中透着一股孤高的雅致。然而,这静谧风雅的景致之下,却弥漫着一股无形的紧张气息。
巳时刚过,受邀的宾客陆续抵达。太子少保周老夫子身着鹤氅,手持鸠杖,在弟子搀扶下颤巍巍入园,目光矍铄,不怒自威。国子监两位博士——严谨刻板的孙博士和以辩才着称的李博士,并肩而行,低声交谈,眼神却不时扫向园门方向。几位依附赵相的清客文人,如擅长摹古的王先生、精于词律的赵先生等,早已到场,簇拥着主人赵崇明,谈笑风生,气氛看似十分融洽。
赵崇明今日一身暗紫色锦袍,外罩玄狐大氅,显得雍容闲适。他亲自在园门处迎候,见到周老夫子等人,更是执礼甚恭,口称“前辈”,将一众文坛耆宿请入暖阁。暖阁内早已备好香茗暖炉,四壁悬挂名家字画,案上陈列古玩,极尽风雅。
萧景珩带着凌云、雷厉准时抵达。他今日一身青缎常服,外罩皇帝所赐的紫貂斗篷,身形挺拔,面容清俊,举止从容。踏入园门,目光平静地扫过园中景致与阁内众人,心中已然绷紧。凌云与雷厉留在阁外廊下,与其他官员的随从一处,目光却如鹰隼般警惕地留意着四周。
赵崇明见萧景珩到来,脸上立刻堆起热情的笑容,快步迎上:“景珩贤侄,你可算来了!风雪阻路,还以为贤侄要被这瑞雪留住了呢!” 言语亲切,仿佛真是忘年之交。
萧景珩躬身施礼,态度谦逊:“丞相厚爱,景珩岂敢怠慢。路上积雪已清,来得迟了,还望丞相与诸位前辈海涵。”
“无妨无妨,来得正好!”赵崇明笑着将他引入暖阁,向众人介绍道:“诸位,这位便是近日名动京华的文安伯萧景珩,诗才卓绝,陛下屡次嘉许的少年英才!”
暖阁内顿时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聚焦在萧景珩身上。周老夫子微微颔首,目光审视;孙博士、李博士面无表情;几位清客则脸上带着或真或假的笑容,纷纷拱手寒暄。
萧景珩一一还礼,态度不卑不亢,应对得体。他敏锐地感觉到,那些看似客套的笑容背后,藏着探究、比较,甚至是一丝不易察觉的敌意。
众人落座,品茗闲谈。起初话题还围绕着园中雪景、梅花逸事,气氛尚算轻松。然而,酒过三巡,茶添数道之后,赵崇明看似随意地将话题引向了诗文创作。
“今日瑞雪红梅,良辰美景,若无佳句,岂不辜负?”赵崇明捋须笑道,目光转向周老夫子,“周老乃文坛泰斗,学究天人,于诗词格律、典故考据更是精深,不知对此番雪景,可有佳构?”
周老夫子慢悠悠放下茶盏,清了清嗓子,道:“老朽年迈,文思枯竭,不敢献丑。倒是听闻萧伯爵年少才高,诗风新颖,尤擅即景抒情。今日之景,正可一试才情啊。” 他将矛头直接引向了萧景珩。
此言一出,众人目光再次聚焦。萧景珩心知试探开始,从容答道:“老夫子过奖。景珩才疏学浅,不过偶有所感,信口胡诌,岂敢在诸位前辈面前班门弄斧。”
“诶,萧伯爵过谦了。” 那位精于词律的赵先生接口道,“伯爵的《水调歌头》、《雁门太守行》等篇,用韵精严,对仗工巧,足见功力深厚。尤其《雁门太守行》中‘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一联,气势磅礴,格律却一丝不苟,令人叹服。不知伯爵于格律之道,有何心得?” 问题看似请教,实为考校,暗含“如此精严格律是否真出自年轻人之手”的质疑。
萧景珩早有准备,淡然道:“赵先生谬赞。格律乃诗之骨架,初学必遵。然景珩以为,格律终为表情达意服务,若过于拘泥,反失其神。譬如杜工部诗,沉郁顿挫,格律精严却浑然天成,乃因情真意切,气韵充盈所致。景珩习诗,亦先求熟稔规矩,再求破茧而出,以气运律,而非以律缚意。”
一番话,既肯定了格律的重要性,又点出了更高境界,引杜甫为例,更是恰到好处,令人难以反驳。赵先生闻言,微微颔首,不再言语。
这时,那位严谨刻板的孙博士忽然开口,声音冷硬:“萧伯爵所言不差。然老夫近日重读伯爵《出塞》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一句,气象宏大。只是这‘秦时’、‘汉时’并举,跨越数百年,于史实地理而言,似有可商榷之处?不知伯爵此句,典出何故?可有依凭?” 此问极为刁钻,直指具体诗句的典故出处和史实依据,正是梁婉清预警的“考据”发难。
暖阁内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看萧景珩如何应对。赵崇明端起茶杯,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萧景珩心中冷笑,面上却依旧平静,他略一沉吟,朗声道:“孙博士治学严谨,景珩佩服。此句确非实指秦、汉某一具体关隘,乃是化用古人慨叹时空流转、边患绵长之意。《古诗十九首》有‘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之叹,乐府诗中亦多有以历史跨度写沧桑之感者。景珩拙作,不过是借‘秦月汉关’这等悠远意象,烘托戍边之艰辛与历史之沉重,意在传神,非为考史。若论具体关隘,自是当下雁门、居庸更为切题。不知博士以为然否?”
他引经据典,巧妙地将问题从具体的史实考据引向了诗歌的意象营造和抒情传统,既回答了质疑,又展现了自己的博学与诗学见解,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
孙博士张了张嘴,一时竟找不到话来反驳,只得冷哼一声:“原来如此。伯爵倒是善于化用。”
接连两次发难被萧景珩轻松化解,暖阁内的气氛微微有些凝滞。赵崇明眼中闪过一丝阴霾,但很快又笑道:“精彩!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景珩贤侄不仅诗才敏捷,于诗理亦见解独到,后生可畏啊!来,诸位,满饮此杯,稍后我们移步梅林,踏雪寻梅,再觅佳句!”
喜欢诗酒趁年华:我靠文抄走上巅峰请大家收藏:(www.064806.com)诗酒趁年华:我靠文抄走上巅峰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