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川的声音在巨大的三号厅里回荡,每一个字都带着金石之声,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至于我们这里……”
林川转过身,视线再次投向那尊沉默的钢铁神明——三千吨水压机。
他的瞳孔里,仿佛有电弧在奔涌。
“通知所有项目组,所有计划,不仅不减速,还要再提速百分之二十!”
“周顾问和钱老,152毫米重炮,我等不了半个月了,十天!十天之内必须试射!”
“王涛,V-2发动机的生产线,二十天内必须出第一台样机!”
最后,他抬起手,指着黑板上那头狰狞的钢铁猛兽,一字一句地说道。
“半年太久,我只争朝夕!”
“三个月!”
“三个月后,我要让李云龙,开着我们自己造的坦克,去碾碎杉山元那用血和骨头堆起来的‘囚笼’!”
“是!”
这一次,回应他的,是所有人整齐划一的怒吼。
……
三号厅内的狂热气氛再次少吃,钢铁的撞击声、工人的号子声、柴油发动机的低吼声交织在一起。
林川站在控制台前,脑子将刚才的一系列命令分解成无数个具体的技术节点和时间节点。
他刚才那番话,一半是基于现有技术潜力的精准判断。
另一半,则是为了提振士气而画下的一张“大饼”。
三个月造出“太行-虎”?
这近乎天方夜谭。
就算给他半年,以根据地目前的工业基础,能拼凑出一辆跑得起来、打得响的试验车,都算是奇迹。
但他必须这么说。
在杉山元那“三十万大军合围”、“战略轰炸”、“化学武器”三板斧的巨大压力下,根据地内部已经出现一丝恐慌和动摇。
他能从那些年轻战士和工人的眼中,看到愤怒,也看到了对未知的恐惧。
他必须用一个更加疯狂、更加宏伟、更加触手可及的目标,来对冲掉这种恐惧。
用对坦克的渴望,来压倒对毒气的恐惧。
用对碾压敌人的期盼,来取代被动挨打的绝望。
事实证明,他成功了。
现在,整个太行山军工联合体,这台由十万军民组成的庞大战争机器,已经被他彻底激活,拧成一股绳,向着一个共同的目标疯狂冲刺。
“林总工。”
陈更旅长不知何时走到他的身边,递过来一个搪瓷缸子,里面是刚泡好的、热气腾腾的浓茶。
“你小子,刚才可把我给吓了一跳。”陈更压低了声音,脸上带着一丝后怕。
“我真怕你一张嘴,说出个什么‘明天就反攻东京’的话来。”
林川接过茶缸,笑了笑。
“旅长,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
”东京暂时还去不了,但让杉山元睡不着觉,还是能做到的。”
“你啊……”陈更指了指他,好气又好笑地摇了摇头。
“你这套‘画大饼’的本事,我看比李云龙那小子还厉害。三个月造坦克,亏你想得出来。”
“这不是画大饼,这是战略目标。”林川纠正道。
“有了目标,大家才有奔头。再说,万一……就实现了呢?”
陈更看着林川那双亮得吓人的眼睛,一时间竟也有些恍惚。
是啊,万一呢?
想当初,谁能想到他们能用山里的石头炼出水泥,用空气造出炸药,用煤炭炼出航空汽油?
在这个年轻人身上,似乎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行,你的理多。”
陈更无奈地笑了笑,随即神情变得严肃起来。
“说正事。李云龙他们三个团,我已经下了死命令,让他们在华北平原上尽情地闹。“
”丁伟的‘神剑营’也已经出发,准备给鬼子的大城市送温暖去了。”
“但是,后方,我们老巢的安全,才是重中之重。”
陈更走到沙盘前,指着那片被标记为根据地核心的区域。
“特高课的‘掘墓’计划,虽然被你刚才那番话给压下去了,但威胁是实实在在的。我们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
“我明白。”
林川点了点头,他也走到了沙盘前。
“旅长,我们的防御体系,需要立刻进行一次全面升级。”
“你说,我听着。”
“第一,‘眼睛’要放得更远,网要撒得更开。”
林川拿起一根红色的铅笔,在沙盘上,以根据地为中心,画了一个半径超过一百公里的巨大圆圈。
“王喜奎的特战团,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只在根据地周边活动。“
”我要求他们以五人战斗小组为单位,全面渗透到这个圆圈内的所有区域。”
“他们的任务,不再是简单的侦察和狙杀。“
”而是要变成我们安插在敌人心脏地带的‘暗哨’和‘传感器’!”
“任何一支进入这个圈子的日军小队,哪怕是一个班的巡逻队,都必须在第一时间被发现,其人数、装备、行进路线,都要立刻上报!”
“同时,他们要对所有可疑目标,特别是那些看起来像是技术人员、地质专家的人,进行最高优先级的监控和……清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