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穿越 > 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 > 第85章 新军立——雏形已成的守护力量

二月初二的清晨,太行山的雪还没化透。

李昊站在演武场上,哈出的白气裹着风打在脸上。他望着脚下新铺的青石板——那是张阿牛带着庄丁连夜凿的,原本坑洼的土场,如今平整得能照见人影。青石板尽头,立着两根杉木旗杆,顶端缠着红绸,风一吹,绸子簌簌响,像在哼一首无声的歌。

“公子,时辰到了。”韩通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李昊转身,看见八十名士兵已经在演武场中央站成方阵。他们穿着统一的深灰色棉服,袖口和领口绣着暗纹的“仁”字——那是秀莲带着妇女们熬了三夜赶制的。棉服里衬是厚实的粗布,外层涂了桐油,防风又防水。最前排的火器手背着燧发枪,枪托泛着乌木的光泽;长枪手握着丈八长矛,矛尖在雪光里闪着冷冽的青;刀盾手抱着嵌铁皮的圆盾,盾面用朱砂画着太极图。

“比昨日又齐了。”李昊点头,眼底泛着暖光。

鼓声骤起。

三通鼓罢,韩通跃上演武台,手中长刀一振:“稍息!”

八十人同时抬脚,靴底磕在青石板上,声响如同一记重锤。

“立正!”

所有人挺胸抬头,肩线平得像刀切。最前排的周狗蛋攥着长枪,指节发白——这个曾给清军当伙夫的年轻人,此刻腰杆挺得笔直,仿佛要证明什么。李昊望着他,想起昨夜这小子蹲在伙房门口补靴子,说“俺得穿体面点,不能给‘仁义卫’丢脸”。

李昊走上演武台,手中的“仁义卫”锦旗被风吹得猎猎作响。

“各位兄弟。”他开口,声音撞在旗杆上,又弹回方阵,“今日是龙抬头,龙醒了,咱们的‘仁义卫’也醒了。”

台下有人小声嘀咕:“啥是‘卫’?”

李昊笑了:“卫,是守护。从前咱们是守庄子的庄丁,今日是守太行山的卫。这面旗,不是给我个人的,是给每一个愿意护着家园、护着乡亲的兄弟。”

他将锦旗交到韩通手中。韩通单膝跪地,双手接过,起身时锦旗在风里展开,绣着金线的“仁义卫”三个大字,在雪幕里亮得灼眼。

“敬礼!”韩通大喝。

八十人同时举枪——火器手的燧发枪斜指天空,长枪手的矛尖划出银弧,刀盾手的圆盾护在胸前。雪粒子打在枪管上,发出细碎的“噼啪”声,像在应和这声“敬礼”。

仪式结束时,演武场外传来喧哗。

李昊掀开幕帘,看见二十多个庄稼汉挤在门口,有的扛着粮袋,有的提着酒坛,最前头的老者拄着拐杖,身后跟着七八个年轻人。

“李公子!”老者分开人群挤进来,腰弯得像株老柳树,“俺是王家庄的村长王有福。俺们村遭了灾,清军的粮队又抢了半仓谷子,求您收留俺们吧!”

他身后的年轻人抢着说:“俺叫王二柱,会赶车!俺爹说跟着您,能给咱庄稼人留条活路!”

“俺是李家庄的,俺娘说您给伤兵治伤不要钱,俺想跟着学医术!”

人群越聚越多,很快挤满了演武场外的空地。李昊望着这些晒得黝黑的庄稼汉,有的裤脚沾着泥,有的手上裂着血口,却都带着股子热乎气——这是百姓对“活路”的渴望。

“都起来。”他声音温和,“不是我收留你们,是咱们一起搭伙过日子。王家庄的粮,我让沈括记在‘仁义仓’里;赶车的手艺,韩通教;学医术,陈默带你们去药庐。”

王有福愣了愣,突然跪下来:“公子这不是收留,是给俺们一条命啊!”

紧接着,陈家沟的赵村长、桃花峪的孙寡妇,甚至三十里外的黑石村人都来了。他们带来的不只是粮钱——陈家沟送了十张硬弓,桃花峪挑了五匹健马,黑石村的铁匠老周说:“俺们村的炉子闲着,以后‘仁义卫’的兵器,俺们包了!”

李昊扶起最后一个村长,望着满场的人群,忽然想起三个月前,他带着三十个庄丁守寨墙时的惶惑。那时他怕守不住,怕庄民们失望;如今,这些素不相识的百姓带着家当来投,只因为他守住了“仁义”二字。

傍晚,李昊坐在书房里,案头堆着各村的文书。

陈默端着盏热茶进来,身后跟着周狗蛋。周狗蛋换了身干净的棉服,头发梳得整整齐齐,手里捧着个木匣。

“公子。”周狗蛋声音发紧,“这是俺攒的十五两银子,还有爹留下的半块玉。俺想捐给‘仁义仓’,给伤兵买药。”

李昊接过木匣,打开看——银子整整齐齐码着,玉坠子泛着温润的光。他抬头,看见周狗蛋耳尖通红:“俺没读过书,可俺知道,跟着您,不能只拿饷,得尽心。”

陈默在旁笑道:“狗蛋今早还缠着我学写字,说要给家里写封信,说‘我现在是卫里的人,能挣钱养娘了’。”

李昊心头一热,转头看向墙上的新军编制表:火器手二十,长枪手三十,刀盾手三十。每个名字后面,都注着籍贯、特长——周狗蛋写的是“伙夫出身,善辨草药”;王二柱是“赶车能手,熟悉山路”;连最年轻的十五岁少年小石子,都标着“会编竹筐,可做护具”。

“明日开课。”李昊放下茶盏,“请秀莲姐来教认字,陈默讲算学,沈括教辨草药。咱们不仅要会打仗,还要会记账、会修械、会写家书。”

陈默点头:“公子是要把‘仁义卫’变成支有脑子的队伍。”

李昊望着窗外的星空,雪已经停了,月亮挂在演武场的旗杆上,把“仁义卫”的锦旗照得透亮。他轻声说:“一支军队,若只有刀枪,那是凶器;若有魂,才是守护。咱们的魂,不在旗子上,在每个兄弟的良心上。”

深夜,李昊披衣出门。

演武场上,新军还在加练。周狗蛋举着长枪,跟着韩通学刺杀动作,虽然笨拙,却格外认真;王二柱在擦燧发枪,枪管被他擦得锃亮;小石子蹲在角落,用树枝在地上画字——是“卫”字,一笔一划,歪歪扭扭,却写得很用力。

李昊站在廊下看了许久,转身回屋。案头的文书里,夹着张阿牛刚送来的纸条:“公子,西山的煤窑开了,下月能供军炭。咱们的‘仁义卫’,越来越像个家了。”

他笑着吹灭灯,月光透过窗棂洒在“仁义卫”名册上。那些名字,有的是庄稼汉,有的是旧俘虏,有的是逃荒的百姓,如今都成了守护太行的卫士。

这不是结束。

是春天。

是种子落在泥土里,即将破土而出的春天。

喜欢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请大家收藏:(064806.com)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www.064806.com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