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的星象密室在黄昏的霞光中泛着靛蓝色的幽光,穹顶绘制的金星轨迹图与夜空中真实的金星形成镜像投影,星轨末端的光斑落在地面的星形凹槽中,与太阳神器图谱中标注的 “昏星符” 能量轨迹完全吻合。陈九章的星陨罗盘悬浮在凹槽上方,盘面的月魄指针与金星的赤经坐标形成精准共振,指向凹槽中心嵌着的星形符牌轮廓,“是‘行星能量锚点’!” 他操作星象分析仪,三维图像中显现出符牌表面的纹路与金星的公转轨道参数完全同步,“就像卫星追踪系统锁定行星轨迹,这些纹路能吸收金星与太阳角距最大时的辐射能量,转化为激活昏星符的动力,阿旃陀的护印契《星能考》中曾记载,古埃及人掌握着通过行星辐射驱动符牌的技术,其原理类似现代的行星探测器能量收集装置。”
赛义德展开祖父手札中那张绘着密室星图的羊皮纸,上面用科普特文标注的取符步骤与石壁上《亡灵书》“启明星之章” 的壁画形成精准对照,壁画中祭司手持星形符牌朝拜金星的场景与手札描述分毫不差。“手札第 41 页明确记载,昏星符需在‘金星大距’时取出,也就是当金星与太阳的角距达到最大值、亮度最强的刹那,此时用昼行镯的能量激活穹顶星轨,地面的凹槽会在星光作用下升起符牌。” 他指着《一千零一夜》“金星的赠礼” 插画,画中符牌上的八芒星图腾与屏幕上昏星符图谱的细节完全吻合,“故事里‘当黄昏的宝石悬于西天,石槽会献出星辰的符记’这句谶语,正是取符的关键 —— 必须按金星运行的方向转动星轨,每个节点需偏转 23.5 度才能触发符牌的上浮机制,就像调整航海仪的方位角,偏差超过 0.5 度就会导致能量错位,阿旃陀的护印契《行星阵录》曾记载类似的行星轨迹激活法,在巴比伦的观星台中有应用。”
天葬师后裔取下胸前的骨笛,召魂笛奏响 “追星章” 的古老旋律,笛音与密室的星图能量产生共鸣,在空气中形成与金星辐射同步的波动。八位护印使的残魂虚影从雪山魂链中飘出,化作八道金色的星轨延长线,精准连接穹顶星图与地面凹槽,魂链的金光顺着延长线流淌,在昏星符周围形成能量环,将散逸的行星能量重新汇聚,“是埃及护印使融合华夏《甘石星经》行星理论与古巴比伦占星术创制的‘引星咒’!” 后裔调整笛音的频率,让高音对应金星的强光辐射,低音匹配弱光波动,“这些虚影能引导行星能量定向流动,就像光纤传导光信号,阿旃陀的护印契《聚星篇》中记载,曾用类似的引星咒收集过彗星的尾巴能量。”
小儿子抱着蛇笛坐在凹槽边缘,童声裹着暮色的微凉在密室中回荡:“石头槽里藏着星星牌,要听唱歌才肯跳出来。” 他的蛇笛青光流转,与魂链的金光交织成螺旋的音波,音波在星形凹槽中游走,让嵌着符牌的石质逐渐变得通透,显现出内部的星纹脉络,“妈妈的笔记《星族音谱》里说,爱躲星星的符牌怕转圈的调子,蛇笛的青光音波能让石头变透明,就像阿旃陀的蛇笛能通过特定频率改变矿物透明度一样,上次在水晶洞就是这样让能量晶核显形的。”
耍蛇人首领吹了声短促的呼哨,肩头上的眼镜蛇顺着穹顶星图游走,蛇尾在金星轨迹上划出从东到西的弧线,弧线的曲率与金星公转轨道完全一致。首领从行囊中取出青铜编钟,与召魂笛同时奏响,双声共振在密室中形成旋转的音场,音场的能量推动星轨按弧线轨迹转动,露出符牌边缘的星形棱角,“是‘星轨音’!” 他看着星轨在金星大距时刻完成最后一次偏转,“这种双频音波能模拟行星的轨道能量,通过共振带动昏星符周围的石质分子振动,就像超声波清洗精密零件的微观震颤,天葬台的镇魂桩《音控考》中记载,曾用声波驱动过敦煌星图的可动部件。”
林月将昼行镯戴在手腕上,双镯释放的金色能量顺着手臂流入指尖,指尖指向穹顶的金星投影,能量在星图上形成与轨迹重合的光带,光带随着金星西沉逐渐向地面凹槽移动,“是昼行镯的‘导星性’!” 她紧盯着手腕屏幕上实时显示的金星角距,当数字跳到最大值时开始调整能量输出,“陈玄霄的手札《器物志》记载,太阳神器的金属环能作为行星能量的导体,就像导线传导电流,天葬台的护心灯曾用太阳能量引导过木星的辐射修复能量核心。”
此时,密室的穹顶突然渗出黑色的星尘,星尘在星图上形成扭曲的暗影,遮挡住金星的投影轨迹,“是‘掩星障’!” 陈九章的星陨罗盘发出尖锐的警报声,屏幕上的能量曲线出现断崖式下跌,“万蛊窟用这种混合了幽冥灰的星际尘埃模拟行星掩星现象,尘埃中的吸光粒子能吸收 99% 的行星辐射,想彻底切断昏星符的能量来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