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京师,层林尽染,金菊怒放。萧景珩于翰林院处理完一应公务,刚回到青鱼巷宅邸书房,还未及换下官服,老仆萧安便悄声禀报,言有故人遣使送来时新花糕。萧景珩心中微动,命人引至偏厅。
来者正是四公主梁婉清身边的心腹侍女云袖。她依旧是一身寻常人家婢女的打扮,低眉顺眼,手中提着一个精致的紫檀木食盒。见到萧景珩,云袖依礼福了一福,声音轻柔:“奴婢奉家主之命,特来给大人送些新制的菊花糕,聊表心意。”
萧景珩令左右退下,只留萧安在门口守着。云袖这才上前,将食盒轻轻放在桌上,打开盒盖,里面果然是几样造型别致、香气清甜的菊花糕。然而,她的动作并未停止,而是用指尖在食盒内层一个极其隐蔽的角落轻轻一按,只听一声微不可闻的“咔哒”声,内层底板竟悄然滑开,露出下方一个浅浅的夹层,里面平放着一封没有署名的素笺。
“大人,家主还有几句口信,让奴婢务必带到。”云袖的声音压得更低,几如耳语,“宫中已定于三日后,在御花园澄瑞亭设‘赏菊宴’,皇后娘娘亲自主持,遍请京中三品以上勋贵、重臣及家眷,尤其……点名要各家适龄的杰出子弟赴宴。家主让奴婢提醒大人,此番宴会,名为赏菊,实则……或有为几位殿下相看之意,皇后娘娘近来对大人颇为留意,恐有考量之心。请大人……务必谨慎应对,早作绸缪。”
萧景珩闻言,心中一震,面上却不动声色。他接过那封素笺,展开一看,上面只有寥寥数语,字迹清雅含蓄,与上次一般无二:“秋深露重,菊宴风高。谨言慎行,唯心自知。”
这“菊宴风高”四字,已是再明白不过的警示!赏菊宴看似风雅,实则暗流汹涌,尤其是涉及皇子公主的婚姻大事,更是牵动朝局神经。皇后亲自操办,点名要青年才俊赴宴,其意不言而喻——这很可能是一场为公主,尤其是已到适婚年龄的四公主梁婉清,挑选驸马的预演!而自己,因近来声名鹊起,圣眷日隆,显然已进入了皇后的视野,甚至可能成为了重点考察对象之一。
云袖传完口信,将食盒恢复原状,再次福身:“口信与点心均已送到,奴婢告退。” 她行事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显然训练有素。
萧景珩令萧安亲自将云袖从角门送出,并打赏了银钱。回到书房,他独坐灯下,指尖摩挲着那方素笺,眉头微蹙。
梁婉清的示警,来得及时,也让他感到一股无形的压力。他深知,尚主之事,绝非简单的男女婚配,而是掺杂了太多的政治权衡与利益纠葛。一旦卷入,必将置身于风口浪尖,成为各方势力瞩目的焦点。自己如今虽略有根基,但与那些盘根错节的世家大族相比,仍显单薄。更重要的是,他志在经世济民,不愿过早被卷入皇室姻亲的漩涡之中,徒增束缚。
然而,皇后的邀请,不容推辞。如何在这场鸿门宴中既能保全自身,又不失礼数,甚至能借此机会进一步展现才华,而非沦为被审视的“驸马候选人”,需要极高的智慧和分寸感。
他沉吟片刻,心中已有计较。首先,仪表言行需格外注意,既要展现出翰林清流的儒雅风范,又不能过于锋芒毕露,惹人忌惮。其次,应对问答需机敏得体,对于经史典故、时政策论,可畅所欲言,显其才学;但若话题涉及皇室、涉及敏感朝政,则需谦逊谨慎,不轻易表态,尤其要避免任何可能被解读为“攀附”或“有非分之想”的言辞。最后,待人接物需不卑不亢,对勋贵重臣保持尊重,对同龄子弟以礼相待,但绝不结党,不参与任何小圈子的议论。
更重要的是,他需借此机会,向皇后乃至陛下,传递一个清晰的信号:他萧景珩,乃国之干臣,愿为陛下驱策,效命朝廷,而非攀龙附凤、寻求姻亲庇护的幸进之徒。
三日后,御花园澄瑞亭,菊香馥郁,贵胄云集。这场看似风花雪月的宴会,实则关系着许多人的命运走向。
喜欢诗酒趁年华:我靠文抄走上巅峰请大家收藏:(www.064806.com)诗酒趁年华:我靠文抄走上巅峰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